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塚虎計謀徐瑞
郭嘉的一篇長達半個時辰的表述,在眾人心裏引起了軒然大波,眾人帶著滿心的驚駭,在心裏不停的思考著郭嘉的話語,綜合以往所有發生的一幕幕,眾人越想越是害怕,怕是真如這郭嘉所言,如此看來徐瑞謀劃太大,大倒他們不敢想象,若非郭嘉的鬼才之能,當無法識破如此驚天之局。
對比眾人驚詫的表情,最為淡定的就屬曹****,曹操緩緩說道:“奉孝所言,我認為十有八九是真。其實十幾年前,洛陽之時,當初徐瑞以平定幽州張純之功勞以求先帝釋放康成公,孔文舉邀請名士宴請徐瑞之時,我如同奉孝一般,看不透此人。但是每每行事,常常能捕捉先機,似乎有預測之能,董卓入京之時,他便知道此人為亂,而且將有廢立之事,廣宗圍城張角,他竟然算出張角三日內必亡;虎牢關前敗呂布,武藝堪稱天下武將之首;董卓遷都之事,他也是早有知曉,以傷為由南北兩路,以騎兵繞道洛陽之後,一路取洛陽幾十萬百姓,一路取董卓輜重。最讓我詫異之事,隻怕眾人中還有人記得,當日我追擊徐榮,險些喪命,路遇一將,斬殺賊軍,俘虜徐榮,正是徐瑞的大將典韋。那麼徐瑞也早知我會西追董卓,會拜於徐榮。徐瑞這支兵馬原是隱藏在洛陽的一隻伏兵,聽聞當日洛陽大火之時,正是這個典韋,斬殺賊軍,破滅洛陽皇宮之火,並且盡取書籍載往幽州,原來是徐瑞早就布置好了的;論智謀韜略,更是難以匹敵,自出道以來,哪一次不是一少勝多,而且都是速取、俘虜甚多。未有此次出兵袁紹,是以多戰少,但是哪怕是我,縱使給我百萬大軍,我也絕不可能一月之內,盡取三州啊。說起文采心胸: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單此一首,可冠絕天下。徐瑞,真乃是我曹操的一生大敵,是我此生立誌要超越的目標,諸位有何辦法?”
“主公,昔日幽州之行,我曾與燕王有過接觸,此人的確如主公所言,非常人也,雄才、奇才、鬼才,都不為過。徐瑞之謀,真所謂給天下各路諸侯,設計了一個囚籠,戰力難以破之。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所畏懼,膽量很大,不然不敢出奇兵行奇謀。然正奇謀略,難以分孰優孰劣。欲破先機,必用奇謀,兵行險招,反其道而行之,方有求勝之機。為今之際不如,這一局以破此局麵。如郭軍師所言,徐瑞最想要的是諸侯相互攻伐,雖然古有蘇秦合縱以抗強秦,但是也有張儀連橫以破山東。不如公開漢帝暴斃之消息,然後宣稱帝無子嗣,然漢室血脈不可斷絕。可效仿昔日竇太後,由丞相牽頭漢室宗親挑選何人即為,此事乃是大事。無論是拜祭漢帝之靈,還是商議新君之事,都是國之大事。可以此廣邀天下諸侯前來許都。一則:乘此機會,於諸侯密議合縱之事,若諸侯同意,可以重塑漢室之名,不給諸侯相互攻伐的借口,可以相互扶持為援,以抗徐瑞。二則,若是諸侯皆有私心,不同意的話,那麼可以趁此時機,刺殺徐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旦徐瑞身死,立刻邀請其他各路,一同出兵,先滅袁術,將淮南之地分與劉表、孫策。而後一起出兵燕國:劉璋、張魯可以取關中、涼州、並州;我魏國連同劉表、孫策一起攻入青州、冀州、幽州、遼州,斷絕徐瑞的根基。而後主公可以將徐州之地給孫策,豫州之地給劉表。我魏國取原徐瑞的根基諸地,那麼攻守之勢逆轉。變成我魏國蠶食其他諸侯,如此當是最為有利!”曹操聽聞,眼睛為之一亮,視之,乃是河內司馬家司馬防的次子司馬懿,字仲達。
“仲達接著說下去。”曹操對司馬懿如此年輕卻如此陰線狠辣很是欣賞,細想起來,既然徐瑞善捕捉先機,那就出奇用險,無所不用其極,或許也能挽回劣勢。
“主公可以大漢丞相名義,親筆書信具言帝薨之事,懇請諸位封疆大吏前來祭拜吊喪,諸侯不敢不來。以徐瑞的膽量和魄力,必定親生前往,縱使帶有兵卒,亦不過數千人耳。然而入宮祭拜之時,可令其兵屯於城外,不可以進城,那麼徐瑞便是沒了牙的老虎。主公米密調精兵守城,廣邀江湖高手,於街道中埋伏,刺殺可成。然後假以帝詔宣布徐瑞謀反,乃是刺殺漢帝的真凶。反正和燕國也是沒辦法善了,然後聯和其他幾路諸侯可克日奇兵。徐瑞已亡,燕國群龍無首,必然內亂。涼州馬騰、呂布必然不會服從其他人的調遣,主公可招攬馬騰為用,分割呂布以弱。袁紹舊部,並未真心歸附,主公可扶持袁家子,招攬舊部,亂中起事。異族之人,皆貪財重利,許以稱王草原之地,則必反矣。匈奴之人最為反複,雖然南匈奴已經不堪用處,但是北匈奴還在,遠赴漠北苦寒之地,無時無刻不思南下,此時便是機會也。徐瑞自主政燕國以來,向來對世族采取打壓的方式,扶持寒門布衣,因此燕國各地世族必定積怨久也,如此分化,待我聯軍一到,燕國必將敗亡。”司馬懿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