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遇華佗去潁川(2 / 3)

徐瑞又謙問道:“先生知徐瑞,瑞卻不知先生也。”

“山野鄙夫耳,何以敢勞煩遼陽候。”老者又笑。

“先生方才所歌,可是大賢屈子的離騷?”徐瑞又問。

“遼陽候知我所歌,然老夫卻不知遼陽候所歌也,哈哈”徐瑞也笑,少傾二人席地而坐。

徐瑞拱手道:“今宦官幹甚,朝綱回饋,但凡有誌有望之士,皆以輕君側以為安天下的首。瑞竊以為繆也,天下萬民乃是國之本啊,今本之將不存,何以安?更何況這君側根本清不了,如同這草木,根已腐爛,何以澆灌?”

老者以手捋短須:“遼陽候倒是看得透徹,不知將欲奈何?”

徐瑞拱手正色:“瑞願將這腐爛的漢室,連根拔起,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皆豐衣足食,子女幼而有所學所教,父母老有所養所醫,不分士農工商,皆平等,不舉孝廉,無論出身,惟德才是用,有才無德,慎用;有德無才,小用;德才兼備者,重用;無才無德者,即使是皇帝,也必須退位!而且天子犯法於庶民同罪。”

老者聽完,向徐瑞拜謝:“遼陽候果真心係天下百姓耳。”

徐瑞長揖而問:“不知先生,可願幫我?”

老者辭曰:“遼陽候尋錯人也,老夫隻是一介江湖遊醫,來此山中,隻為采藥而已,卻不想巧遇遼陽候”

江湖遊醫?是他。徐瑞緊張的問道:“敢問先生名諱?”

老者戴上鬥笠,拱手道:“老夫沛國譙縣人,姓華名佗,字元華。”本以為徐瑞聽完,就失望而走了,於是自己可以繼續采藥了。誰知徐瑞聽聞之後,卻是更喜,喜到前行而雙膝跪下,這可是大禮,當今天下,能當徐瑞如此大禮的,除了親生父母,也就隻有漢靈帝一人了。如今華佗見到徐瑞改長揖為雙膝跪拜,大驚:“遼陽候使不得,怎受得如此大禮!”華佗不敢正麵而受,正要側身閃到一邊,此時卻被徐瑞快手抓住雙腿而泣曰:“徐瑞崇敬先生,當如瑞親生父母。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患者之父母也,而先生之醫術,當為天下至尊,乞願先生之恩德布於天下。”

華佗好不感動:“醫者行醫救人,天職也,元華自當此生永不懈怠,行醫救人,以報遼陽候知遇之情。”

徐瑞又說道:“先生錯也,以先生一人之力,縱一生不停歇,可救千人萬人,可救得了,天下億計百姓?先生他日故去,何以為繼?”

“遼陽候所說,是也。老夫自當收徒,徒子徒孫,永遠流傳。”華佗到沒有想那麼遠。

“先生又錯也!先生遊醫,可收幾人?亦是杯水車薪。瑞以為,當仿康成公,開著醫館學堂,著書立說,恩澤萬世。廣收門徒,他日門徒萬計,十萬計,於大漢各郡縣開醫館,盡傳先生之醫術醫德,百姓永世之福也,是以徐瑞跪求先生。”徐瑞激動道。

“遼陽候之德之智,華佗佩服,若非棒喝,今生悔也,願如遼陽候所言!”華佗扶起徐瑞而拜。

“華先生,我當初就打算開設醫館學堂,盡遇到先生,當請先生主醫館司,正五品,如何?”徐瑞喜道。

“遼陽候不妥,華佗非為官職也”華佗似有不喜。

“華先生錯也,封官一則彰顯百業平等,告訴天下之人,醫者也可以光耀門楣。二來,將來各地名醫齊聚,共同編纂醫術,也需要個官府支持不是?”徐瑞狡黠道。華佗恍然開悟。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國譙縣人,著名的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發明麻沸散,五禽戲,層為關公刮骨療毒,因要開顱醫治曹操的頭疼病,沒殺監獄之中,所著《青囊經》悉數交於獄卒,獄卒妻曰:“習得醫術,亦如華神醫被人枉殺,此害人書也”於是焚毀,實在是世界醫學的巨大損失,倘若華佗醫學傳世,張仲景何以稱“醫聖”也?

華佗聽聞徐瑞本次正是親訪賢達,便拒絕了一路護送的請求而說到:老夫經常入深山采草,蛇蠍毒蟲,餓狼猛虎,所見得多也,亦未曾奈何的我。徐瑞轉而一想是也,沒想到華佗還是不世高手,觀五禽戲也知也。於華佗分手之後,徐瑞改道北行,出揚州,直奔豫州潁川郡。

潁川郡治陽翟領17縣:陽翟、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

潁川在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於此,夏禹建都於此,因此成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曆史上潁川人才輩出,數不勝數。荀氏八龍: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爽、荀肅、荀旉。稍年輕的荀彧、荀攸、荀堪。司馬徽、郭嘉、戲誌才,徐庶、鍾會、鍾繇、郭圖、陳群。為何如此多的人才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1、戰國時韓國故地,有********,高仕官,好文法,對政治有濃厚興趣。

2、東漢初年,汝南原有的西楚士風轉變,放縱不羈、敢於犯上,政治色彩越來越濃;

3、潁川名士互為交結,相與婚姻,特為緊密;

4、順帝開始,宦官獲權,皇權政治無法正常運轉,政治形勢讓士人不再專心學術,轉而投身政治;

5、順帝以後,士人群體奔走呼號,“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簸公卿,裁量執政”,力圖挽狂瀾於既倒;

6、地方名士壟斷州牧郡守僚佐之職,操控地方政治,中央對地方的控製能力大大削弱;

7、對於缺乏儒雅之風、熱衷於政治的汝穎名士們簡直是天賜良機——在這種條件下,汝穎地區的特殊優勢由隱而顯,汝穎名士遂乘時而起,雄居士林之首。

汝陰縣城南小山樹林,據路人說道:約莫四五裏,有一小山,山下有一莊院即是。雪瑞騎馬輕來,清榮峻茂,清幽福地。遠遠傳來縷縷琴聲,悠悠揚揚,一種情韻卻令人回腸蕩氣。雖琴聲如訴,所有最靜好的時光,最燦爛的風霜,而或最初的模樣,都緩緩流淌起來。清澈明淨的琴聲潺潺流動。如同來自深穀幽山。靜靜地淌著,淌過人生的皺折,淌過歲月的顛沛,淌過老藝人洞悉塵世的盲眼,靜靜地淌著。徐瑞驅馬前行,閉眼順著馬兒的起伏享受著,待醒來時,眼前正是一座莊院。正是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沒有高大的圍牆,沒有燙金的匾額,沒有黃銅的獸麵門環,低矮的圍牆刷得雪白,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麵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字體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凝重。琴聲再次響起,亦揚亦挫,深沉,婉轉而不失激昂……徐瑞在門口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