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轉戰豫州黃巾
中平元年五月。朱儁與皇甫嵩征戰潁川郡,時潁川郡黃巾渠帥波才,副帥彭脫。這波才是張角眾多弟子中兵法最好的。波才麾下軍士十五萬,精銳四五萬,稱霸潁川郡。荊州南陽黃巾軍渠帥張曼成,麾下趙弘、孫仲、韓忠聚眾二十萬餘,這趙弘起初在南陽邵陵大敗南陽太守趙謙,奪取郡縣,算得上南陽黃巾的核心將領。又有汝南黃巾渠帥何曼、何儀、劉辟、龔都聚眾十餘萬。東郡黃巾渠帥卜己亦聚眾十萬餘,四方賊人互為犄角,相互馳援,朱儁與皇甫嵩起初戰連連敗,不得已退守潁川長社縣兩月。波才引賊兵十餘萬,兵圍長社,賊軍人多勢眾,漢軍皆恐懼,京師聞朱儁、皇甫嵩被圍,派曹操為騎都尉,領兵兩千,星夜馳援。不過援軍未到時,皇甫嵩登城觀察賊軍軍情,但見波才軍糧草輜重缺乏,無以安營紮寨,都依草為營,睡在草地裏。於是心生一計,與朱儁商議,在傍晚時份吹起大風,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大破敵人,大呼進攻,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皇甫嵩以鼓助戰,衝入敵陣,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
正在追趕之時,卻見一彪人馬躥出,為首者:白馬銀槍,身披良甲,飛入賊軍中,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竟無一合之敵,一槍刺死賊將彭脫,而後大喊:“征西將軍麾下、先鋒趙雲,前來平賊,降者不殺!”而後一杆帥氣湧來,上書:漢征西將軍、幽州刺史、徐。波才引著眾人,且戰且退,奪路而逃,三軍追趕。剛追五裏,又一彪人馬躥出,隻見旗幟上書:騎都尉、操。兩軍混戰,朱儁、皇甫嵩、徐瑞三軍追來,四軍彙合,一同絞殺,是夜賊軍大敗,降者不計其數。波才引萬餘殘兵,突圍徑直奔往汝南,投靠劉辟、龔都。
朱儁、皇甫嵩於大營宴請諸將士,對徐瑞、曹操的馳援深表感激。徐瑞告之眾人:廣宗城已破,張角、張寶皆以已死,冀州已全境收複,隻留部分殘兵餘孽。眾人大喜。又聞盧中郎被閹人構陷,罷官進京述罪,更喜唏噓不已。再聞:朝廷以西涼董卓為主帥,更是怒火中燒。
皇甫嵩:“盧公中肯耿直之人,怎肯受閹人要挾,這閹寺太恨,如此大功於漢室之臣,也敢構陷,帶老夫平定潁川諸賊,定當上表細陳,為盧公正名!”朱儁以表示願同。玄即,皇甫嵩又謂曹操說:“今潁川已平,我意即日進攻汝南,唯恐東郡卜己,襲我後方,願予孟德兩千人馬,肯定前往東郡,能剿則剿,不能亦阻之,待我平定汝南、南陽二郡,定揮大軍前往。”曹操應允,辭別眾人,當夜出發,臨行時,徐瑞來送。
“子榮賢弟,我曹操何時才能像你一樣,建立大功啊。此去東郡,我本意剿滅卜己,隻是寡不敵眾,不知子榮賢弟肯借兵與我?”曹操求道。
“孟德兄,我此來潁川,卻也知帶了五千兵馬,也是不夠用啊,不如這樣,我營兩萬俘虜,任你挑選五千,如何?”徐瑞笑道。
“如此也成,多謝子榮賢弟,愚兄欠賢弟一個人情。”曹操也不客氣,從俘虜中挑的精壯五千,會同本部人馬奔向東郡。
翌日,眾人相議。朱儁領軍前往南陽;皇甫嵩與徐瑞合兵進軍汝南。
西涼董卓率兩萬西涼兵,到達廣宗,聞戰事已定,張角已死,便命宗員被北軍諸將,統領北軍將士一萬餘,南下東郡。
皇甫嵩與徐瑞於八月,兵圍汝南平輿,此時廣宗漏網的地公將軍張梁來到了汝南,以地公將軍的高位,奪了劉辟、龔都的兵權,任命波才為總渠帥,以守汝南。波才雖有才能,但是黃巾軍大方小方都各自為政,是以劉辟、龔都的部下並不服波才,而波才殘兵人少。徐瑞建議:先不攻城,若敵營換帥,加緊強攻;黃巾內鬥,可以加把火。於是令人去賊人散播謠言說:漢軍之所以不敢攻城,皆因懼怕劉辟、龔都二帥。波才何德何能,竟統帥大軍,昔日潁川大敗不正說明波才的無能嗎?於是謠言四起,軍心大亂。張梁聞之,很是氣憤。因為張梁知道:波才乃是張角得愛徒,亦多稱讚之。最主要的是波才對張角是中心耿耿,而劉辟、龔都則不然。於是張梁無奈,下令親兵將劉辟、龔都、囚禁。不過劉龔二人早有反心,令心腹之人日夜打聽張梁的消息,聞此二人密議投降官軍。皇甫嵩聞之大喜,是夜與徐瑞商議,裏應外合,畢其功於一役。由於劉辟、龔都的棄暗投明,大開城門,城破,降者十餘萬。張梁大驚,在波才的保護下,向城西奔走,皇甫嵩與徐瑞連夜追擊,最終於兩日後,在上蔡縣全殲賊軍,波才被徐瑞斬,張梁自刎。十月汝南平定,皇甫嵩欲將劉辟、龔都等黃巾俘虜十餘萬人,皆盡坑殺,徐瑞聞之大驚,再三勸阻,皇甫嵩不從。無耐徐瑞願以破潁川、汝南兩地黃巾之功悉數相贈,皇甫嵩欣喜便同意將十萬俘虜交於徐瑞,隻不過劉辟、龔都二人,乃是首惡,必須梟首示眾,徐瑞同意。隨後皇甫嵩,請教周邊諸縣黃巾餘孽,於光和二年一月班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