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社區建設與社區社會工作(3)(2 / 3)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社區社會工作必須注重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目標,因為隻有居民對社區事務有參與熱情和責任感,並且願意共同合作互相支持,同時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巧,才能建立起持久的群眾力量去建設自己的社區;必須尊重社區自決,讓社區居民在社區活動中做出合乎自己願望的決定,自己選擇和決定社區的改變方式和行動方案,這樣才能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強調社區參與,鼓勵社區成員運用實際經驗為自己開拓更多的資源網絡,從而提高社區整體的自助能力、政治能力和社會意識,這樣才能保持社區居民長久的參與熱情;必須堅持社區行動過程的理性原則,由居民自己參與,做出決定,並根據共同製定的規定和民主法則,整理出行動的共同目標和手段,這樣才能形成社區的整合行動。

按照一般學科意義的理解,基於社區社會工作的不同內容,社區社會工作有社區發展(community-development)、社區組織(community-organization)和社會關係(community-relations)等分支。在具體的社區社會工作實踐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社區問題,以及所采取的不同的工作途徑,往往需要社會工作者運用不同的工作模式。社區社會工作的常見工作模式有社區照顧模式、社區組織模式、社區發展模式、社區計劃模式、社區教育模式和社區行動模式,其中主要的工作模式有社區照顧模式、社區發展模式和社區策劃模式。所謂社區照顧,是指社會工作者積極整合和動員社區內的各種資源,運用非正規支援網絡(例如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援助係統),聯合正規服務所提供的支援服務與設施(例如社區服務中心的便民服務設施),讓有需要的社區居民在家裏或社區中得到幫助和照顧,使他們能夠順利回歸正常生活的過程。

在社區照顧模式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主要是通過整合和運用資源提供照顧協助服務對象正常地融入社區,提倡社區組織和社區主體建立相互關懷的和諧社區。為此,社會工作者往往扮演治療者、輔導者和教育者、經紀人、倡議者、顧問的角色,積極采用在社區照顧、由社區照顧、對社區照顧等工作策略。社區照顧模式的優點是對服務對象注重人性化關懷,動員社區普通居民廣泛參與社區照顧,倡導社區層麵服務的綜合化;不足是資源及權力下放可能引發政府責任的推卸與不同工作主題間角色問題的混亂,甚至出現非正規支援網絡幹擾和衝擊正規支援網絡,社區資源狀況可能無法滿足社區照顧的要求,非正規照顧的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情況。所謂社區發展,是指社會工作者協助服務對象分析社區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充分發揮服務對象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解決社區問題的工作過程。在社區發展模式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較多關注社區存在的共性問題,特別重視社區組織和社區居民的參與,目的是提高社區居民及社區組織對社區的認同,鼓勵他們通過自助和互助解決社區問題。

為此,社會工作者往往扮演使能(幫助)者、教育者、中介者的角色,注意采用積極促進居民之間的交流,主動團結鄰裏,開展社區教育,提供社區服務和發展資源,推進社區參與等工作策略。社區發展模式的優點是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社區氣氛,提高社區居民的能力,推進社區民主,群策群力解決社區問題,比較符合中國求“和”的文化傳統;不足是無法解決整體資源分配不均及某些由於製度不合理所產生的社區問題,調和社區內不同利益群體的手段不足,社區居民廣泛的民主參與可能導致的成本偏高而效益較低。所謂社區策劃,是指社會工作者依靠專家的意見和知識,通過理性、客觀和係統化的分析,處理社區問題的工作過程。

在社區策劃模式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特別注重任務目標的實現和由上而下的改變。為此,社會工作者往往扮演技術專家、方案實施者的角色,經常采用明確社區組織使命和目標,分析社區環境和形勢,客觀認識自身能力,界定和分析問題或需要,確定目標,製定並選擇可行方案,實施方案,評估結果等工作策略。社區策劃模式的優點是可以保證服務質量,同時較有工作效率;不足是社區組織和社區居民參與率低,還有可能使得服務對象對所提供的服務的依賴性上升,可能導致被動民眾群體的出現。

