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切莫在馬路對麵召喚自己的寶寶,這時寶寶會不顧一切橫穿馬路,奔向父母,那樣是特別危險的。

夜間走路要帶電筒,防止不慎跌入無蓋的下水道或水窪。

高壓電線落地後,十米之內都可能導電,要注意避讓。不要帶寶寶穿越建築工地或年久失修廢棄的建築。

2.上下樓梯。2歲的寶寶去雙手扶著把手自己上樓梯。寶寶自己上樓時,父母必須要在後麵照顧,下樓梯時,父母要走在前麵防護。不但要注意安全,也要培養寶寶獨立上下樓梯的能力。

3.騎乘自行車和用童車。推車帶寶寶上街,盡量少去人多車擠的地方,過多吸入車尾排出的廢氣,對幼小的寶寶不利。也不要到放煙火、踢球的場地去看熱鬧,以免誤傷寶寶。

騎自行車帶寶寶容易將孩子的足踝夾入車輪,造成損傷。帶寶寶騎車必須架設專門的座位和踏腳。並在車後輪裝上防護裝置。

沒有父母帶領,不要讓寶寶騎小三輪車上街。

4.乘車。乘公共汽車,父母要把寶寶抱在胸前,不要把寶寶背在背後上車。寶寶在大人後背,售票員不容易看見,急忙關門時會軋傷寶寶。

如果鼓勵寶寶自己上、下車,要讓寶寶先上車,父母在後麵托一下;下車時,父母先下車並在車門旁接一下,以免寶寶跌下車。

帶寶寶乘車,必須時刻提防急刹車。有安全帶的,要係上安全帶,或將寶寶抱在身上。寶寶站在椅子背後或欄杆旁時,父母要用手墊在寶寶可能會碰撞處,要特別注意保護頭部。第一排座位前麵無遮擋、急刹車時寶寶沒有護擋物容易被甩跌,最好不要讓寶寶單獨坐。

在行進的車上,寶寶不能吃帶棒的食物,以防急刹車時戳傷喉部。

不要讓孩子站在車廂中部聯結處的空隙旁,以免跌入空隙發生傷亡。

選購幼兒洗護用品

目前,市場上有兩大類寶寶洗護產品:清潔與護膚,即洗沐類與護膚類。

寶寶清潔產品主要是洗沐品,它們是:

1.嬰兒香皂。成分溫和,堿性及刺激性低於成人香皂。主要用於寶寶手臉較髒時,需過水。

2.嬰兒沐浴露。比嬰兒香皂多增加了滋潤成分。清潔護膚一次完成。用完勿需過水。市場上又有嬰兒滋潤沐浴露,主要針對皮膚過於幹燥的嬰兒,如秋冬季或每天沐浴的嬰兒,適宜選擇無淚配方,必須在溫毛巾或打濕的皮膚上用。

是否要買嬰兒泡泡浴露

泡泡浴露會產生豐富泡沫,很漂亮,也富有情趣。至於洗滌度,與普通沐浴露一樣,並不更強。媽媽完全可以憑愛好選用。不過應注意的是:不宜讓寶寶洗澡過長,以免著涼。

1.嬰兒香波。必須選擇無淚配方。同樣有滋潤香波出售,亦是供給幹性發質及每天洗頭的寶寶使用的。香波與沐浴露一樣,清潔功能越強,則滋潤成分越弱,反之亦然,應視需要選擇。

2.嬰兒爽身粉。吸收多餘水分防止生痱和褶爛。主要用於洗沐後和炎夏。還有配有防痱止癢成分的產品。

寶寶護膚用品主要是潤膚產品,它們是:

1.嬰兒潤膚油。潤膚油和乳液膏霜類產品完全不同,它有清潔作用並形成一層透氣油膜,能達皮膚皺褶之處。也用於軟化胎脂及按摩。

2.嬰兒潤膚露/膏/霜。所有種類的嬰幼兒膏霜和乳液都是為了保護皮膚,油分比重較大。乳液型比膏霜型油分稍小,適合全年使用。膏霜(亦稱嬰兒保濕霜)型油分更高,特別適合幹燥寒冷季節保護裸露的肌膚。市場上還有更強的倍護或滋潤型露/霜產品,同樣是針對更幹燥更需要特殊嗬護的肌膚。其滋潤程度是乳液低,膏霜高,普通型低,滋潤型高。但滋潤型乳液的滋潤程度仍低於普通型膏霜。

3.護臂膏。膏霜或乳液中添加殺菌及抗水劑,預防寶寶臀紅及尿疹。注意:化妝品中的尿疹膏與藥品中的尿疹膏不同,前者同護臀膏,後者可用於治療,請區別。

除了常規洗護品外,專業廠家還有一些新型洗護用品,它們是高生活品質的一部分。

4.嬰兒香水。亦稱嬰兒古龍水。特殊無油精及抗敏配方。寶寶沐浴後塗抹,令肌膚更加清爽舒適。香氣也不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