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拜紙仙(2 / 2)

“紙人騙魂”又叫“撿紙人”,或者“拜紙仙”。民間的送葬習慣肯定要有紙人紙馬陪葬。紙人紙馬要在死者下葬後燒掉。但是到了野外不難發現,好多的紙人,花圈,並沒有燒幹淨,甚至還有的完整無缺。紙人紙馬紙轎子一路伺候主人到了下麵。有的死者早早投胎,有的死者生前做了好事,下界就當了小地仙。也有的惡貫滿盈進了地獄。

大部分都是早早投胎的死者,下輩子為人去了。留下這些紙人紙馬這些孤魂野鬼怎麼辦哪?尤其是那些沒有燒幹淨的紙人紙馬,一個個都成了地底下的遊魂。這也就給了居心不良分子帶來可乘之機。有些人就把野外沒燒幹淨的紙人帶回家供著(越完整越好)。有的求紙人升官發財,有的求紙人報複別人,總之各有各的目的。那時候朱八仙也十幾歲了,每天吃不飽。全家老小六口子就靠著舅舅一個人的掙工分吃飯。朱八仙的舅舅一想咱們“拜紙仙”得了。別人不知道“拜紙仙”的害處,舅舅幹了一輩子紮紙人能不知道“拜紙仙”的害人之處嗎?

紙人無魂無魄,靠著生前主人一絲氣息遊遊蕩蕩。拜紙仙的人需要每日上供朝拜,貢獻自己的魂魄陽氣,否則不但紙人飛灰煙滅,就連“拜紙仙”的人也會氣絕身亡。更何況請神容易送神難,你若不好好對待紙仙,紙仙非把你家鬧個雞犬不寧,否則誓不罷休。拜了紙仙之後,雖然舅舅時常感到全身無力,啥活不幹,就全身疲勞,老想睡覺。紙仙每日吸取舅舅的精魄,舅舅能不這樣嗎?這舅舅就等著精魄被吸光,人死完事。

但“紙仙”也真有點道行,指點舅舅幾處埋藏糧食的地窖,都得到了糧食,全家也就不挨餓了。公社時期,為了怕偷糧食,組織經常把糧食埋在荒郊野外不知名的地方。隨著改革開放,國家製度變化,實行家庭承包聯產責任製,農民又分到了土地,不僅吃飽飯,還有了盈餘。舅舅就想把“紙仙”扔了。三天不供,兩天不拜,那都是常有的事。後來不知道怎麼了,紙仙著起了大火,這火勢撲都撲不滅。把舅舅,舅母,還有朱八仙的母親都燒死了。幸虧外婆帶著八仙的表妹和朱八仙倆寶貝孫子出遠門竄親戚去了,否則也難免一死。

聽朱八仙說完,我汗顏了。等我和大豁牙子賺夠了錢,就馬上洗手不幹。主要我們這行太晦氣,別看我們這些人命硬,僥幸活了下來。萬一哪天出現什麼事,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我和大豁牙子朱八仙七拐八拐到了朱八仙的外婆家。

路口往裏有一家簡易的二層小樓,門麵不大。這位置選擇的還可以,在路口往裏卻不臨路口,後麵又有棵棵大樹,正好遮擋陽光。臨路口而不衝財,樹蔭下而可保安康。在這地開紮紙鋪子,雖然不能財源廣茂,但可源遠流長,安康可保,家有老人必長壽。抬頭一看,不大的牌匾寫著“夏侯記紮紙”四個大字。

朱八仙把我們讓進鋪子,老太太看見我們來了,趕忙吩咐孫女上茶。老太太看見朱八仙來了就開始埋怨。

“八娃子,介紹隔壁鎮子那個王二妞你咋地不同意哪?你老大不小了,也該結婚了,多給我鼓搗鼓搗倆重孫子出來。別整天不三不四不著調。”夏侯老太太說道。

“奶奶別理他,表哥就會去那髒胡同。我看著他這倆朋友也不是什麼好鳥。”夏侯婧鄙視了我們一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