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劉璋與劉備、雙方各自的部下都相見甚歡,100多天都在歡飲中度過。劉璋推薦劉備為大司馬、司隸校尉。劉備亦推薦劉璋為鎮西大將軍、益州牧。劉璋撥給劉備大量士兵、車甲、器械、資貨,又把白水軍的指揮權也交給劉備,隻有一個要求:請劉備出擊張魯。劉備也爽快的答應了,帶上自己及劉璋送來的兵馬共三萬餘人北上。劉璋返回CD,不過劉備隻到了葭萌縣就停了下來,不繼續北上討魯,反而是厚樹恩德,以收人心。
212年1月,曹操返回鄴城。漢獻帝劉協下詔賜曹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三項特權。比漢初開國丞相蕭何還多出“讚拜不名”一項。
曹操西征關中時,河間國土豪田銀、蘇伯二人造反。煽動幽、冀二州。留守鄴城的曹丕本想親自前往征討,後聽了常林的勸諫,改派將軍賈信前往。叛亂平定後,千餘人投降。眾人皆以曹操舊法‘圍而後降者不赦’主張殺掉這些降人。但程昱堅決反對“那是亂世用重典的權宜之計。現在天下略定,不可再行此法。就算要行,也最好先報知曹公。將軍在外專命而行,是因事有臨時之急。如今這些人全都被賈信控製住了,還是應由曹公來處置”曹丕接受了程昱的意見,將此事報知曹操。曹操很快下令將這些人全都放了,並高度讚揚了程昱“不但明於軍計,還善於處理我父子之間的聯絡”
此戰,國淵上報斬首級數,並不虛報,皆如實數“征討外寇,虛報戰功,是要聳百姓聽聞。現在是平定內亂,本就是我們治國不力才造成的。若再虛報,我甚恥之”
5月,衛尉馬騰因受其子馬超牽連被誅,三族夷滅。
7月,去年與馬超一同造反的關中十將之一的梁興在被曹操大敗之後就躲在藍田縣。等曹操撤軍後才敢出來,入侵左馮翊。造成諸縣恐懼。左馮翊鄭渾組織官吏百姓修治城郭守備,並下令招募百姓逐賊,得其財物婦女後,7/10全部賞給有功的百姓,這樣激發起全民捕賊的高潮。再派素有恩信之人去到寇賊們藏身的山穀內布告招誘,最後命各縣長吏各還本縣,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很快,梁興的部隊就星眾四散了,梁興帶著一些死黨據守鄜縣。曹操命駐守長安的夏侯淵出兵,與鄭渾一起平定。最後梁興被殺,餘黨悉平。
9月21日,漢獻帝劉協下詔封皇子劉熙為濟陰王、劉懿為山陽王、劉邈為濟北王、劉敦為東海王。
張紘向孫權建議丹陽郡秣陵縣山川形勝,可為治所。兩年前劉備到京口見孫權求借荊州時也曾路過秣陵,也勸孫權以此地為治所。9月,孫權正式徙治秣陵,並改名建業,築造石頭城。後又接受呂蒙的建議,在濡須水口建立船塢,準備拒曹。
10月,曹操親率大軍,號稱步騎40萬,東征孫權。而在此次出征前,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荀彧因與曹操的政見不和,終於導致了其人生的悲劇。事情起因於董昭聯絡了一批文武官員,要為曹操造勢,讓皇帝封曹操為國公,賜九錫,以彰其殊勳。並推出此前一直與曹操關係緊密的士族名臣代表荀彧牽頭來做這件事。但要知道:國公爵自商鞅變法以後就被廢除了,封公爵就要建公國,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政治上極為敏感且忠於大漢的荀彧立即意識到這件事的可怕性。另外,加九錫自從王莽之後也成為所有漢臣心頭的一根刺。荀彧立即駁斥了董昭此議“曹公興義兵,本為匡朝救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我們應做愛人以德的君子,不應行此事,讓曹公背負後世罵名”可此刻的曹操已不再是那個起義兵、誅暴亂,乃心無不在王室的東郡太守、兗州牧、司空、武平侯了,曹操的野心越來越大,已不甘於隻做一個大漢丞相了。荀彧的反對被曹操知道後,曹操大為不悅。出征孫權前,特地上表朝廷,請荀彧代表天子到譙縣來****,然後將荀彧留下。命他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府軍事的身份隨同自己出征。到達壽春時,荀彧因患病不得不留下養病。之後,荀彧的死法在《三國誌》中有兩種記載:陳壽說他是憂死;裴鬆之注說曹操命人給荀彧送來一個食盒。荀彧打開一看,裏麵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曹操這是在暗示荀彧你既要食大漢俸祿,我就讓你無祿可食,荀彧最終飲藥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