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劉邦其人(二)(2 / 2)

陳平趕到河南修武,投奔舊友魏無知。魏無知向劉邦推薦了陳平,劉邦在鴻門宴上和鹹陽曾通過張良得到陳平相助,劉邦置酒款待。吃過東西之後,劉邦準備送客。

陳平對劉邦說:“我因事來投漢王,所言之事不能超過今日。”

劉邦於是與陳平交談,談的什麼內容,史書沒有記載。

劉邦因而問:“您在出國官居何職?”

陳平回答:“為都尉。”

劉邦當天就封陳平為都尉,陳平一下成為了劉邦的近臣,陳平被破格提拔到如此地位,則是監護三軍。

諸將看到陳平一步登天,嫉妒之心悠然升起,一片嘩然,對劉邦說:“大王得到一個楚國降將,還不知道他的品行高下,才能大小,便官封都尉,同車共載,還叫他監護三軍,未免抬舉過分,恐失眾將之心。”

劉邦自有眼光,不為閑言碎語所動,更加信任,征伐項羽,於彭城大敗而回,收散兵進守滎陽,不知道什麼原因,劉邦加封陳平為副將。估計是陳平為劉邦出了什麼秘計。

早已心懷醋意的大將們終於按捺不住,開始閑言碎語,詆毀陳平。

大將周勃灌嬰一起去找劉邦,進讒言說:“陳平身材魁梧,麵如冠玉,但是未必有真才實學,品行未必高尚。我們聽說陳平家居之時,曾經與嫂私通;在魏王的麾下,為人所不容;逃亡楚國,無能不被重用,半途而廢,又亡歸大王。大王破格擢升,叫他監護三軍。我們聽說他曾經私下受人賄賂,送她金子多的人,便被分派幹個好差事,否則,便安排幹些不好的差事,陳平是一個反複無常的亂臣,希望大王當心啦。”

後世之人經常舉例說陳平是有才無德的典型,開口閉口就說陳平收受他人賄賂,和其嫂子私通。

可是劉邦聽了周勃灌嬰的讒言,也感到陳平形跡可疑,叫來他的推薦人魏無知加以責備,轉述周勃和灌嬰的話語。

魏無知並非無知,他有知人之明,發現並向劉邦推薦了陳平這樣的曠世奇才,又能根據劉邦豁達大度,不拘小節,求賢若渴,正攬人才的性格和心理,審時度勢,強調亂世之才重於德,來了個答非所問,做出了一個充滿哲理性的回答。

魏無知說:“我向大王推薦陳平,是因為他有才能;而大王如今責問我的,卻是陳平的品行。陳平即使有品行不端,但是對於大王的勝負有什麼影響呢?大王又能叫他幹什麼呢?如今楚漢相爭,我向大王推薦的是奇謀之士,隻考慮他是否真正對國家有利。至於陳平私通其嫂,受人賄賂,我管不了那麼多,這與爭奪天下有什麼關係呢?”

劉邦招來陳平,問道:“先生先事魏王,又事楚王,如今又與我交友,講求信用的人都是這樣的嗎?”

陳平笑道:“我先前從事魏王,魏王不能采納我的奇謀妙計,所以我投奔項王。項王任人唯親,其他人即使有曠世奇才也得不到重用。我聽說大王任人唯賢,所以來投奔。我腰無分文,囊空如洗,不接受別人饋贈的金錢,拿什麼為大王辦事呢?我的建議大王果真能夠采納,大王就采用;如果大王不想采用,那些錢財就在那裏,我立即封存交給大王,希望大王放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