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騭緊張了。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戰役,帶的還是北軍精銳。可還沒站穩腳跟,就什麼都被打亂了…正當鄧騭心驚膽戰時,鄧太後給他送來了一個猛人:剛被從西域迎回來的梁慬!
梁慬才進敦煌郡,就接到命令,趕赴前線參戰。梁慬來得很及時,他在張掖郡跟一支萬餘人的羌人軍團幹了一架,大勝,逃走者十之二三,其餘的全被梁慬砍了。
然後,梁慬來到武威郡治姑臧縣。在這裏,有多羌人酋長前來向他投降。梁慬很厚道,把他們都打回去。隻要好好過日子,你們就會很安全…羌人是安全了,可鄧騭很壓抑!
1月,鄧太後下詔賑濟河南、下邳、東萊、河內等郡貧民。禦史中丞樊準上疏建議移民政策。賑濟不足濟事,應將災民徙置荊、揚熟郡。鄧太後當即批準。並下詔將公田貸給貧民,擢升樊準與議郎呂倉二人為光祿大夫。月9日,派樊準往冀州、呂倉往兗州,去賑濟百姓。
4月19日,漢陽城中大火,燒殺57人。5月,大旱。1日,鄧太後來到洛陽寺,下令將若盧獄中囚徒押來,由自己親自審問。其中有一人被控殺人罪,實則是屈打成招。鄧太後審出實情,當場下令釋放,並將洛陽令下獄抵罪。然後準備回宮,在半路上,便降下甘霖。群臣齊呼萬歲。下詔賜河南尹、廷尉、卿及官屬以下。
6月,京師洛陽及4個郡國大水、大風、雨雹。7月,太白入北鬥。漢安帝劉祜下詔求直言。
閏7月1日,廣川王劉常保去世。因無子而國除。
8月日,蜀郡徼外羌納士內屬。
1月8日,賑濟濟陰、山陽、玄菟郡貧民。
1月,鄧騭部隊集合完畢,滇零羌人也各就各位。雙方約好時間地點,準備好好幹一架!地點是漢陽郡平襄縣,雙方各出數萬人。
就在鄧騭準備報仇雪恨時,他卻犯了一個錯誤!軍隊沒問題,時間地點都沒問題,鄧騭最大的失誤,就是用錯了一個人:任尚!這是個邪門的人。這個曾經跟過鄧訓、又跟過竇憲的見過大場麵的將領,脾氣很大,軍事才能卻不是一般的差!
這次,鄧騭把精銳都交給了任尚、司馬鈞二人,能否掙回先前的麵子,就全指望他了!可結果是:任尚跟羌人混戰一場,帶了數萬人衝上去,回來一數人,死掉八千餘!
大勝之後的羌人膽氣更壯了。他們聲勢大振,出了鄧騭的想象!
盼星星盼月亮,盼上戰場。盼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如時光可以倒流,鄧騭還會選擇上這晦氣的戰場嗎?可來都來了,打不過人家,想走又沒有借口,這該怎麼辦?一想到這,鄧騭的頭都大了!
讓鄧騭更頭大的事還有:這時,前線保不住了,後方也撐不住了。如再拖下去,可能會出大亂子!
戰爭拚的是經濟,而具體表現就在於戰場上的後勤工作。在那個時代,沒有飛機,沒有火車,大量的戰爭物資要運往前線,需要的後勤人員,絕不少於前線!
前線輸了戰爭,後方湟中諸縣人心惶惶,物價大漲,達到‘粟每石萬錢’的程度。百姓紛紛餓死,後勤糧食更無法送到前線!
這時,一封急電解救了鄧騭的困境,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來救鄧騭的人叫龐參,本來是左校令,後來因犯法貶去作若盧的監獄工作。
出來混,機會固然重要,貴人更不可少。龐參初出道,在郡裏做事時,下沒人知道他的名字。後來頂頭上司河南太守跟他聊了一番,認為他是下奇才,即拜他為左校令。可不久,便因工作上的事,龐參被指控犯法,被打進監獄去了。
不救人人自救!龐參人在牢房裏呆著,可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消息靈通得很。他馬上讓兒子龐俊將他的一封奏書,送進洛陽城,上交鄧太後。
龐參以非專業人士,替鄧騭提出了專業撤退的安全路線:西北兵荒馬亂,兵災災一道起哄,糧道難繼,與其在那裏跟羌人拚命,不如先撤一步,召鄧騭回京,讓任尚屯守涼州。停止征稅征兵,給農民種田養地的時間。不出幾年,待漢軍元氣恢複,羌人元氣大傷,即可迅出擊,消滅羌人!
先不管這建議有沒有漏洞,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對鄧騭有利!把危險留給任尚、把安全留給自己,鄧太後嚴重同意龐參的意見。同時,樊準出巡賑濟百姓歸來,也上書推薦龐參。
鄧太後馬上下令把龐參從監獄裏調出來,拜為謁者。命他馬上起程趕往前線,督導三軍。有了龐參的奏書作為理論論據,11月9日,鄧太後又下詔,命鄧騭回京。任尚駐軍漢陽郡,節度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