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看熱鬧的大臣,在由衷讚歎之餘,都為王僧虔暗暗捏一把汗。難道他不知道對手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嗎?贏了皇帝,這還了得!這王僧虔也太不明事理了!字寫完後,蕭道成問王僧虔:“你看我們誰是第一名?”王僧虔仔細看了齊高帝的字,回答說:“臣第一,陛下也是第一。”蕭道成笑了,說:“兩個人都得第一,世間哪有這種道理?我倒想聽聽你的解釋。”王僧虔從容回答說:“世間本來就沒有天子屈尊與臣子比賽的啊!臣說陛下第一,是針對其他帝王而言的;說小臣第一,是針對曆朝大臣而言的。”
蕭道成聽後,哈哈大笑,說:“你真會說話:若是我處在你的地位,就這樣說:‘臣正楷第一,草書第二;陛下草書第三,而正楷第二;陛下沒有第一,臣沒有第三。”
王僧虔回答道:“陛下雖善於詞令,但還不明白這樣的道理:天下的真理,就是聖人孔老夫子也是改變不了的啊!”
◎故事感悟
伊朗詩人薩迪的《薔薇園》裏有一句:息事寧人的謊言,勝過搬弄是非的真話。說真話確實不易,有時真話於人於己都會產生傷害,這時善意的謊言就會被原諒。故事中王僧虔說話的藝術比“善意的謊言”更高一籌,在承認自己的同時還沒有得罪皇帝。在一些特殊場合,為人處世需要這種語言技巧,王僧虔的故事值得我們去借鑒。
◎史海擷英
王氏家族的書法
兩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中擅長書法的人很多,其中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縣)的王氏家族更是家學醇厚,造就出了一代又一代書法名家。先是王羲之和他的父子妻媳、叔伯兄弟,以書法藝術在兩晉享有盛名,形成了聲勢浩大的“王家軍”,雄視當時的書法聖壇。此後,王氏家族人才輩出,源源不斷。如果說王羲之和王獻之是兩晉時期“王家軍”的傑出代表,那麼,王僧虔就是南朝“王家軍”中有代表性的後起之秀。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孫,他的父親王縣首也是劉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受家學的影響,王僧虔從小就對書法有濃厚的興趣,後來經過苦學勤練,經年累月,少年時代的王僧虔就以一手漂亮的隸體字征服了周圍許多人。
據說,有一次,宋文帝劉義隆目睹了王僧虔在白扇上題字的情景後,由衷地讚歎說:“王僧虔的字不僅在形象上比王獻之的漂亮,在氣勢、骨力上也要高出一籌。”從此,王僧虔更是聲名大振。
青壯年時期,王僧虔更是名聞遠近,深受愛好書法的宋孝武帝劉駿和齊高帝蕭道成的賞識和器重。
◎文苑拾萃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
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變成為楷書,使得楷書成為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
楷書又被稱為正書、真書,由鍾繇所創。也是在三國時期,楷書進入了刻石的曆史。三國(魏)時期的《薦季直表》、《宣示表》等,都成了雄視百代的珍品。
晉時,人們在生活處事上都倡導“雅量”、“品目”,在藝術上則追求中和居淡之美,所以書法大家輩出,簡牘為多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妍放疏妙的藝術品味,迎合了士大夫們的要求,人們愈發認識到,書寫文字還有一種審美價值。而最能代表魏晉精神,在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當屬王羲之,人稱“書聖”。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其子王獻之的《洛神賦》字法端勁,所創“破體”與“一筆書”為書法史一大貢獻。再加上陸機、衛瑾、索靖、王導、謝安、鑒亮等書法世家的烘托,南派的書法相當繁榮。南朝宋之羊欣、齊之王僧虔、梁之蕭子雲、陳之智永皆步其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