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班後,玄天派各指揮,都指揮,副職都被叫去小祁樓。重建兩營軍備人馬玄天派有這個實力,也是最後的實力, 加入其中便意味著戰爭,但為了長久之計亦是不可不為之事。白羽彤此番作為玄天派上下看在眼裏,張少英雖未直接出手,但與田不孤一戰之後,玄天派上下對於此事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身在四戰之地,除了玄天派人倫便微不足道。對於玄天派的這一次變革, 白羽彤為此次玄天派大改以七日定邊為義,組建了玄天派兩營騎軍。相對來說, 玄天派不僅有大量的弓矢,還有大量的雙甲,也就是內著皮甲,外著竹甲,這是最廉價並能自造自用且遠勝四戰之地的其他部族裝備。經過七日的調校玄天派宋漢營滿製五百,由謝陵穀擔任指揮,關風任副指揮。林子通屬於隴西三傑之衣缽,必要留存玉瓊山協助白羽彤固守。另設的定邊營由常峰任指揮,查駿任副指揮,關俊與林子通一起協助白羽彤創建近衛軍,護佑白羽彤安頓,並備有五百後備軍以做補充。近衛營與後備軍雖軍備不如兩營,但同等建製下的操練,將會加大於兩營的契合,便與補充。
七日後,玄天派兩營騎兵便列陣玄天馬場,玄天派上下肅穆一片, 祭奠祖師之後白羽彤令旗一下,玄天派兩營在各自指揮的率領下徑出城門,玄天派上下也不知這兩隊人究竟要去做甚麽。不多時,張少英柳燕夫婦身著耀眼的黃金步人甲穿過玄天馬場向城外轅門疾奔。那耀眼的黃金戰甲在陽光下是那般璀璨奪目,玄天派諸眾皆目瞪口呆瞧著這一切。這一去也許他們兒子丈夫便回不來了,諸眾一時惆悵莫名。此距興隆山一百六十餘裏路,拓跋幹支算是吐蕃係裏最臭名昭彰的部落了,被吐蕃其他係排擠無奈才竄向宋境,隴中雖已不在大宋國土之列,但對吐蕃諸族依然有著威懾。至於拓跋幹支不斷向蘭州靠攏,隻是因為對麵是名將曹瑋,西北邊陲之地曹瑋之名如雷貫耳,曹瑋隻是象征性的幾番攻擊他們便不得不後撤,且隴西的主要道路隻通往蘭州。小祁樓諸將早已將拓跋幹支底細摸得清楚,且麵對這些吐蕃人,隻要當先幹掉他們的首領其部便會自潰。拓跋部族雖人多勢眾但根基不穩且建製紊亂,其內部派係林立,換言之一群彪悍的烏合之眾而已, 也就能打那種順風仗。不同的是在這險象環生的戰場上這些人的攻守意識很強, 一旦敗勢已定便會零星散去而後再度彙合,往往隻能擊潰而無法殲滅。
拓跋幹支的詳細訊息是白羽彤拿出來的,他們部族一行目的很簡單,便是依靠興隆山紮營立身。其部雖有萬餘眾,但真正以兵器兵力來算的話,也不過區區三千餘眾,且有大量的牛羊馬匹,總數概有數萬之巨。麵對這般竟無後援且孤軍深入的部族看似強大,但在局勢上絕對是嘴邊肉。隻是玄天派千眾之勢要吞下其部卻有些撐,故而需要渭州知州兼兵馬鈐轄曹瑋的後援。其實早在上龍族竄入熙州滅了鬼赤諸部曹瑋便一直在收集這些人的情報,並派間諜滲透其中。張少英派人送去的卷宗是曹瑋毫不猶豫動兵的原因之一。其下轄禁軍廣銳一指揮,廂軍清邊軍點將十指揮迅速出動,像這種極邊之地獲得馬匹相對要容易的多,故而渭州兵馬充足。曹瑋上達汴京皇帝,亦是大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後,不僅擅長野戰騎兵,且揮軍迅疾如閃電,根本不知道他究竟會從哪裏冒出來。此戰曹瑋點兵出擊與玄天派前後夾擊,掌握局勢之下此戰必勝。由於玄天派離得近,渭州離得遠,要過隴中方能入得蘭州,於是在縱橫派七日定邊的第五日曹瑋便出動了。曹瑋雖調來渭州不久,但曆任西北兵權已久,上龍族拓跋幹支此行雖冒險,賭得是宋庭對蘭州,隴中諸地的逐步減弱的控製,以及實在被逼無奈而鋌而走險。是以拓跋幹支派遣心腹不斷注視著東南,東北兩個方向的偵察。
很快探子回報,三十餘裏外有宋朝探子出現,瞧裝束乃渭州兵裝束。拓跋幹支年逾五十餘,身形壯碩,且喜歡中原的著裝,身上的長衫貴服便是他花大價錢買來的,其華服之外卻披上一張虎皮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拓跋幹支性子較為急躁,這些日子以來一直提心吊膽,手中雖有萬餘眾,但聚眾為勢居多,真要遇到大軍壓境這些人絕對一哄而散,全無多少忠誠,畢竟拓跋幹支的名聲並不好。其不得吐蕃諸部接納,像他們這種人即使投降宋庭,曹瑋也不會接受,至於黨項人,那是世仇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