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想聽真話了!”
侍衛問乾隆:“萬歲爺,奴才要是說了真話,惹您老人家不高興了,怎麼辦?”
乾隆隨口說道:“朕赦你無罪!好了,別囉嗦了,快說吧。”乾隆有些不耐煩了。
侍衛有了乾隆赦免的話心裏有了底,才慢條斯理地對乾隆說道:“萬歲爺剛才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這裏的風景好,氣候也好。不過,您是把這裏的景致、氣候和宮裏的作比較。”
侍衛說到這裏,把話頓了頓,瞅著乾隆的眼色。乾隆的臉色,似乎決定著他往下的話,到底該不該說下去。
乾隆見他不說了,問他:“怎麼不說了?說呀,繼續說下去。”
侍衛見乾隆這會兒興致挺高,樂意聽自己說,就繼續說到:“如果以外邊的情況和宮裏比較,那就不好說了。”
侍衛說到這裏,話又停了,一雙眼睛在乾隆的臉上一瞥,他為什麼用這樣的眼光看皇帝?皇帝,真龍天子,別說是身邊的侍衛,即便是眼前最親近的大臣,也是不敢輕易抬眼看皇上的,這是規矩。所以,侍衛用一瞥來看乾隆,也就屬於再正常不過了。
乾隆見侍衛又不說話了,似乎有些急了,問他:“你怎麼又不說了?我不是已經告訴過你了,今天不管你與朕說什麼,朕都赦你無罪!”
侍衛這才又說到:“萬歲爺有所不知,承德是個非常小的地方,不但地方小,這裏的房子也都低矮,普通百姓大都蝸居在這樣的小屋子裏。而且這裏的家家戶戶灶台相連,爐火烤,太陽曬,溫度超過京城十倍,所以這裏的老百姓說:‘皇帝之莊真避暑,百姓仍然在熱河。’”
侍衛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長出了一口氣。乾隆聽了侍衛的話,什麼也沒有說。
◎故事感悟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享清福,當地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中。侍衛在為自己贏得了“免死令”後勇敢地說了出來,他的勇氣和智慧值得佩服。其實他本可以隨意附和乾隆帝,但是他還是為國為民說出了百姓的生活慘狀,乾隆盡管沒說話,但心裏肯定是若有所思。
◎史海擷英
承德避暑山莊的修建
承德避暑山莊又被稱為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中國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同時也是清朝帝王為實現安撫、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宮。
避暑山莊修建後,清帝每年都要到這裏處理軍政要事,接見外國使節和邊疆少數民族的政教首領。這裏的重要遺跡和重要文物等,也成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最後形成的曆史見證。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蒙古地方的管理,鞏固北部的邊防,在距北京350多公裏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蘭圍場。每年的秋季,皇帝都要帶著王公大臣、八旗軍隊乃至後宮妃嬪、皇族子孫等數萬人,前往木蘭圍場行圍狩獵,以達到訓練軍隊、固邊守防之目的。為了解決皇帝沿途的吃、住問題,在北京至木蘭圍場之間相繼修建了21座行宮。熱河行宮——避暑山莊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莊及周圍的寺廟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後一項工程才竣工,經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曆時89年。
◎文苑拾萃
避暑山莊七十二景
清康熙朝定名的三十六景是:煙波致爽、芝徑雲堤、無暑清涼、延薰山館、水芳岩秀、萬壑鬆風、鬆鶴清樾、雲山勝地、四麵雲山、北枕雙峰、西嶺晨霞、錘峰落照、南山積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風泉清聽、濠濮間想、天宇鹹暢、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楓綠嶼、鶯囀喬木、香遠益清、金蓮映日、遠近泉聲、雲帆月舫、芳渚臨流、雲容水態、澄泉繞石、澄波疊翠、石磯觀魚、鏡水雲岑、雙湖夾鏡、長虹飲練、甫田叢樾、水流雲在。
清乾隆朝定名的三十六景是:麗正門、勤政殿、鬆鶴齋、如意湖、青雀舫、綺望樓、馴鹿坡、水心榭、頤誌堂、暢遠台、靜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觀蓮所、清暉亭、般若相、滄浪嶼、一片雲、萍香泮、萬樹園、試馬埭、嘉樹軒、樂成閣、宿雲簷、澄觀齋、翠雲岩、罨畫窗、淩太虛、千尺雪、寧靜齋、玉琴軒、臨芳墅、知魚礬、湧翠岩、素尚齋、永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