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蔡邕與蔡文姬(3 / 3)

卻說這一日,徐瑞又跑去蔡家了。門口小廝一看刺史大人來了,趕忙請入。

“昭姬妹妹”徐瑞直接走進蔡琰的小院。

“子榮哥哥,你來了。”蔡琰喜道。

“昭姬妹妹,我好想你啊。妹妹可想我?”徐瑞把泡女孩子的手段悉數用上,放風箏啊,釣魚啊,捉蝴蝶……如此等等。蔡琰從未體驗過,是以很喜歡跟徐瑞在一起,見證許多的新奇事,聽徐瑞講述許多新奇的故事,都聽得上癮,是以昨日徐瑞回去,心裏很不舍,今日見徐瑞前來,立刻轉悠為喜。

“想不想嘛?妹妹快說嘛,這裏就你我二人”徐瑞忽悠到,兩人正是熱戀期。蔡琰臉紅,拗不過徐瑞,於是玉口輕開,小聲說道:“想。”徐瑞一喜,一把將蔡琰抱在懷裏,“昭姬,我徐瑞定讓你一輩子幸福,不受一點淒苦,請你相信我,我喜歡你,我要娶你。”此刻看不到蔡琰的臉,感受蔡琰的心跳,徐瑞想起蔡琰淒慘的人生,就覺得心痛,發誓保護好中國曆史上的大才女。而蔡琰此刻哭了,自己爹爹受人排擠,流放淒苦,自己跟著漂泊,如今安定了,父親身居高職,得以重用,每天都樂嗬嗬的,給這一切的正是子榮哥哥,人好看、有才學、通音律、封疆大吏、手握兵權、年紀陽光、知道許多新奇事。曾經在洛陽為了救治卞玉不惜抗旨,雖然有點醋意,但是如此男人,可托付終身,更為重要的人,徐瑞喜歡自己,於是感動幸福的哭了。徐瑞聞得哭聲,轉而擦拭昭姬的臉龐,“昭姬妹妹,我今日就是打算,求蔡老爺子賜婚,昭姬妹妹別哭”徐瑞趕忙安慰道。

“光天化日之下,成何體統!你們倆跟我進屋來!”不知何時蔡邕突然走了過來。隨後跟著蔡邕進屋。兩人分開而站,蔡邕見如今生米差不多都煮成了熟飯,也是沒有辦法了,自己當初也說了許配蔡琰,於是說道:“子榮,你已有明媒正娶的妻子,我蔡邕老來得女,甚為疼愛,豈能入你徐家做個小妾?”

“嶽父大人,我對昭姬妹妹真情實意,天可憐見。願請人說媒,下六禮,八抬大轎,跨馬來娶。如我徐家於妻同。”徐瑞跪曰。

“如此也罷,昭姬,你意如何?”蔡邕捋須問蔡琰。

“昭姬全憑爹爹做主”蔡琰臉紅,頭更低。古代求親呀,女的願意,就是如此說,不願意嘛就說:女兒年幼,還願在爹娘身邊,再盡孝幾年。

“如此,子榮,派人來提親吧,一般人可不夠看。一般聘禮我看不上!”蔡邕哼道。

“嶽父大人大人放心,沮授沮公與可夠?要是不夠,我就書信請康成公過來。”徐瑞喜道。

“就公與吧,康成公我蔡邕,可沒有那個臉,再說康成公身在遼州,年紀也大了,路途遙遠,怎麼勞煩,不過聘禮嗎?錢財物什,我不喜歡,你可要令我滿意啊”蔡邕說道。

“嶽丈大人,我今日來,就是送聘禮來的,不知此物如何?”徐瑞喜而將一本書,遞到蔡邕的手裏,徐瑞知道蔡邕喜歡收藏書籍,即使這次前來,書籍十輛馬車。蔡邕奇怪,接過書籍,以為是什麼孤本典籍,結果打開一看,竟是老子的《道德經》,不過字體很小,翻來十來頁,便已記載完,再後翻是《孟子》,再翻是《論語》。蔡邕的手,開始發抖,越翻越抖,愛不釋手。

“嶽父大人,可滿意否?”徐瑞笑曰。

“子榮,此物何來?”蔡邕起身,抓住徐瑞的手,就連蔡琰也是奇怪,爹爹收藏的書,多了去了。

“當日嶽父大人,剛來幽州,請我出府相迎。我說正在搗鼓物什,便是於此,如今完成了。”徐瑞說道。

“天下讀書人的福啊,更是天下寒門士子的福啊,子榮此舉流芳萬世,堪比康成公,請受蔡邕一拜”蔡邕拱手長揖。“爹爹,這書給我看看。”蔡琰接過一看,也是驚喜而樂,“子榮哥哥此法,爹爹可收藏更多書了。子榮哥哥,這是怎麼回事?”

“我令人在泥製作印章模型,刻上字,燒製,然後根據書籍的內容,以此挑字排列,塗上墨汁,把紙貼上,用木板一壓,即可。名曰:印刷術。待我作坊開始印刷,如此書者,百人工匠,一天可得萬冊,天下書籍都可逐一印刷。”徐瑞解釋道。

“子榮哥哥,好聰明好厲害,爹爹快把家裏的書籍,都拿去印刷”蔡琰喜道。

“嶽父大人,以此術印刷天下書籍,送與嶽父大人,此聘禮可入眼?”徐瑞笑……

且說第二日,沮授攜重禮前來,又為徐瑞登門提親,都快成徐瑞的專職媒婆了,估計以後還有。約定日期,徐瑞擺宴,八抬大轎,騎著高頭大馬前來迎娶,此時順便連同卞玉一起娶了,綠珠激動的哭了,卞玉也哭了。幽州各刺史府官吏,各郡官吏,都來道賀送禮,幽州的世族大家,皆都是重禮,一出手:黃金千兩,錢草萬石計,還有各種玉器稀有物什,還有送美女奴婢百人的,徐瑞看著禮單激動的嗨,心想:最初以為當強盜賺錢快,但畢竟是搶路人的。後來北征異族,以為這個賺錢快,但是畢竟是要死人的,糧草軍餉戰後撫恤等等,如今發現啊,最賺的原來是當官,當大官,貪官,大大的貪官,一本萬利啊。在這世家之中,右北平易家,徐瑞多看了兩眼,幽州大糧商。

大婚的時候,遼州組團來了,文以田豐為首,武將以張飛為首,順便張飛回趟涿郡。田豐具言康成公身體欠佳,不方便來,聞得徐瑞喜歡書法字畫,特書墨寶,著田豐送來,又請好友作畫一副,前往送來。徐瑞看著鄭玄的字,真是舒暢啊,堪比蔡邕的飛白體,鍾繇的書法。待打開畫,仔細欣賞一翻,隻是看到落款時,急問田豐:作畫此人何處?田豐說:一起來的。徐瑞趕忙請,問曰可願任職幽州,回曰願。徐瑞大喜,聘之典學從事,原來此人真是注解《孟子》的漢代文學家畫家趙岐,徐瑞洛陽宅裏正掛著一幅徐瑞的畫,說及當日之事,皆因康成公之故,原來趙岐與鄭玄一同因黨錮之禍禁錮,後來鄭玄出來之後,漢靈帝覺得既然開了口子,便逐一都放了,然隻有鄭玄一人得以加封,位及三公。這趙岐禁錮期間,與鄭玄交好,是以出來後亦去遼州尋找鄭玄,才有了如今之事。徐瑞感歎曰:漫江撒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事事皆有緣,果果皆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