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杏兒卻並不知道小丫頭的這個心思,她心裏一直點擊盤算中草藥賺錢的大事兒呢!
正月十五剛過,許杏兒就讓許老三幫自己在院子裏搭了個半截土炕,下麵挖了個坑架柴生火用,四周和頂上用草席子圍得密不透風。
前些天去吳家拜年,吳老三給了許杏兒一包藥材種,也沒說是什麼種類,隻說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讓她先回去自己練練手,
許杏兒又讓許老三給自己釘了些木匣子,挖了些土拌好肥料裝進去,權當育苗用。
她在自家小打小鬧地弄,村裏倒還沒太有人覺得稀奇,許老三和葉氏也並不幹涉,一則因為許杏兒是個有主意的孩子,二則既然是她師父交代的,想必也肯定受不了。
這些藥材種子倒也爭氣,因為在暖棚裏麵種,也沒有鳥雀來吃,所以出苗率倒是挺高。
等草藥苗長得有手掌那麼長的時候,山子帶了個好消息過來道:“杏兒,我三叔說,朝廷已經發了公文,說讓地廣人稀地方的人多多開荒,咱家這邊也正在劃分的範圍內,雖說不是待遇最好的,卻也還是不錯。”
許杏兒十分關心地問:“都有哪些待遇?”
“大概就是,個人開荒出來的地前五年免去一切苛捐雜稅,後麵五年隻需交一半,十年後地就歸了開荒人,然後以後就要正常交租了。”山子把從吳老三那邊聽來的消息大致一說,“隻不過這十年裏,必須是開荒人自家耕種,不能轉租、轉賣給他人,也不許荒廢,不然反倒要罰錢。”
“師父的眼光果然長遠,這的確是對種藥材十分有利的好政策。”許杏兒聽得兩眼發亮。
藥材許多並不是一年生的,要好幾年才能收獲,所以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有這樣的優惠政策,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前期投入。
開出來的荒地隻要妥善利用,將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藥材分開種植,那就可以分批地收回成本,並且能夠投入接下來的種植中去。
而多年生的藥材,基本也都在政策的年限範圍內,十年後肯定已經都形成了良性循環,交稅自然是不成問題。
若是十年都種不出個名堂來,那麼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在這上頭瞎折騰了。
有了這個政策打底兒,許杏兒的勁頭更加足了,看著暖棚裏一棵棵綠油油的小藥苗,簡直像是看到一棵棵搖錢樹。
山子一瞧她的神色,就知道肯定又是在做發財夢,笑著在她眼前搖搖手道:“回魂兒了啊,我剛才說啥你聽見沒?”
“啊?你說啥了?”許杏兒回過神來,麵上卻全無不好意思,淡定地問。
山子無奈道:“三叔說他要出去踅摸些種子和藥苗,這兩天準備一下就要出發了,讓你有空到家裏去一趟,他有些事情要交代給你。”
許杏兒爽快地把圍裙一解,捏在手裏朝身上撲打幾下說:“撿日不如撞日,我跟你一起過去一趟,路上還有個人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