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真情天地,舍得是溫馨的源泉1(1 / 3)

不要“腳踏兩隻船”

當麵對兩個戀人時,有些人常常不忍心做出取舍,於是“腳踏兩隻船”,不惜分身乏術在愛情的國度裏奔波跋涉。然而,婚姻畢竟是兩個人的事,任何一個男人都不可能容忍妻子跟她的情人與自己同床共枕;任何一個女人也不可能容忍丈夫跟他的情人與自己朝夕相處。所以,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在兩個所愛之中必須放棄一個。“腳踏兩隻船”,就會失去重心,墜入河底,而那兩隻船則會棄你而去,駛向屬於自己的港灣。

誌偉是個英俊瀟灑的小夥子,上大學時,十分傾慕同班中才華極高的曉影。於是常常以“請教問題”為借口與之接近,班級裏舉行各種活動也主動請求跟她結為一組。漸漸地,兩人的關係由一般轉為親密,經常一起外出散步,或是聽歌,喝茶,吃飯,聊天……

熱戀中的人大概總是覺得時間不太夠用,所以後來曉影幹脆搬出學校跟誌偉住在一起。

零距離的接觸點燃了青春的欲望,最後的防線很快被衝破了。

與曉影相戀,誌偉感到很滿足,甚至有些驕傲,因為大學裏的學生幾乎沒有不談戀愛的,甚至一個人同時擁有幾個戀人,而他除了初中時暗戀上一個女同學外,多少年來一直沒有碰到心儀並且同時也傾心於他的女孩。更重要的是,曉影這位才女一直被許多優秀男生愛慕與追求,而在他們無功而返之後,最終卻倒在了他的懷裏。

然而,誌偉在取得勝利之後,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就在眾人向他頻頻投來欣羨的目光時,他卻漸漸對曉影產生了膩煩心理,滋生了“拈花惹草”的念頭。他不滿足業已取得的成果,決定去嚐試更多的新鮮刺激,他要填補多年來情感上出現的空白。

就在誌偉“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時候,有天獨自逛街竟然與她邂逅。在一家商場,他意外地遇到了讓他暗戀多年的初中同學小梅。幾年沒見,小梅出落得更加美麗動人。她是一個與曉影不屬於同一氣質的女孩子,她待人接物溫文爾雅,渾身上下洋溢著一股溫柔恬靜的氣息。“沒想到小梅一直沒有男朋友,或許是上帝的安排,讓她在這裏等我吧!”誌偉想。

從那天起,誌偉和小梅開始交往。

男人的殷勤總能俘獲女人的芳心。在誌偉一段時間的精心嗬護下,小梅終於投入了他的懷抱。這時誌偉才知道,原來小梅一直也在暗戀他。這不由使他對她的愛更上一層樓。

從此,誌偉冷落了曉影,一有時間就圍著小梅打轉兒,陪她逛商場,給她過生日……他決定,再見到曉影時,就提出和她分手。

沒等誌偉提出分手,曉影已先發覺到了他的異常,並且在一次“秘密跟蹤”後,查清了事實的真相。

她不想離開他,但心裏又很憤怒。於是在他麵前,她流下了怨恨與哀求的淚水,時而怪罪他的無情無義,時而又柔聲述說與他在一起時的美好經曆,哀求他不要將她拋棄,並含淚向他保證自己將來會做一個天下最好的妻子,永遠讓他快樂幸福……

麵對曾經深愛過的女孩,麵對癡心戀人的眼淚,誌偉原本堅定的信念頓時土崩瓦解。刹那間,他忽然良心發現,淚水奪眶而出,一把將眼前的戀人擁入懷中,一邊不斷地責罵自己“真該死”,不該辜負她的一片真心,一邊奉上承諾,從現在開始,永遠守護在她身邊,寸步不離……

一段心與心的真誠交流過後,兩人漸漸露出笑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與曉影的情感風波尚未完全平息,小梅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情感風暴。當得知誌偉與曉影之間的關係後,小梅帶著一腔怒火去找誌偉,責罵他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是個玩弄感情的“大騙子”,還當場摔碎了誌偉在她過生日時送的禮物,並警告他,如果不立即和曉影斷絕關係,她倆的感情到此結束。

麵對暗戀多年如今終於走在一起的戀人,誌偉再次“良心發現”,他告訴小梅,她才是他的最愛,他馬上和曉影提出分手,他不能讓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就此畫上句號……

