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七章 綿延的枯潮(1 / 2)

32世紀仿佛在平靜的海風和如瀾的浪花中度過,隱藏在人類世界背後的潛流並非如此容易被發現,文明枯潮,它如同著名科幻小說《基地》中銀河帝國的衰亡,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曆史心理學的存在,那也唯有哈裏謝頓這樣的人物才能注意到並且嚐試縮短時間。

32世紀末的某日,曹川的生活似乎回歸平靜,腦海中規則模擬一樣超時代的技術,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這是片夢想中的人類征服星辰大海的生活,如果將這片大海假定在銀河係的話,10萬的星球的確稱得上是汪洋大海,無邊無際,可是看向更高的世界,從宇宙的最高點俯瞰的話,那星辰般無窮無盡的星係才是代表他們終極的追求。

即便如此,人類的生活的確算得上領先,科幻,富足,沒有饑餓,少有犯罪,不斷有新形態的文化形式問世,不斷的有新的主義,宗教問世,6000年前至今的種種曆史遺產的如同萬花筒般不斷的巡回,還夾雜籍由未知和外星人發展起來的超現實新文化,除去大佬們,沒有人認為厄運即將來臨。

“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大部分人才會意識到文明枯潮的威脅呢?亦或是如同溫水中的青蛙,還沒有等到反應過來便徹底沉淪了?”

曹川發出這樣的疑問,他擔憂的是曾經他們寄希望的應對文明枯潮的措施會有些不夠有力,所以一直在關心著。

最容易施行的無疑是更加嚴格的管控,大約在32世紀的80年代,初步針對文明枯潮的嚴格管理措施便推出了,從星政府起,再到每一座城市,最為明顯的是增加了教育和打擊犯罪的力度,教育讓每個人的三觀更加的牢固,尤其是思想層麵,難以遭到文明枯潮的侵蝕而墮落,犯罪是消滅危機苗頭的辦法,相對而言這兩種措施是可以說得出理由的。

至於其他的比如說限製移民流向中樞區並非是直接對付文明枯潮的管控手段,哪怕是限製了,文明枯潮依舊會以其他形勢表現出來。

施行20年,總的來說,製度始終在執行,光從趨勢看,文明枯潮沒有遭到打擊,反而顯得更加凶殘,推究原因,那是因為接受過教育的人,由於他們始終要回到社會,麵對著周圍的群體,他們受到的教育便會丟失,融入進去,而無可避免的陷入沉淪。

32世紀末,科學神教期望嚐試的罪犯改造星球建設完畢,大約有100萬無期徒刑的犯人,在簽署特殊的條款後,進入到星球接受改造,倒是沒有引起太多民眾們的抵抗,任何時代,罪犯這種身份永遠是別想有多少人權的。

相比較製度的管控約束,罪犯改造星球的改造更為的徹底,所有的凡人會被徹底洗去記憶,使用虛擬記憶代替,並且寫入最為極端的近乎達到好人與聖人級別間的三觀。

雖然如此,犯人們依舊無法獲得自由,他們享有的僅為在星球上隨意生活的權力,而星球上建設有科學神教的神殿,由教兵部隊負責安全,由祭祀們持續觀測改造後的犯人們表現,確認改造計劃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