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養育第一個小孩,已經有些經驗的母親,有的在第二個孩子不滿2歲後仍讓吃奶的。2歲還離不開母親或奶瓶的孩子,當到了3歲時,也大都能什麼也不咬就入睡了。

愛咬手的孩子,到了3歲時,基本上都能改掉這個毛病。這是因為睡在母親身邊得到充分安慰而成長起來的緣故,從進入被窩到入睡前,如果看不到母親的身影,許多孩子就會咬枕巾、舔被子。這是他們把枕巾和被子看成是媽媽的代理人了,枕巾和被子再髒,他們也會咬住和舔住不放。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孩子也會漸漸不咬不舔了,隻是用手握住枕巾和被子就能入睡了,有的孩子每天晚上都要讓媽媽睡在身邊,給他說些“繞口令”和“寶寶睡覺啦”之類的話,如果這樣,孩子能很快入睡的話,不妨就這樣做下下去。

近來,也出現了邊看電視邊睡覺的孩子,由於在這個時期已經沒有兒童節目了,由於看不明白,隻好睡下去了。但是,如果沒有讓孩子另外上睡覺的房間,為了孩子,父母都應該關掉電視,並沒有什麼不看而值得後悔的節目,看了可怕的電視節目的孩子,會夢到可怕的事物,而驚醒,這是所說的夜驚症(夜遊症)。

讓孩子去幼兒園的家庭,有的會因為孩子夜裏很晚也不睡而為難,由於白天離開了父母,夜裏就想與父母愉快的團圓,但是如到11點,12點也不睡的話,就會影響父母的精力,雖然到10點左右全家人都熄燈上床了,但由於孩子哭鬧,最終父母不得不讓步,這種時候,父母一定要堅決,到10點,一旦關燈了,就要堅持實行到底。過了4~5天後,孩子也就習慣了。

如果鄰居提出意見而不能讓孩子哭鬧時,可與幼兒園商量,將午睡時間由2個半小時縮短2個小時。若縮短了午睡時間,而影響了保育時間的話,可在退園時讓孩子走走一段路。不過,一定要記住,最大的原因是由於幼兒園的運動場太小,不能使孩子通過運動達到疲勞的程度。

排 泄

孩子的飯量和次數有規律,大便的排便時間也基本上是有規律的,大都是在早晨起床後,或者早飯過後排便,但也有在午睡後排便的。

大小便如果有一定規律,當母親的就可以估計著時間說:“去,拉屎去吧!”,孩子就會坐到便盆上順利地排便。孩子自己要拉屎的時候自不必說,隻要大人催促一下,大都能夠服從,所以不必絞盡腦汁去教。2~3歲期間,任何一個孩子都會說“拉拉”。

伶俐的孩子從1歲半左右開始就會告訴要小便的,到了第2年春天,隻要教他告訴要小便(327、363排泄的訓練)大都會成功。在2~3歲期間,白天可以給孩子取下尿布。

但是,晚上要不要墊尿布,這要看各小孩的不同情況,夜間是可以不用尿布的孩子的有以下一些類型:

有的孩子臨睡前尿了,一直到第2天早晨一夜不尿;還有的孩子臨睡前尿過1次,半夜哭鬧要尿尿,讓他再尿1次後就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這樣的孩子並不是母親教會的,而是生來就是如此。

對待在睡前就是尿了尿,半夜裏還會在睡夢中尿床的孩子,必須給他尿布,對這樣的孩子,是在夜裏叫醒他小便一兩次好呢還是不叫醒他,等到母親醒來換掉濕布好呢,這就要由母親的體力來決定了。

無論是半夜起來兩三次給孩子把尿,還是等到孩子尿濕尿布啼哭以後再給換尿布,都不能改變可以撒尿布的時期。

如果排尿的間隔變長,能夠等到第2天清晨,這樣就自然解決了。這盡管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有孩子直到長大以前夜裏還要小便兩三次,其中以男孩居多,這就是所說的夜尿。即便用鬧鍾在半夜裏把母親叫醒給孩子把尿,也不能防止夜尿。

由於夜尿遲早會改掉,當母親的不要過於神經質地半夜裏起來把孩子叫醒。

在2歲時,由於不能在夜間醒來告訴要小便的孩子很多,所以即使尿床了,也不能說是夜尿症,帶孩子去看醫生也沒有意義。

愛攥著自己喜愛的物品

在這個年齡階段,有許多孩子,總愛攥著自己喜愛的掉了毛的毯子,已經用舊了的被子,狗熊玩具的舊外套等等,這是以前的預防致失敗的結是(不要使嬰兒養成攥毛巾等物的習慣)。在吃奶的時,孩子用閑著一頁手玩,這並不是病,但是,當讓孩子穿著新衣服外出時,如果不帶上他所喜愛摸著的物品,他就不走,這往往使父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