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在不同的階段裏,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每一個時期的成長都會為下一個階段的到來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要想讓寶寶的左右腦都能得到開發,最重要的不在於向寶寶灌輸多少知識,而是親子之間的遊戲。在遊戲當中,寶寶不僅能夠表現自我,而且通過遊戲能夠得到對世界、人生最直觀的體驗。愛玩是寶寶的天性,而寶寶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寶寶的動手能力,同時還啟發了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同樣也培養了寶寶在遊戲當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寶寶的主動性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遊戲當中,我們能夠了解和觀察到孩子的各個方麵:比如身體的協調程度、人際關係的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邏輯能力等。在遊戲當中,寶寶能夠表達他們的行為世界和精神世界。寶寶在玩遊戲時最為關鍵的就是遊戲的內容要簡單而富有情趣,因為在遊戲當中寶寶會對大人的一些動作、語言、表情等進行模仿,這些都能夠給寶寶留下豐富的印象,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寶寶獨特的性格和愛好。0~6歲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是大腦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強的一個階段,所以這一階段的發展對寶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開始為寶寶以後的德、智和行為習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麼就全腦開發來說,有一個什麼樣的標準呢?
如今,父母對於寶寶的早期教育越來越重視,從寶寶出生後就會對寶寶的各項技能開始進行訓練和培養。爸爸媽媽對寶寶進行說教是最沒有用處的,對於寶寶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在玩的過程中進行學習,也就是“寓教於樂”。寶寶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各種潛能會得到開發,進一步促進了寶寶的感知、動作、語言、認知以及交際能力等各個方麵的不斷發展。
發展寶寶的認知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畢竟寶寶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通過和寶寶進行各種不同的親子遊戲能夠有效地促進寶寶認知的發展。讓寶寶在玩玩具、做遊戲的過程中發展各項能力,從寶寶認識身體的第一個部位、第一種食物和第一個日用品開始一直到最後認識多種食物、多種日用品,遊戲對於寶寶成長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從易到難,從少到多,這無一不是寶寶認知能力發展的體現。
那麼如何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實施正確的教育呢?這就要從遊戲的內容當中尋找答案。
寶寶的身體運動和寶寶與人溝通交往中的語言表達,這些對於每個年齡段的寶寶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為寶寶量身打造了眾多遊戲,包括角色遊戲、表演遊戲、肢體運動方麵的遊戲、智力遊戲、音樂遊戲等,通過這些遊戲能夠有效地鍛煉寶寶的身體運動、語言表達、數學邏輯、人際交往以及觀察能力等眾多方麵的能力。遊戲內容通俗易懂,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在內容當中並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趣味十足,這讓寶寶能在快樂遊戲中得到全方位的發展。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關乎著寶寶的未來,所以在平常生活當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要為寶寶起到正確的示範作用。
從現在開始,父母每天都抽出幾分鍾的時間,和寶寶一起來玩這些遊戲吧!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不僅能讓寶寶的身心得到發展,同時也能發展寶寶的智能,並且在無形中發展了寶寶的性格。我們希望這些遊戲能夠對所有的爸爸媽媽有所啟迪,幫助寶寶快樂、幸福的成長。
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郝言言、蘇文濤、薛英祥、薛翠萍、唐傳漢、唐文俊、王春曉、史霞、馬牧晨、張寧寧、邵瑩、石柳、李青、趙豔、唐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