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徐瑞進京(2 / 3)

中平三年八月,有漢室宗親劉焉、劉虞牽頭,宗親數十人聯名奏請漢靈帝,改刺史為州牧,由族親出任各方要職。漢靈帝準奏:劉焉為益州牧、劉岱為兗州牧,劉繇為揚州牧,劉表為荊州牧,劉虞為青州牧,宗親族人皆任封疆大吏。又令:韓馥為冀州牧,董卓為涼州牧,丁原為並州牧,士燮為交州牧,陶謙為徐州牧,豫州牧孔岫,田豐為遼州州牧,沮授為幽州牧。令下詔令:原幽州牧徐瑞入京,為司空,位列三公,參議國政,仍受車騎將軍、薊候之職。

大漢十四州,富庶之地,皆被漢室宗親占據,五個州。執金吾丁原,忠於漢靈帝。袁家占兩州,韓馥和司隸校尉袁紹。徐瑞占兩州。士燮暫不考慮。董卓一州,陶謙、孔岫為世家。

徐瑞接得此詔令,領賈詡執掌暗間司,戲誌才為幽州別駕兼軍師祭酒。賈詡密謂徐瑞曰:“此番朝廷遷主公入朝,名升實降,如龍困淺灘。主公此去洛陽,低調小心為上啊”

“子榮銘記文和之言,我三弟徐良不喜習武,我一直想給他安排個老師,以後就讓徐良跟著前後吧。”賈詡點頭,徐瑞吩咐徐良要以師徒之禮對賈詡,賈詡亦感。徐瑞又對雲長道:“煩請雲長幫我照顧一下二弟徐廉,就從你身邊親兵做起吧”又吩咐遊曆回來的徐廉道:“二弟,為軍者,號令必行,必遵軍法!”二人都點頭。

徐瑞安慰重官員並家人感謝而拜別。出城之時,萬民相送。

中平三年(186年)九月,徐瑞領趙雲及隨從百人,入洛陽城。成為了漢靈帝在世期間,大漢最年輕的三公要員,時徐瑞二十三歲。徐瑞如今拜謝後,仍居住在原來的宅邸,把名字改為了“徐府”,本來留下了不少仆從奴婢,趙雲率百餘護衛,貼身保護徐瑞的安全。

徐瑞到家的第二天,一大早邊有衛士通稟,說是騎都尉曹操前來拜訪。騎都尉?曹操不是拜濟南相了嗎?徐瑞起身相迎,“孟德兄,多日不見,進來安好?”

“好個屁啊,別提了,好不容易弄點軍功,遷了濟南相,因為沒有給張讓給錢,不到一年又給我罷了,如今受大將軍征招,任兵曹掾。子榮賢弟啊,你說咱倆差距怎麼這麼大,我老曹今年都三十二啊,才是個不入流的騎都尉,你小子二十三,都爬到三公了,說真的,在我心裏,我覺得你不是那種勢利輕鄙之人,所以前來找你耍耍,我可沒有攀附之意,若你賢弟覺得我曹操似哪迂腐之人,我轉身就走。”曹操正色說道。

徐瑞趕忙拉著曹操說道:“孟德兄何來此言,你我的為人,都彼此清楚,何以見外。我若是那勢利之人,隻怕你連門都進不來。快說,有啥好事。”

曹操大笑:“我給你說罷,這淑芳閣,又來了個極品美人,上次那個卞玉,聽說被你收了,這次你可得給我留著了,走,帶你去見識見識。”

徐瑞跟著曹操同去,路上問道:“今日如何個見法?不會又是上次那樣?”

“不是不是,去了你就知道。”曹操著急,也不多解釋,隻管行路。

到了淑芳閣,看門一看是曹大人,趕忙請入,曹操也不搭理,直接走上二樓雅座。中間空台,有歌女彈唱起舞,下麵滿座。徐瑞落座,看見同桌幾個熟人,荀彧、荀攸,另有兩人不認識。經曹操介紹,才知道,方臉短須的武官是鮑信,字允誠,泰山陽平人,亦為大將軍府掾,頗為忠義之人。另一人來頭稍大了一點,正是司徒袁逢之嫡長子,也是袁家唯一嫡出的男丁:袁術,字公路;袁隗並無子嗣。袁術出身於四世三公名門之家,家族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傳說他出生的時候,神仙托夢給他母親,說她懷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於袁術的庶兄袁紹是過繼於其伯父袁成的養子,袁術為袁紹的堂弟,其實兩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是袁紹母親僅是個婢女,袁紹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頗見低微。袁術年輕時以有俠氣出名,經常與公子哥們田獵遊玩,後來變化很大。

荀彧、荀攸具認得徐瑞,正要拜。徐瑞當先阻止說道:“此煙花柳巷之地,稱呼表字子榮即可。”二人應喏。徐瑞轉而先另兩人道:“子榮見過公路兄,允誠兄。”二人皆先驚後喜:驚在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司空徐瑞,終於見到人了,果然如傳說般年輕;喜在位極人臣,原也是同道中人。

袁術先說道:“今日得見子榮,乃公路平時之幸事,我家老爺子天天要求我向你學習。”

徐瑞道:“公路兄過謙,四世三公的袁家長子,豈能是常人之輩?日後當多親近,相互指正。”袁術大喜,鮑信說:“允誠敬子榮久矣,願請折節下交!”徐瑞說:“允誠兄忠義之人,子榮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