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8章(1 / 1)

隨著病人的增多,池來發的處方也越開越大。人還真就奇了怪了,花的錢越多來的病人還越多。每次遇到一擲千金的主,池來發都興奮不已。宰他們一筆,池來發就有一種做了善事感受。

“不求最好,隻求最貴。這是一個變態的社會。”池來發每看一個富人,心裏便湧出一個感想。

掙了這些人的錢,池來發心裏對他們並沒有感謝之意。對這種心理,池來發心裏不知念過多少遍罪過。

這種心理隻是深深地埋葬在池來發地心裏,表麵上什麼時候他都一臉誠摯的笑意,讓病人感覺遇到了彌勒佛,使人心爽神怡。因為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此佛常懷慈悲之心。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進笑出,笑自己原無知無識;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有低。四川樂山淩雲寺彌勒佛殿上的對聯,仿佛成了池來發的內心獨白。

隻要病人不反對,能輸液的不打針,輸液的病人隻要掏得起錢,幾乎每個都上了果糖。

愛富但不嫌貧,對於外地打工的人,池來發還是手下留情。由於慣性作用,既使心裏想著筆下留情,可在別處也算是大手筆,一個感冒的病人,百十塊錢在池來發手裏已算是慈悲為懷了。

盡管如此,也阻不住人們中了邪地來宏醫堂門診部就診。有一些北京人,為了找池來發診治,竟放棄了報銷。

一個月下來,池來發一人給宏醫堂門診部創收了四十多萬。雖然與門診部對他的宣傳有密切的聯係,但換一個庸醫,不讓病人見到療效,肯定不會有源源不斷的病人。

華院長知道怎麼才給讓池來發給門診部掙更多的錢,第一個月便給池來發的卡上打了三萬多元,這也是池來發單月工資的最高記錄。

就在池來發準備在創輝煌的時候,宏醫堂門診部的工作人員被請進了一個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會進去的地方。

被華院長打發到聖人醫院的史醫生,因參與了醫院雇用醫托行騙,被警方刑事拘留。為了爭取寬大處理,供出了宏醫堂門診部以無充有,開了果糖等藥不用,以少充多,開牛紅注射液十支,最多用五支等不為人知的內幕。

池來發在侄子池春義的擔保下沒受什麼處罰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