在我國,2007年3月24日,由深圳市南山區委區政府組織的以聘請社會學專業畢業生為主的大學生從事社區服務工作招聘會,在華北、東北、西北、華中、華南和深圳等6個片區的高等院校同時拉開序幕。通過這次招聘會,約有100名專業對口的大學生被聘請到南山區的各社區從事社區專業管理服務工作,組建專門從事社區社會工作的專業人才隊伍。由於在此之前全國尚無前例傅劍波,熊鬱雲深圳市南山區率先組建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這一事件標誌著中國特色的專業社區社會工作正式形成。從中國本土社區建設的實踐分析,傳統的本土社區社會工作模式主要是學科意義上的社區策劃模式,即由政府主管部門或者作為政府職能延伸的機構(例如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以及社區服務中心),作為方案製定者和執行者,引入專業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自上而下開展社區社會工作,實現提供社會服務解決社會問題的目標。除了深圳市南山區委區政府的做法,比較典型的是北京的華清園社區服務站工作模式,即自覺將專業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於首都社會建設,形成獨具特色的“華清園模式”。

而在其他地區的社區社會工作實踐中,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區的杭州市上城區積極完善社區社會工作體係,探索社區社會工作多元化服務途徑,擴大服務覆蓋麵,初步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主導推動,民政牽頭協調,機構自主運作,公眾廣泛參與”的社區社會工作發展格局民政部人事司(社會工作司)副司長柳拯調研上城區社區社會工作。當然,從能力建設的角度看,目前更需要重視和運用社區照顧模式和社區發展模式等,以推動社區組織和社區居民自身的發展,實現社會工作者助人自助的目標。在我國,還有一些社區社會工作者在城中村改造中提出基於參與式發展的“城中村”社區社會工作實務模式,四川汶川地震後實踐和總結的地震災區社會工作模式等。當然,由於城市社區與農村社區本身的區別,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與農村社區社會工作的具體內容是不完全一致的。以社會救助製度為例,城市社會救助製度主要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製度以及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製度等,農村社會救助製度主要包括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製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

即使同為城市社區或者農村社區,對於不同地區的社區,在開展社區社會工作時也要依托本地社區力量培育社區社會工作組織,大力引進專業力量培育民辦社會工作機構,充分發揮政府力量培育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積極探索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社區社會工作新途徑民政部人事司(社會工作司)副司長柳拯調研上城區社區社會工作。例如,在大量外來人口組成的城市居住區,社區社會工作的目的更應該強調“讓社區居民參與決策製定,使他們建立社區認同感,並提供他們需要的社區服務”,以便社區居民在社區社會工作者離開以後,也能繼續應用和擴展自己的能力。

無論運用哪種類型的社區社會工作模式,開展專業服務,解決社區問題,滿足社區需求,都是一個過程。社區社會工作的過程一般可以分為準備階段、啟動階段、鞏固階段和評估階段等。在準備階段,社會工作者的基本任務是通過收集社區資料對社區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分析的重點是社區基本情況和社區需求,其中了解社區基本情況主要是了解社區的地理環境,主要包括社區地理區域麵積和所處地理位置等;了解社區內的人口狀況,主要是了解社區內的總人口數、性別比例、年齡分布、職業分布以及外來人口比例等;了解社區內的資源,主要是了解人力資源(包括社區中所有的個人的體力、技術、智慧、助人意願以及人際關係等)、物力資源(主要是可用於社區服務的場地、公共設施、教育機構、醫療單位、社區組織、金融機構、商業場所等)、財力資源(主要是社區社會工作所需要的經費以及這些資源被運用的可能,經費一般有政府支持、社會捐助和服務收費3個來源);了解社區內的權力結構,主要是了解社區中各類組織情況,包括轄區單位、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社會團體、居民的自助小組和互助小組等及其相互關係;了解社區的文化特色,主要是了解社區的傳統、曆史、文化及其蘊涵傳統、曆史、文化元素的實物,以及社區範圍內各種具有特質的精神紐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