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39)(2 / 2)

郭曉心中憂憤不已,這個混蛋居然倚老賣老,自己二人還得巴結他。這次會晤隻是簡單的接頭,臨走之際,千軍提醒了武林盟自組盟網之事。確實,盟網若成,這天底下將再也沒有秘密,朝廷不得不忌憚。

送走了二人,張少英入賬閱覽千軍留下的信劄,隨後傳令橫網,讓百裏鴻,扶搖卸任來幫自己。

千裏之外,大江之上,樓船之中。天複會天主王再興攜督主趙惟正,青龍堂堂主師彥達乘樓船趕往約會之地。夏日波光下,對麵迎來一樓船,瞧暗旗正是天恨會無疑。師彥達觀視察過後,親自鳴鑼,對麵樓船同樣傳出鑼聲。花紅柳綠間,天恨會會主天後姬首領天恨會保儀,水清柔,琴沄,夏夢四姬上舟與會。入得倉中,天恨會眾下屬待姬首解麵紗的那一刻,才敢解開麵紗。王再興一眾眨眼之下無不震驚,但瞧眾等清目之姿,阿娜之態無一不是傾國佳人。尤其是姬首,瞧得出年歲過甲但仍保養得體,神采端靜,眉目生盼,隻是多了份滄桑戾氣,顯得極為特別。引薦過後,王再興說道:“今日相會,尚有另一位貴賓尚在四裏路之外,還請天後稍加等候,飲些酒水。”姬首暗暗觀察了王再興,壯年之體,曆練之才,不可小覷,總算沒有另她失望。姬首回應道:“是天龍會?”王再興道:“正是。”姬首道:“天龍會除了皇族身份並無可用之處。”王再興道:“與會之目的在於團結。還請天後明白,這份與會來之不易。”姬首道:“天龍會究竟是助力還是累贅,這一點天主該早有判斷。”王再興道:“團結在天後眼裏是何物呢?”姬首道:“結合有生力量,判斷謀略之實際。”王再興微微一笑,應道:“團結在中書眼中乃聚合萬物,方成一事。”姬首道:“萬事論易,施行卻難,否則又豈能有今日之會?”王再興微微一笑,眼神不經意間在夏夢身上掃過。兩人簡單寒磣,討論天下大事,瞧得出,王再興是個穩重之人,姬首則端靜中透露著一絲銳利。

少刻,天龍會會主柴永孝領著蘄王柴熙誨與會。甫一入倉中,但見柴熙誨身著袞龍袍,神色黯淡,疑似行將朽木之人。柴永孝則精神奕奕,頗有帝王之相,其身著藍色直裰,尚不過甲子之年,舉目間盡顯華貴。三方見禮後,王再興請了坐,感歎道:“昔日輝煌,今日沒落,也許諸位能與在下有著相同的憂患。”柴永孝道:“賊人勢大,若諸位同心協力,當能複國有望。”姬首沉聲道:“天下人隻是需要一個安定的天下,沒落的皇族昭示了愚蠢的過往。”柴永孝臉色有些難看,應道:“每個人都有過去,今日隻談將來,還望屏除異見,坦誠相待。”柴永孝之意諷刺姬首所用並非真名。姬首道:“每個人都有過去,會主之度量堪憂。”眼見二人針鋒相對,王再興勸道:“如果二位相互比較長短,則有失公允,今日之會怕是多此一舉了。”柴永孝與姬首當下默然。王再興續道:“天複會乃王政忠秉持太祖皇帝遺誌所創,韜光養晦數十載,隻為鏟除篡位之偽。今日與會不在於一統,也無法一統,乃在確定目標,誰願做出犧牲,著力於一處。”姬首問道:“你們知曉當年的內情嗎?”王再興道:“家父並無親眼見證,但太祖皇帝壯年暴斃即是鐵證,尚留有密詔。”姬首道:“你不必含蓄,太祖密詔確實在我手中,可惜無甚用處,時代已經變了。”王再興搖頭道:“那份太祖密詔隻是遏製國賊趙光義的手詔,而我手裏則是真正的傳位詔書。”姬首道:“得位之人早已亡故,隻能增添些輿論罷了。”柴永孝道:“說來說去,太祖皇帝乃篡位所得。我郭周乃禪讓而正名於天下,這一點諸位深知。”姬首道:“事實證明,以小子立國不利於天下穩定。紊亂之時給了他人可乘之機,成王敗寇之下,以德而製天下隻是妄想,此乃愚蠢。武道七宗為何昌盛不衰?即是鐵證。”柴永孝雖反感姬首的語氣,卻明白這些話的分量,此次與會竟然能夠促成,自有心裏準備。

43321/26538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