恩師諸葛青陽走後,有些門下以播弄是非為能事,唯恐天下不亂的師兄弟,無故挑撥廖興漢和師兄薑思炎的關係。
薑思炎雖然秉性忠厚,但是時間久了,耳邊聒噪的多了,自然對這位恃才傲物的師弟心生不滿,廖興漢也不願意以自己卓越的才氣為平庸的師兄所驅馳,不願恩師剛剛離開,便要讓蜀山內部傾軋分裂,所以憤然不辭而別,離開蜀山派。
他到了青城山,將張道陵遺傳下來的門人五鬥米道的教主,慣於喜歡裝神弄鬼,招搖撞騙的張鎮遠擊敗,逼迫張鎮遠徙居龍虎山,恩威並用收服了張鎮遠的弟子,占了青城山。
從此開創青城派的源流,開辟了諸葛青陽流傳的另一個支派,當五胡亂華至於魏晉隋唐之時,這青城派與蜀山派實可以說是當時的少林武當那種領袖武林群倫的地位。
這廖興漢除了心胸不廣之外,實乃是當世之中除卻諸葛青陽之外的第一英雄人物。
無論人才武功,還有發明見解上,都堪稱當世豪傑,隻因為他為人刻薄,天性涼薄,馭下不嚴,諸葛青陽以為要讓蜀山派後繼能夠成為武林中的佼佼者,讓蜀山派繼承自己的壯誌,一旦天下喪亂,有可以興複大業的機會,便循機成就大事,自然以廖興漢為嫡傳弟子最好。
可是他刻薄驕傲,為人寡恩無義,非但不能與師兄弟友好相處,還必然要四麵樹敵,與各門派爭鋒。
蜀山派創業不久,根基淺薄,若是想成就大業,勢必要聯絡天下群豪,而決不能與天下武林門派爭雄齷齪,為了門派興旺發達,不能找一個心胸不廣,心懷嫉妒的弟子做自己的傳人,所以才選擇了武功才氣稍微遜色的薑思炎做了蜀山派的掌門。
其實廖興漢獨創青城派,並無師父的扶持,他的創格之功,的確要比薑思炎為高,而且在他有生之年,將青城派經營的興旺發達,人才鼎盛,為武林英雄敬仰側目,也為青城派數千年的薪火相傳打下了基礎。無論在武學的成就,還是劍法的造詣,蜀山派都未必能高過青城派,就算是他們遺傳了諸葛青陽的六龍回日四象功,也並不能技壓青城派。
廖興漢這一點成就上,平心而論,並不輸給恩師諸葛青陽,也不輸給數百年來開創流派,成就武林盛名的那些一代宗師。
他的才能武學,其實都掩蓋在師父諸葛青陽的盛名之下,因為這位恩師的成就見識,武學劍法之精奧,已經不能用一代宗師來形容,所以廖興漢這位一代宗師,就暗淡無光。
廖興漢是響當當的鐵漢子,雖然出走蜀山派,隻是與師兄不睦,不想與師兄爭執生事,他的出走可以說避免了剛剛創立的蜀山派的分裂,這並不算是背棄師門,而且還光大了諸葛青陽,甚至蜀山派,他也敬奉諸葛青陽為青城派的開山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