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收拾張敖(2 / 2)

這個時候的劉邦,一心隻想著如何穩固自己的大漢王朝,哪裏還顧得上女兒女婿的關係。見呂後來勸,發怒道:“真是婦人之見!如果張敖奪得天下,難道還會少了你一個女兒嗎?”下詔廷尉嚴審,暗示要定趙王刺殺皇上並且犯有謀反之罪。

廷尉又對貫高嚴刑拷打,但是貫高寧死不肯說出張敖。不得已,廷尉隻得據實稟告給劉邦。

劉邦說:“誰與貫高關係比較好,可以到獄中探視,借機探明其中隱情。”

中大夫泄公說:“我與貫高是同鄉,素知他的為人,多年侍奉趙王,講求信用,是一個難得的君子。”

劉邦隨後下令,讓泄公去獄中探望貫高。

泄公到了獄中,隻見貫高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形同死屍,體無完膚,慘不忍睹,泄公叫了他幾聲,貫高才有知覺。

貫高仰視說:“是泄公嗎?”

泄公說是,表達了慰問之情,就與貫高細細談心,問他刺殺劉邦一事是不是趙王張敖指使。

貫高這個人不僅正直,還很有骨氣,不肯因為自己受罪,被嚴刑拷打就隨便出賣趙王。他有氣無力的說:“人之常情,難道不憐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嗎?如今我的三族都犯了死罪,難道為了保護趙王而葬送我的父母妻子兒女嗎?趙王實在是沒有參與此事,全是我們下人所為。”

貫高詳細地將此事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泄公把詳情報告給了劉邦,劉邦才赦免了張敖沒,將他降為宣平侯,而將代地趙地合為一國,封自己的愛子劉如意,為趙王。

就這樣,劉邦又憑借一個“聽人說”,罷免了一個異姓王。

貫高等人刺殺劉邦之舉,本由劉邦而起。劉邦動不動就罵人,對人怠慢,似乎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正是他這種人的本性。

劉邦這樣一位“老粗”,真是那樣“粗”嗎?恐怕未必!劉邦用這種方式收拾了張敖,恐怕是早有用心,否則無法解釋柏人脫險!

曆代人都評價劉邦是無禮取禍,貫高小忠害主,其實恐怕未必,誰又明白劉邦的真心意圖?

再說彭越。

彭越是劉邦三大將之一,為劉邦爭奪天下,長期堅持敵後作戰,截斷項羽糧道,焚燒楚軍輜重,垓下一戰,出兵相助,功雖不及韓信,但是功不可沒。自從張敖被貶,韓信被擒,他也是一個聰明人,時時注意,處處小心,生怕有朝一日禍從天降。

陳謀反,劉邦下令彭越出兵相助。但是彭越怕重蹈韓信覆轍,隻派遣下屬率兵到邯鄲幫助劉邦,自己裝病不去。劉邦心懷不滿,遣使責備。彭越害怕,準備親自前去謝罪。

他的部將勸告說:“大王開始的時候不去,而現在又去,豈不是自投羅網。與其束手就擒,不如起兵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