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積極準備與調兵遣將(1 / 2)

4個小時過去,精彩絕倫的大爭論總算告一段落,曹川瞄了眼最後結果,“這是部門間平衡的結果了吧,好吧,下麵,我們還有半年時間籌備,準備好,準備大舉登陸木星!”

隨著曹川的最後總結,全體員工大會迎來掌聲與結束,在此次會議上決議的木星開拓計劃終於不再是紙麵上的意淫,而是落在實處,成為他們未來幾年的發展重點,但是想要開發這樣一顆星球,準備工作就得相當長的時間,得調集大量的人力,物力。

“保守的估算,直接參與的正式員工數量將達到200位,非正式員工數量將達到5000位,再加上前期的5萬名移民。相當於在木星上再造一座024港口。”

“物力方麵初期得調集至少4座聯合生產車間,準備超過10萬噸的物資,為了維持這種規模的開拓速度,采礦車,工程車,維修機器人,運輸車等必不可少,數量會超過1000。”

“財力方麵的投入相當於3000億貨幣,除此以外,主人還得發放相應功績褒獎在木星開拓中表現積極,優異份子,總支出恐怕會超過5000億。”

娜娜羅列著東銀河公司為此要付出的代價,這樣千億級別的財政撥款數字對自由燈塔國級別的國家,拆分為好幾個年頭,依舊要傷筋動骨,更不用提東銀河公司。

但曹川相信,縱然成本會有些高,他們後麵收獲的成果也會相當不錯,另外,他同樣想到不少減負辦法。

比如說再啟動點新技術,充分利用木星豐富到無盡的燃料資源,這樣子,他們的城市便能以能源作為經濟命脈,通過向外輸出燃料,借助熱熔技術以能量換物質等來攫取財富。

研究部門目前在解決精煉木星大氣層氦3的技術課題,一旦解決,便可以大建聚變能發電站,而曹川自己,則在研究另外幾個答應研究部門的幾項關鍵技術。

第一個是氘與氚的聚變能技術,氘與氚是氫的同位素,它們發生聚變能的條件遠比氦的同位素氦3的要求高出10倍,因此,人類最初探索聚變能是從氦3開始的,隨著他們對聚變能技術應用進一步成熟,研究氘與氚的聚變能,將會讓他們可利用的能源總量再翻上100倍以上。

如果說上麵的技術是肯定會在短期內投入應用生產當中的,後麵一項技術就是未來10年內可能會用到的了,那就是快式聚變。

簡單來說,快式聚變是在有限的環境下,讓聚變能進行的更加劇烈,從而在單位時間內輸出更多的能量的技術,而如果控製不好的話,等同是直接投放一枚核彈,至於研究這項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宇宙航行對飛船速度的進一步要求,讓速度更快,加速度更高,他們未來的飛船的目標是1萬,10萬公裏/秒級別的速度,唯有達到這樣程度,飛船才可能穿越恒星係間以光年計算的廣闊空白區域,抵達另一顆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