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張角身死(1 / 3)

第三十二章、張角身死

且說第二日,徐瑞剛醒,早有士兵來報說:盧中郎請將軍一同前往廣宗城下。徐瑞起而率領將士前往,見盧植已率親兵等數千人,列隊於城下,見徐瑞來大喜。徐瑞於盧植並轡而行至城下,徐瑞當先喊道:“漢征西將軍、遼陽候、幽州刺史、徐瑞,請張角出來敘話。”一長串的頭銜聽得黃巾賊人頭暈,不過一聽都是大官職,趕忙去稟報,卻說這張角正在府中議事,聞小兵來報,思量片刻,便要去見,張梁阻止:“大哥不可,怕又是盧植的詭計啊,大哥的安全要緊。”張角笑道:“二弟不必緊張,這幽州刺史來到廣宗之事,我亦知之,當不是盧植詭計。而且這徐瑞也是出身布衣,短短數年,聲名鵲起,我也是神交已久,也想看看這大漢少年英雄的風采,以觀大漢之氣運。而且冥冥之中,我有一種感覺,這徐瑞不是我的敵人……”

大約一刻,西門城樓上,有一身著金甲的白發清瘦老頭,額頭微起,眼睛深陷,麵色發黑卻有些泛紅,須發皆白,周圍黃巾將士皆是眼中慢慢的尊敬。徐瑞知道這便是張角。

“素聞幽州刺史徐瑞徐子榮,少年英雄,今日一見,卻是不凡。”張角說道。

“張角,我知道你的理想,更知道你的所作所為,但是我不得不說,你不可能成功,這廣宗城便是你的埋骨之地,你投降吧,為了廣宗五十萬無辜的苦難百姓,放棄吧”徐瑞歎息一聲說道。

這種勸降方法有點……在黃巾軍士人為應該是大義凜然的罵喊:叛國之賊,還不獻城投降?城破之日,雞犬不留。而黃巾軍叫罵是都會說:大漢氣數已盡,何不順應天時,開門投降,成就大業?城破之時,身死族滅。此時聞得徐瑞此言,北軍將士覺得奇怪,黃巾將士覺得親切。

“笑話,我廣宗城,城高堅固,兵多將廣,眾人奇人,將士用命,糧草充足。反觀你漢軍,寡不敵眾不說,糧草已盡,又有閹人掣肘,恐怕不虛月餘,諸將戴罪進京,臨陣換帥,兵甲大忌,何以大言不慚?企圖亂我軍心否?我張角愚昧,確看不出你有何等勝算?”張角說完而笑,臉更紅了。

這一翻話,黃巾將士皆喜,北軍將士皆憂。

“張角,你的大道此時行不通。太平教,以世人平等。你教唆窮苦百姓起義造反,是為了讓活不下去的人,有衣有食。而今呢?總兵燒殺搶掠,奸害婦女,無惡不作,與土匪何異?但凡淪陷的郡縣,反而更慘,還有民心可言嗎?遠離了你的初衷,你就沒想過為什麼嗎?而且你的路也走錯了,你對形勢的把握也錯了。觀此當今漢室,何來氣數已經之說法,你看著城外經兵猛將如此雄壯,有如此之強軍,正是大漢之天威也,因此你必敗。”張角語塞,是啊,為什麼啊,起初都是好好的,後來實力壯大,攻城掠地,而後呢?軍官開始搶錢,搶女人。張梁、張寶更是豪宅大院,妻妾無數,美日酒醉金迷,與當初殺的那些豪強地主有何區別?為什麼變了?這樣的軍隊,又如何打勝仗?又如何保存民心?民心不歸,何以取江山?難道漢室真的氣數未盡?

“敢問徐將軍,可敢入城一敘?”張角在城上邀請。

“有何不敢?我這就來。”徐瑞在馬上張狂一笑。

“子榮,張角乃是黃賊亂賊,這廣宗城乃是賊穴。你甚為征西將軍、幽州刺史,進城如何使得。倘若有失,必然大亂軍心也。”盧植在一旁勸諫,表示不同意,深深的擔憂。在盧植看來,賊人的話,可以相信嗎?而且徐瑞的官階太高,萬一出了事,隻怕自己承擔不了後果,而且更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與賊人有什麼好商議的?

“盧中郎,不要擔心。張角又能耐創立太平教,教眾百萬,能得那麼多人的忠心追隨,說明此人還是有些能耐的,不至於幹一些下三濫的事情。若真是如此,那黃巾賊人,就是被天下人恥笑和唾棄了,但凡為梟雄者,還是有些格局觀的。此次入城,一來可以探察張角的虛實,二來若是能動搖張角的心誌與毅力,日後破城也會容易的多。況且小小的廣宗城,依照我的武藝,怕是也攔不住我,我的安全,盧中郎放心便是,我去了。”徐瑞辭別盧植,在數萬人的注視中,催馬前行來到廣宗城下門口。這種氣魄,引來無數官軍的佩服,這麼大的官,竟然有膽量隻身勇闖賊巢,完全將個人之生死置之度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實,在徐瑞看來,有老虎又怎樣?張角此虎,不傷中正耿直之人。

盧植在身後高喊:“黃巾賊人聽著,徐將軍若有絲毫閃失,城破之日,雞犬不留!”身後官軍,齊聲怒吼。而徐瑞帶來的幽州軍,更是引以為自豪,這就是自己的主公,多麼讓人仰慕。張角在城上注視這緩緩而來的徐瑞,心中無比佩服,此子絕非一般人,若是早有此人相助,隻怕早已事成一半夜,可惜自己為何就沒有幾個像樣的人才呢,聽聞徐瑞也是出身布衣,備受爭議和排擠,好像還是個官迷,為此花了不少的錢財,張角捋須思想者,直到徐瑞來到城門口,揮手吩咐,頓時廣宗城的大門打開,如同一隻張開血盆巨口的猛獸,瞬間將徐瑞吞噬了進去。張角下城,騎馬來迎。遙望徐瑞,臉色平常,俊秀白皙的麵容之上,帶帶淡淡的笑容,在門口數千刀兵的包圍之中,顯得從容不破。張角頓時心裏很是難受,徐瑞越是鎮靜,張角越是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