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節 風起雲湧黃彪橋(四十)(2 / 2)

司徒恒的追兵連理都不理他們!他們沒吃飯還給追兵要飯吃!

氣得司徒恒的追兵追到深山老林邊也不走了,整個消滅措國的戰爭好像實施了一場遊戲一場陰謀!交戰雙方好像有一種默契!

實際上這種默契來自噩國,是噩國偷偷地向中原請來了司徒恒的部隊!

真正消滅措國的是噩國!

噩國已在背後做了很多動作。

措國的王府和部隊被打跑了,任命的地方官員大部分還是措國原來的官員,司徒恒隻是配備了各地的武裝力量,加強了防衛。這就出現了兵馬司衙門不管製趙毅朋這樣郡王府任命的官員的奇怪現象!

像烏梅溪的皇甫大人同時也是郡王府任命的指揮使,趙毅朋聽他的調遣,而不聽黃彪橋手握重兵的高恒的指揮。

在中原大戰中,隻要你投降,就會停止攻殺。

大道的道義也是提倡殺人不在多、擒賊先擒王的道義,不再像部落之間的戰爭,非要斬盡殺絕,不留一個活口那麼地殘忍。

後世不戰而降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後世的三國歸晉。

而拒絕學習中原文化的巴庫人還停留在部落文化中,他們作戰勇猛,手段凶殘,不致對方死地絕不罷手!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次一下子殺了南藥山莊十三個人!殺了南藥山莊手無寸鐵的兩名大夫和十一個隨從,足見其智商之低!

南藥山莊飛往四麵八方的信鴿傳遞的危險訊號早已驚動了各級府衙,尤其是烈州,王府的人員和兵馬司的人員身著便衣散布開來,一張無形的大網已悄悄張開。

南藥山莊經營藥材,和了一大夫自稱道士是相符的。

很多道士研析修身養性煉丹求仙,也都是研究藥材的。

比如那個被炸得滿臉是血的陳道士,他也是堅稱自己製造的是藥,不過就是會炸而已,連起來就叫炸藥。

在信息交流不方便的時候,他發明的這種藥被當做笑話流傳,什麼藥啊,不要說治病救人,自己還差點被要了命!歪打正著,在口口相傳的笑話中,他發明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藥得以流傳和散布開來了!

更多優秀的道士就沒有他這麼幸運了,他們散入了大山深處,采集藥材和各種礦石,利用煤炭能產生的高溫,煉出了各種金屬和玻璃、琉璃、陶瓷坨坨、石灰、水泥等等東西。有些人看著明晃晃的重金屬圓珠,以為是仙丹,吞下去,卻一命嗚呼了!

其中一種叫鐵的金屬也在道士的煉丹爐裏出現了,它比銅硬,卻不如銅值錢,沒有高溫烈火,不好鍛造熔化,還極易鏽蝕,紛紛當廢渣倒掉。

鐵就像後世稱為白金的鉑一樣,因為難以熔化,不如白銀值錢,才發現時都是扔到海裏的破玩意!

有的道士細心,發現它的硬度很強,適合做農具,尤其是做鐵犁鐵鋤,耐磨。而鐵質農具在中原大地的普及還要晚一千多年,在西漢初年才廣泛使用,使戰亂過後的中原農業生產水平迅速地恢複並提高了。

據史書記載,文帝景帝時,由於鐵質農具的使用,各地庫房裏的銅錢堆積如山,連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庫房裏的糧食十年都吃不了,隻能把腐爛了的推出來拋掉。可見那些異想天開的道士的貢獻是不小的。

這樣造成了後世的許多皇帝信賴道士,迷戀煉丹之術,期望自己能長生不老。居心叵測的假道士鑽了空子,禍國殃民。

道士們起初沒說會有長生不老的道義的,他們把死亡叫做羽化或者飛升,就是像蝴蝶那樣飛走了,就是說蟲子雖然死亡了,但還可以變成另一個境界的蝴蝶。也沒說要長存人間大境不老的!

看來,對道士的誤解還是很多的。

雖然南藥山莊也是道士們經常光顧的地方,白雅言這樣修道的狐狸還是大著膽子跑進了南藥山莊思思的房間裏,他知道那些道士不是他的對手。他可不知道有個大士十不全已經離此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