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式聚變(1 / 2)

原本曹川的打算是,建設完成這座原型以後,馬上損毀,沉入木星,原型到底是原型,還不夠成熟,但是在研究部門員工的堅持下,他們還是把原型保留了,2500萬千瓦時的免費電能啊,能夠讓他們幹多少的事情,幹嘛要浪費掉。

下麵,曹川考慮的是進一步縮小原型的方案,以及飛船用氘氚反應堆的事情。長寬高500米是何等龐然大物,放在真空中還好,起碼沒什麼重力,放在木衛三,月球怎麼看都覺得有些風險。

於是經過新的幾輪的研討與摸索…實際上已經是在之前完成的,隻不過如果在實現時一下子跳躍到成熟版本,無疑會讓許多本該由研究部門吸取到的寶貴經驗消失,再說原型的成本也就是100萬功績,所以他們還是按部就班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建造著反應堆原型。

3個月後,空間站的規模已經擴大到20萬平方米。多出的一座巨大天文望遠鏡,是跟燈塔國前些年建造的TMT級望遠鏡一個級別的;多出一片建設有多家工廠的工業區,專門負責提取采集用飛船帶回的液態氫氦,其中氦3,氘和氚會作為聚變能的燃料,占據絕大多數的普通氫氣,氦氣,也是有著工業價值的,通過空港,借助飛船運送到木衛三,甚至是發送到小行星帶,乃至月球本土;再多出的是兩座標識著“原型二”“原型三”的巨大球體空間站。

而原型三的尺寸已經被壓縮到150米的長寬高,發電量還是保持2500萬千瓦時沒有給削減,不得不說,這種跑步式的研發速度讓人振奮和鼓舞。

雖然反應堆的尺寸還是異乎尋常的龐大,讓人們懷疑,他們究竟要怎麼把它放置在飛船上,難道說得建造300米長度尺寸的飛船來解決問題?

而他們光是為了建造三座原型便花費超過半年時間,期間木衛三的能源供應依舊緊張,在全麵鋪開新型氘氚聚變能發電站的壓力麵前,研究部門聯合世外天堂市,優先在木衛三地表,距離城市150公裏遠的地方建設了第一座位於地麵上的氘氚聚變能發電站,來解決電能供應問題。

25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是什麼概念?截至203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夜兔國最繁華的魔都市,發電量不過是2000萬千瓦時,可想而知這是多麼恐怖的數字,要是供應日常生活,乃至工業生產是何等的充裕,況且在木星空間站,還有另外3座同樣是2500萬千瓦時發電量的原型,如果有辦法利用,還會更多。

曹川時不時的往返木星空間站與世外天堂市之間,雖然他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是為研究部門提供指導,身處木星,絕對不可能對木星開拓的事情不聞不問。

“嗯…看起來能源問題解決的差不多,我們有辦法充分利用木星這麼個大氣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所以,該是研究後麵許諾的兩項技術了。”

當初允諾的第二項技術被稱為快式聚變,本質上還是氘氚聚變能,可是要求更迅猛的能量輸出效率,之所以會跟反應堆產生區別,因為快式聚變涉及到對他們極其重要的東西——第二世代宇宙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