最終,在誌偉信誓旦旦的承諾和打動人心的淚水過後,又一場情感風波得以平息。

然而,當誌偉真正麵對曉影時,他根本說不出“分手”這個令他揪心的字眼兒。而當曉影提出讓他與小梅分手時,他也同樣不忍開口。

就這樣,誌偉在曉影與小梅之間徘徊不定,猶豫不決,哪個也舍不得放棄。

最終,兩人見他三心二意,用情不一,再也無法容忍,雙雙棄他而去,去尋找一個可以讓她們一生停泊的港灣。

方圓就是幸福

兩個再好不過的戀人,也是兩個獨立的“世界”。這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隻能互相映照、互相諒解,最大可能地去異求同,而絕不可能完全重合為一。鑒於此,為使小家庭裏愛情之花常開不萎,都能開開心心地去從事社會工作,就要從互相映照、互相諒解和去異求同上下工夫,這就是“方圓”維係家庭和睦的真諦所在了。但令人煩惱的是,這兩個相愛的人,卻往往表現出極為強烈的不信任,總想把對方了解得一清二楚,總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總懷疑對方對自己的忠貞。有理論家把這類現象,歸納為由於“愛”而產生的恐懼症,是獲得之後的最不願意失去。對於控製對方,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尤其是女人,最容易表現出不容對方喘息的執著。據資料記載,湖南省的某個山區,曾流傳過一種用女人自己創造的文字來寫成的“女書”,裏麵全是隻有女人才看得懂的秘密。書中有關於“蠱”藥的配製方法,是妻子專門用來對付丈夫的。在丈夫出門辦事時,女人會按出門時間的長短,把一定量的“蠱”藥放入男人的飯菜裏,待他吃下,告訴他到時候一定得回來,男人就會嗖地嚇出一身冷汗,牢記時間一刻也不敢耽誤地趕回來,向老婆討足量的解藥吃。如果耽擱了行程,沒有如期回到老婆身邊,就會棄屍他鄉的。至於特別喜歡盯梢兒,動不動就搞點兒心理測試,從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找出移情別戀的毛病來,則是許多女人和男子的通病了。

中國古代有一個很“美麗”的悲劇故事,叫做《秋胡戲妻》,說的是男人的不是。但用當代的觀點看問題,悲劇裏的女人本來是受害者,因為“醋”勁十足,才至性命不保的。

說是那個叫秋胡的人,娶妻五天就離家到外地做官去了。五年之後春風得意地回來了,快走到自家村莊的時候,田野裏有一位楚楚動人的女子在采桑葉,把這個秋胡看呆了,就下了馬車,走到女子麵前,以就餐、求宿、許金進行挑逗,結果被女子一一回絕。回家後,見過父母,使人召回妻子,一看,竟是那位采桑葉的婦人。秋胡覺得慚愧不說,妻子開始數落起他來,說他離別父母五年了,不是著急回家,反而調戲路邊的婦人,是不孝、是不義。不孝的人,就會對君不忠;不義的人,則會做官不清。於是,出村往東跑去,投河自盡了。按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素女經》),采桑的女子沒有對調戲她的男人立即頂撞回去或馬上走開,雖為拒絕卻有周旋之嫌,這就失去了貞節,就應該選擇去死了。所以,後人為了表彰她的節烈,建起了一座座的“秋胡廟”。廟裏供奉的卻是這位青年女子,因為她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就用她丈夫的名字做了廟名。其實,這位女子大可不必這樣認真,她的丈夫已經表示慚愧了,她也並沒有什麼輕佻的言行,完全可以教訓丈夫幾句,就什麼都過去了。她的丈夫甚至可以用已經認出了她,隻不過是故意開個玩笑試探她的忠貞來掩飾,如此,夫貴妻榮,豈不皆大歡喜?關鍵就是這位女子心裏沒有“方圓”的處世方法,尤其對丈夫的期望值過高,認為丈夫將來一定不會忠於他們的愛情,與其將來難受,不如現在一死了之。結果,白白斷送了年輕的生命。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古代的悲劇故事並不過時,在現實生活裏,因為丈夫拈花惹草,或者隻是懷疑丈夫另有新歡,於是爭吵、糾纏中自殺殉情的也大有人在。在戀愛、婚姻的問題上,男人往往比女子想得開些,真發現妻子在感情上有問題,自己覺得窩囊,陽剛之氣湧上來,索性來個一刀兩斷者有之;也有怕以後娶不上媳婦或為了孩子的,就幹脆裝起“方圓”來,隻勸女子改過了之,歲月長著呢,時過境遷的時候也是有的,說不準夫妻倆又恩愛如初,小日子真就紅紅火火地過起來了呢!

