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郭嘉陰謀(1 / 3)

77諸侯彙聚許都

建安二年,八月初。曹軍在下蔡大敗仲國偽帝袁術的兵馬,斬首七萬。殘存的仲國三萬兵馬,隨著他們的偽帝袁術抱頭鼠竄,渡過淮水,逃回了壽春。曹操大軍進入下蔡,隨即半月,占領了汝南全境,出榜安民,大軍休整。卻說曹操此番大勝,俘虜馬匹兩萬,對於缺馬的曹操來說,是為大喜,正欲找荀攸商議,組建騎兵,收複徐州南部幾郡,兵圍壽春之事。剛至荀攸賬外,隻聽荀攸冷聲吩咐道:“此事關係甚大,嚴守汝口,走漏半點風聲,軍法從事!”

曹操一聽,甚為奇怪,難道自己還有什麼不知道的重要事情?荀攸居然將重要的軍情隱瞞於自己,大為不解。於是曹操直接走入帳中,士兵一看是曹操並不敢阻攔。帶到曹操進來,隻見荀攸正在嗬斥一名斥候,看見曹操進來,荀攸微漏驚慌詫異的表情,竟不知所措。

曹操觀此,心中不爽,冷哼一聲:“公達,難不成還有我曹操沒資格知道的機密否?”

荀攸揮手,斥候兵出去之後,荀攸委屈的拜向曹操:“明公此言何解?攸自追隨明公以來,忠心不二,焉敢有私?隻是有些事情,攸也是逼不得已,都是為明公的大業計議,若有徇私,不得好死!”言辭果斷堅決。

想到多年來,荀攸對自己,盡心盡力,出謀劃策,堪稱自己的左臂右膀,而且兩人乃是舊識。以曹操對荀攸的了解,公達不是朝秦暮楚之人,而且極為堅毅。曹操態度稍微好轉,隨機問道:“我知公達對我的真心,亦感公達多年來對我的支持和輔助,怎會信不過你。剛才那番言語,是因賬外所聽公達之語,固有一問。”

“明公,此事……哎。既然如此,我也不再隱瞞了。探馬來報機密兩件事,因為都會影響到主公的討袁大業,是以為了不影響軍心,故而為之。如今汝南已平,徐州南郡之地也已收複,雖為活捉袁術,但是料想袁術之能,他日亦如甕中捉鱉。為今之事,其一乃是,官渡之戰以後,袁紹大敗,雖說實力不在,但是根基尚未損失,三州之地仍在其手,若非袁術的謀逆稱帝,攻我國土,此時早已滅了袁紹。明公出征袁術之時,燕國徐瑞乘機出兵六十萬進攻冀州、青州、司州。依照徐瑞的實力、能力,隻怕實力大損之後的袁紹,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如今探馬來報,卻說徐瑞奇兵偷襲青州,涼州、並州、朔州之兵進攻司隸,幽州本部四十萬大軍競取冀州。袁紹盡起殘兵二十萬,在河間國樂成以據。隻怕不久即會大敗,但是主公此時正在南征袁術,越是因此分心,伐袁無果,豈不是又如官渡之戰一般,圖耗錢糧兵馬,但是到了接收勝利果實的時候,卻遭受橫來的意外,竹籃打水一場空嗎?袁紹之才遠勝於袁術,因此攸認為,可速取袁術之後,立刻回軍,趁兩方大戰之機,我們也來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是以隱瞞不報。”荀攸款款而談。

“公達,真是讓你費心了。說起這徐瑞啊,哎……我這子榮賢弟,卻非常人,無法揣測,窺伺如此戰機而動,才是我理解的徐瑞,否則這一點戰局的眼光都沒有,如何爭霸天下。我也是被逼無奈。當初西迎漢帝,雖說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皇室大義之名,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卻也是個負累,這個不安分的皇帝呀,總喜歡背後給我生點事端。更主要的是,袁術的稱帝,是最大的謀逆,為天下之首。作為漢室的丞相,不得不興兵討伐,不出兵我就是漢賊,難堵天下悠悠之口,所以這便是負累……此事即使我知道,隻怕也會選擇先討伐偽仲國袁術,這是名聲之戰,不是實力之戰,因此就算不能迅速剿滅,也是必須出兵。何況中原以南,被我隔斷,早晚南下,不足為慮,燕國徐子榮,卻是我心腹大患,平生之大敵也。因為無論此次淮南戰果如何,袁紹敗亡之前,我是必須要回兵的。三個月就入冬了,希望袁紹能堅持到冬天吧,如是來年開春,將是於我極為有利。”曹操回道。

“明公英明!不過這第二件是,卻是快要紙包不住火了!半個月前,許都發生了一次刺殺事件!曹真將軍謙族弟前來密報:漢帝劉協已於半個月前遇刺駕崩了……”荀攸不敢抬頭。

“什麼!劉協遇刺身亡?!”曹操大驚,瞪大了眼睛,大張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