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1 / 2)

時光匆匆三年,這一日,正在葉行遠在湖邊思考的時候,忽然看到不遠處幾個黑影,似乎是起了爭執。

葉行遠有明察秋毫的神通,目力極好,遠遠望見正是阿大與幾個越國年輕人爭鬥。那幾個越國人對他推推搡搡,阿大奮力反抗,但為了不影響到葉行遠,一直都沒有出聲叫喊,眼看就被打翻在地。

葉行遠麵色一沉,急奔到他們麵前,護住了阿大,厲聲喝道:“爾等年輕人,不知尊老之道,竟然毆打老人,成何體統?”

阿大當初在鍾府就已經年紀不小,後來迭經變故,更早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他滾倒在地,隻護著身下一隻魚簍。

那幾個越國年輕人罵罵咧咧道:“區區一個吳國蠻子人質,竟然敢與我們這般說話?你這個賤仆,偷偷到湖中捕魚,壞了我們的生計,怎麼就打不得了!”

阿大涕泣道:“公子,我看你這幾年粗茶淡飯,越發瘦了下去,所以下湖撈了幾條魚。這本是無主之湖,誰又說不能捕魚了?”

年輕人喝道:“囉嗦,我說這魚是我們家的,便是我們家的!不是咱們越國人的,難道還是你們吳國人的不成?”

他搖晃著醋缽打的拳頭,威脅道:“今天若不好好教訓你們,你們不知道爺爺的厲害。”

葉行遠麵色越發沉了下去,眼看阿大臉上滿是血痕,顯然那幾個越國人下手極重,痛心道:“是我連累了你!這世上爭鬥不絕,便是我想按照這秩序平平靜靜做人,又安能如願?今日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再忍下去了。”

他長笑一聲,心中豁然開朗,恰逢此時湖上雲開霧散,一片陽光照下,湖麵波光粼粼,令人心懷大暢。

這幾年來,他一直潛心思索鍾奇的行動,心中已經略有了眉目。鍾奇此人,受《周禮》影響極深。一舉一動,都萬分的符合規矩,也正是因為這種規矩,形成了他的“節”。

所以他當初即使在朝堂上被逼到了絕境,也絕不會采取葉行遠的弑君之舉。所以他被迫在越國牧羊,也甘之如飴。

這與聖人此時在周王室所推行的大道無形中暗合,故而聖人當初最看重鍾奇這個弟子,覺得雖然不曾言傳身教,卻有神交之妙。

這二十年間,師生不曾見麵,但在聖人的語錄中,卻屢屢提到鍾奇。更把鍾奇當作自己的得意弟子來看待,還以他的行為來教導一眾弟子。

以規矩禮法,來匡正世間的醜惡,就是此時聖人“克己複禮”之道。

隻可惜,這條路即使是無所不能的聖人都走不通。他花了二十年,扶植周王室,震懾四方。但僅僅是因為換了個天子,便將他一腳踢開,亂世恢複到了原來的模樣。

後來聖人周遊列國,再悟大道,才改了原本的初心。以天機與天命相輔相成,達成了讀書人與天子的平衡,締造了未來的三千年盛世。

葉行遠不是鍾奇,他無法堅持“克己複禮”,盡管這三年間他精心參悟,他終究還是以前那個葉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