婚姻生活就是如此,要得到幸福就不可太計較,否則就隻能嚐到苦澀和淚水。

愛情不可比較與計較

有很多人在經曆了愛情的失敗之後,遲遲無法接受下一段美好的愛情,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這些人總是把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初戀情人當成了心目中的偶像,看成是自己以後擇偶的標準。每當麵臨再次選擇時,他們就常常有意無意地把新的對象和以前的戀人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對新的對象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彌足珍貴,所以一段失敗的感情,反而成就了那個昔日情人在他心中的高大形象,他們在內心深處難以抹去被美化了的初戀情人的幻影,因而會產生對後來者的失望和百般挑剔,導致愛情更加不順利,加重自己的自卑和自傷的心理。

也有的人對愛人以前的愛情經曆耿耿於懷,他們總喜歡對對方過去的愛情經曆刨根問底,在想象中塑造著對方往日戀人的形象,然後拿來和自己反複做著比較,在這種比較中,常常會產生嫉妒、憤怒、自卑等消極情緒,從而構成對自己目前戀情的致命威脅。所以,在愛情的選擇中方圓一點兒對自己也不會有太多的害處。

姚寧在大學時代就和同班同學紫瓊談起了戀愛,兩個人的感情一直都很穩定,可是大學畢業後,紫瓊去了美國留學,姚寧考慮到自己的事業在國內更有前途,所以根本就沒有去國外的打算,而紫瓊又不想很快回國,所以兩個人經過協商,友好地分手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名叫李曉會的女護士闖進了姚寧的視線,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姚寧發現李曉會雖然隻是中專畢業,但是人長得很漂亮,而且為人熱情、大方、善良而又有耐心,他覺得這種女孩非常適合做自己的妻子,因為自己是個事業狂,如果能夠娶到李曉會這樣的女孩做妻子,她一定會是個賢內助,肯定能成為自己發展事業的好幫手。於是在他的狂熱追求下,李曉會終於成了他的戀人。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姚寧從未對李曉會說起自己過去和紫瓊的那段戀情。而姚寧和李曉會的感情也越來越熱烈,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也正如姚寧所料,李曉會果然對他的事業幫助很大,休班的時候,李曉會總是到姚寧的住處幫助他打掃房間、洗衣、做飯,有時還幫助他查閱、打印資料,兩個人都充分享受著愛情的甜蜜和美滿。

可是,有一天,姚寧的一位大學同學從外地來這裏出差,晚上在飯店為老同學接風的時候,姚寧帶李曉會一起去了。由於久別重逢,姚寧和那位老同學都感到很興奮,於是兩個人都喝得有點兒過了,那個老同學忽略了李曉會的感受,對姚寧說,他們這些老同學都對姚寧和紫瓊的分手感到十分遺憾,因為紫瓊是那樣才華橫溢,將來肯定能在事業上大有作為,老同學原本都以為他們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在事業上一定會是比翼雙飛。

雖然那位老同學也說,今天見了李曉會後,也就不會再遺憾了,因為李曉會的漂亮和善解人意都是紫瓊所無法比擬的,但是這絲毫沒有減輕李曉會心中的痛苦,她第一次知道在自己之前,姚寧還有過一個聰明而有才華的女朋友,尤其是那個女朋友比自己優秀得多:她比自己學曆高,而且還去了美國留學,在李曉會看來,姚寧之所以要對自己隱瞞這段感情,一是因為紫瓊因為出國而拋棄了他,他出於一個男人的自尊而不願意對自己提起;二是因為他至今都忘不了紫瓊,而自己則完全是姚寧用來療治心靈創傷的一副創可貼罷了,她為自己成了紫瓊在姚寧心目中的替代品而感到可悲。

所以那天回來後,李曉會跟姚寧大鬧了一場,盡管姚寧百般解釋自己是一心一意地愛著她的,至於紫瓊,那完全屬於過去,自己對她真的已經沒有愛的感覺了,但是在李曉會的心中還是從此結下了疙瘩,在以後兩個人交往的過程中,李曉會處處自覺或不自覺地拿紫瓊說事,有時候都讓姚寧防不勝防。有時姚寧誇李曉會幾句,她就猛不丁地來上一句:“你以前是不是也常常這樣誇紫瓊?”如果有時候李曉會什麼事情沒做好,姚寧向她提意見,她常常反唇相譏:“對不起,我就是這種水平,誰叫你放走了才女,而交了我這個低學曆、沒本事的女朋友呢,後悔了吧!”

一次,姚寧要去美國出差,李曉會一邊幫他收拾行李,一邊問:“就要見到紫瓊了,心情一定很激動吧?”當時姚寧正急著整理去美國要用的一些資料,就沒顧得上搭理李曉會,這讓李曉會更加誤會了。她又說:“好馬也吃回頭草,如果現在紫瓊還是一個人的話,你們這次就在美國破鏡重圓了吧。”

這時,姚寧不耐煩地說了一句:“你怎麼又拿紫瓊說事,煩不煩啊!”不料,李曉會臉色大變:“我學曆低,能力差,不能和你比翼齊飛,你當然煩我了,要煩了就明說,別遮著捂著,搞那一套此地無銀的伎倆,我不是那種沒有自尊、非要賴上一個男人不可的人。”說著轉身離去了。

由於第二天就要啟程去美國,所以姚寧就想等回國後再去找她解釋,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等他回國後,她已經火速地經別人介紹認識了一個男朋友,她對他說:“我現在的男朋友各方麵都不如你,我這麼急著另找一個人,也是為了逼自己堅決離開你,我必須自己斷了自己的回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