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18)(2 / 2)

是以當第二波探子看到了廣銳禁軍的旗號時,拓跋幹支一聲令下,諸部一哄而散,隻有那些不願舍棄牛羊的人猶豫著留了下來。拓跋幹支雖暴躁,但這種情況他見多了,這麽多牛羊宋庭即使俘獲,他們隻需在其回去的路上設伏,牧群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手裏。宋朝人其實也很貪,一旦看到這麽多牛羊便舍不得扔掉,牧群便會成其累贅,是以拓跋幹支率領本部四千餘眾策馬遠遁。但他們剛向西進發探子來報,西麵有騎兵靠近,瞧其裝束竟是玄天派的。拓跋幹支頓時一驚,這是其意料之外的。他在玄天派安插了奸細,怎會不見來訊?如今的玄天派舉步維艱,不管是吐蕃部還是羌族人皆視其為眼中釘,其固守有餘,如此大量的主動出擊在蘭州從未有過。玄天派的存在意味著宋朝人的文明衍生於此,很多牧群人都被其吸引過去定居,直接導致吐蕃諸部一旦受到不平便會投效玄天派。

如此局勢前後夾擊上龍族必敗無疑。玄天派可能不放在眼裏,但曹瑋的名頭太響亮,拓跋幹支雖非膽小之輩卻也不願丟了性命。是以下令快速向山蠻上入林,他目的很簡單,打定主意來個遁行,讓兩方尋不到他的蹤跡,偽裝也是他們拿手本領。但探子再度傳回來的訊息讓拓跋幹支心神一寒,渭州軍並未截擊牧群而是直奔興隆山,顯然是衝著他拓跋幹支來的。宋朝人從不輕易打殲滅戰,總習慣截殺部落首領。拓跋幹支已知不好,他無法同時應對前後之敵,故而拓跋幹支一聲令下,部族向西撤走,打算迂回至隴中再做打算。拓跋幹支如此打算自然瞞不過手下幾個小千戶,他們卻不願意再回隴中,曹瑋之名連已故李繼遷都望風而逃,更何況缺少軍備的他們。這隊伍看似數千之眾,但隻有近三千餘眾有兵器,有些是搶來的,有些是買來的,但相較於全身皆甲的宋朝人,廣銳禁軍一個營便可肆意屠殺他們,即使不要命的圍攻那也是巨大的慘勝,更何況後麵還有廂軍清邊軍的協助。迂回隴中相當於放棄了牧群,而沒有牧群便無法生存下去。他們從熙州轉入隴中本就冒險之舉,賭玄天派不會主動出擊,賭曹瑋不會越境來攻,此時此刻瞧來他們想的太簡單了,卻也是沒得辦法的辦法。上龍族之名還是拓跋幹支自己定義的,畢竟他們隻是一群聚合之眾。拓跋幹支心一橫,所性調轉馬頭搶先攻向玄天派,玄天派據山而守,很少會全體出動,故而群戰之勢必定不強。

相對於玄天派,吐蕃人除了對宋朝的認知便隻有宋庭邊境的軍事長官,除了這片他們生長的土地,江湖事於他們便似隔絕無知,畢竟他們連個正常的建製都沒有。而玄天派不同於一般部落,那是朝廷和武林盟傾力打造的軍事堡壘,為得便是在河西走廊插上一顆釘子。故而玄天派不僅據山要險,且門內高手眾多。拓跋幹支麵對玄天派的主動出擊還是多了一分謹慎,派出千戶率眾試試深淺。千戶為了避免拓跋幹支眼見情勢不定拋棄他們,故意讓拓跋幹支親侄子隨行,如今拓跋幹支的威信在部落中已寥寥無剩,若在再失信於部落,上龍族很可能樹倒猢猻散,拓跋幹支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

是以當上龍族人馬出現在玄天派斥候視線之內時,玄天派立刻停止挺進。張少英與柳燕雙騎並馳,他們完全清楚對方的人力以及權力結構,或者說鼓動上龍族竄入熙州便是故意而為之,表麵上的這一切皆在預料之中,執棋者仍在背後。此刻的平緩之地正適合騎戰,但見平坦的黃土遠方,兩團金燦燦的耀眼神光鋪灑開來,拓跋幹支部瞧得真切不由停下馬群,因為派出去的探子並未回來,故而前麵一定有敵人,偏偏出現在眼前的是兩團光。終於拓跋部看清了那是兩個身著金甲的人,連馬匹都披上了金甲護身。在西北這貧耕之地吐蕃人能到一柄兵器已是極難,這等人馬全身皆金甲的神人便似神明降世,刹那間拓跋部人心浮動,戰馬嘶揚,軍心已亂。即使如此,千戶依舊下令全線衝擊,因為這般回去他還是得死。終於當兩個金甲人愈來愈近的情況下,張少英與柳燕抬臂全力甩出手中的鐵製長槍,四十餘丈的距離,前麵兩槍透過千戶身前的護衛,另有兩槍拋入天際從天而降一槍貫腦,千戶當場斃命。雜亂的馬群中如此遠的距離,戰馬奔行之際刺中千戶已非人力所及,所成也不過是千戶身前隱藏的吐蕃間諜投擲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