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盟主之選(1 / 3)

第四十三章、盟主之選

初平二年(190年)二月,徐瑞隨軍,前至兗州陳留郡酸棗縣。時諸近路的諸侯都已到了,遠路的都在路上。聞得幽州、遼州兩地諸侯來到,曹操大喜,急忙跑出去親自迎接,曹操知道這兩地大都是徐瑞的老部下,還都是一起來的,雖說徐瑞自被何太後罷官削爵之後,銷聲匿跡。但是曹操絕對不會認為,這位大漢的奇才,就此歸隱,逢此國難之時,徐瑞定當橫空出世,大放異彩。既然部下都來了,想必徐瑞比在軍中。曹操卻是把徐瑞當做知己,更是佩服徐瑞,願平生與徐瑞一同比肩,共創大業。此番討賊,若是徐瑞出力,必然容易的多。九霄龍吟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遊。

曹操出了營門,就大笑道:“聞得幽州、遼州兩州州牧,興大義之兵前來,曹操不甚感激,喜出望外,不知我那子榮賢弟,如此大才之人,不知可隨軍前來?”曹操先拜兩位州牧,而後很是自信的笑著問道。

“知我者,孟德兄也。各路英雄豪傑,興大義討賊,彙聚於此,徐瑞縱使白身,也向來看看各路英雄的風姿啊”一個聲音從沮授後麵,傳出,隻見徐瑞身披鎧甲,以將軍之服,騎馬出來。眾人大笑,曹操急忙跑來,執著徐瑞的雙手:“子榮賢弟親至,大事可期也!哈哈,快請!”曹操引入營中相談甚歡。

眾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裏。曹操乃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徐瑞與眾將皆站在身後,不是特別明顯。

太守王匡曰:“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眾人皆讚。

曹操曰:“若說這盟主之選,我很中意一個人,他有大將之才,戰功赫赫;他有帥才,深知兵法之道,用兵詭譎。又善鼓舞三軍之士氣軍心,可幾句話讓一營新招募的士兵,馬上士氣高漲,恨不得馬上戰死沙場;他很有文采,詩詞曠古爍今;是近年來,我大漢朝風雲第一人物,位極人臣,功勳蓋世,才華縱橫宇內,更是我曹操極為佩服的人,他就是我曹操的知己,徐瑞徐子榮,車騎將軍、薊候、司空。“

曹操說完,眾人大驚。因為這徐瑞的名望,功勳,蓋過在坐的所有人,袁紹有些不爽。眾人的表情各有不一。這個時候曹操看向沮授的身後的徐瑞說:“子榮賢弟,你還不出來!”

徐瑞大笑一聲,“孟德兄,何故日此,我乃是布衣白身而”說罷拱手向左右人施禮,眾人亦拱手回禮。

“孟德兄,這盟主我是萬萬當不得。我出身布衣,無根無望,祖上更是躬耕壟畝。幼年拜師,空學些許武藝,隻不過一武夫而,至於詩文經典、兵法韜略,都是自己遊曆的一點體悟,不登大雅之堂。何況,如今天下諸侯,齊聚此地,共謀除賊正君之國事,乃是世間第一大事也,我徐瑞何德何能,敢高攀之位,非是能力不足,實則心中愧不敢當也,也從未奢望過。然而即使諸侯一同會盟,都是漢室之忠臣,諸位定當齊心協力,完成討賊大業。我徐瑞甚為布衣,亦是願盡心盡力。既然孟德兄邀請我出來,那麼如果在坐諸位,願意聽我閑言幾句,我就說說關於對盟主人選的想法,不知諸位何如?”徐瑞笑著巡視眾人。若論個人能力、本事、威望,實打實靠自己的雙手打拚出來的名聲,這裏麵還真沒有能和徐瑞比肩的,官職上更是低了好幾級。但是眾人一聽徐瑞不願當盟主,聽聽徐瑞的建議又何妨,順便聽聽徐瑞表示支持誰,畢竟徐瑞的話語還是有些分量的,皆同意。

“這盟主的人選呢,必是威望加於天下之輩,高舉忠君討賊之旗幟,號召天下義勇,共鑲大事。他日兵進洛陽,匡扶漢室,清君側之亂,解漢室之危,振廟堂之綱,成社稷之功,乃是天下忠孝之典範;他日進入廟堂,也是輔佐廟堂之重臣,德以服人,才以治國;率領三十萬大軍,山東而戰,掃平董賊西涼軍數十萬,乃是大軍之帥也。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兵法韜略,攻城略地,成就討賊之功,最終大事可期。其忠、孝、德、才、智、勇,也必是再坐諸位中,最有影響力的。先說這威嚴,威者使人拜服,嚴者使人敬從。天下威嚴,莫過於大漢皇室。皇室宗親,居天下州牧者,有劉焉、劉虞、劉表、劉繇、劉岱五人。然今日兗州劉牧在此,則是最具威嚴的首選,今日劉州牧大義起兵更是對漢室忠心可鑒。所以瑞認為劉州牧,可為盟主之人選。”劉岱心中甚是暢快,當是拜謝徐瑞,謙虛道德才不夠,不敢請,不會有爭盟主之心。眾人心裏譏笑,今天興義兵,你漢室宗親五個州牧,卻隻來一個。你們劉家的天下,劉家的事情,自己都不當做一回事。益州牧劉焉占據益州天府之國,高祖興業之地,鮮有戰亂,土地肥沃,民多而物豐,兵馬強壯,人才頗多,糧草不缺,然在漢室危機之時卻苟安一隅之地,不思上報君恩,下報家德。荊州牧劉表更是如此,收到檄文,嘴上說相應,實際上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難不成打算袖手旁觀,正想看著桓帝一脈之子嗣斷絕,而後妄圖以宗親至親的血緣優勢,謀取帝位不成?青州劉虞文若之人,然而孔融都能來,你劉虞蝸居作甚?劉繇本是無能之人,占據富庶之地,卻是治理的烏煙瘴氣。隻有劉岱還算有點骨氣、忠心,也有點小能耐,但是在宗親五州牧之中,劉岱正因為除了頭,而先滅亡,實話說,這劉岱卻在政治上是不怎麼樣。如何不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