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楊堅私下裏給他的女兒,如今的皇太後寫了一封信,誰也不知道信裏麵寫的是什麼。隻是等到楊堅離開長安之後,皇帝的詔書就送到高緯等一幹齊國皇族被圈禁的地方。是夜,哭喊求饒聲大起,所有來自齊國的俘虜,包括他們的皇帝陛下高緯,都慘死在了周國宮廷內衛的刀下。
可憐高緯一代帝王,曾經坐擁中原大片土地,富饒為三國之最,卻生生的將自己的江山玩弄得支離破碎,大好基業拱手讓給了別人,自己也落得個亂刀分屍的下場。那些被高緯淩辱的,折磨的,殘害的,以及枉死的人們,知道這個消息,九泉之下也該瞑目了吧。
不知道高緯臨死前,有沒有後悔自己過去所作所為,這個曾經醒掌殺人權,醉臥美人膝的昏君,最後隻能屈死於奴隸人之手。不知道幽州軍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會怎麼看待這個他們曾經痛恨的帝王。
此時的幽州軍在信陽的帶領下逼近了晉陽,當尉遲迥在建州重新整頓之後,他帶著整頓後的軍隊果斷的往晉陽撤退。長途追擊許久,信陽也不得不命令大軍停下休整,清點了一下戰損,慰問了一下受傷的將士。照顧好了全軍的情緒,然後回到中軍大帳裏休憩,連日的奔波和殺戮,讓他的心麻木了起來來,心裏積壓的悲痛和仇恨也得到了釋放。他知道前方晉陽城內,周國的數萬大軍已經如數集結,並且不斷的有軍隊朝著晉陽趕來。時間拖得越久,越是對自己不利。
休整了三天,大軍繼續前行,十萬大軍很快將晉陽城圍得水泄不通,六鎮鐵騎開始在晉陽郊外絞殺陸續前來的周國援軍。尉遲迥隻能在晉陽城內看著己方的零散援軍被六鎮騎兵殺得潰散,自己隻能緊閉大門不出。
晉陽城經曆大戰不久,此刻城內的許多防禦設施都還未來得及完善,這給了信陽看到勝利的機會。慘烈的攻防戰從大軍到達晉陽之後就沒有停下來過,雙方死傷都非常慘重。斛律武都也在一次親冒矢石,奮勇爬城中被敵軍射了兩箭,所幸並無大礙。如此高級別的將領都開始受傷,給幽州軍上下對勝利的期望蒙上了一層陰影。
如此高烈度的攻防戰持續了半個月,這期間,齊軍多次攻上城牆,還沒來得及鞏固陣地,擴大戰果之時,尉遲迥又會組織敢死隊,拚著巨大傷亡又將城頭陣地奪回來。城中的周軍麵對如此可怕的敵人,紛紛都豁了出去。他們知道,一旦城池落入敵手,他們也斷無幸免。麵對死亡的威脅,他們爆發出了強大的潛力,居然能和齊軍打得難分難解。
援軍遲遲未到,尉遲迥的心裏越來越擔憂,他知道,自己麾下的士兵已經爆發出了最大的潛力,援軍再不到,這股潛力釋放過後,他們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城池淪陷,看著敵人的鋼刀在他們的頭上落下。
楊堅沒有讓他們失望,當晉陽城岌岌可危的時候,關中子弟終於趕到了晉陽城外,一聲令下,潮水般的人馬朝著正在攻城的齊軍屁股後麵發起了狠狠的衝擊。在晉陽城下日夜鏖戰了快一個月,心弦緊繃的齊軍在周軍的兩麵夾擊之下,開始出現了潰敗。隨著陣線上的缺口越來越大,潰敗的範圍也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齊軍扔下了兵器,抱頭逃竄,離開了戰場。
眼看晉陽城即將拿下,卻被楊堅趕來狠狠一擊,己方如潮水般的潰敗下來。大勢已去,信陽望著殘破的晉陽城頭,痛苦的閉上了眼,多年籌謀,終究還是功虧一簣啊。父親,對不起,您的大仇,孩兒不能為您報了。
斛律武都來到信陽身邊,平靜的問道:“現在怎麼辦?”
信陽睜開了眼,望著戰場上己方不斷倒下的士兵,狠狠的說道:“還能怎麼辦,此次兵敗,天下之大,已無我等容身之處,大丈夫死則死耳,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就讓我們看看,楊堅的牙口有沒有那麼好,能吞下我幽州軍的十萬兒郎!”
斛律武都哈哈笑道:“痛快!能和你一起走到今天,為兄此生已經足夠了!既然注定要死,那就在死之前,咱們兄弟再一起並肩殺個痛快!”
集結令下,戰場上殘餘的幽州軍迅速的彙聚到了信陽的身邊,此時此刻,十萬幽州軍,隻剩下了不到五萬,他們的目光都望向了陣中那道黑色戰馬上紅色披風獵獵作響的雄壯身影,等候著他的最後的命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當信陽再次下達進攻的命令的時候,所有將士毫不猶豫的朝著離自己最近的敵人殺了過去,雙方十幾萬人在晉陽城外的廣闊原野上展開了激烈的混戰。幽州軍雖悍不畏死,終因寡不敵眾,倒下的將士越來越多。失敗已成定局,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後退,抱著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念頭不斷的給周軍造成巨大的殺傷。
當戰至黃昏,信陽的身邊隻剩下了千餘人。幾乎個個掛彩,斛律武都的胳膊都已經斷了一條。身上的鎧甲早已破爛,頭發上的血汙將整個腦袋黏糊在了一起,嘴裏不斷喘著粗氣。信陽自己也多處受創,左臂上還插著兩支箭矢,右手握著的長刀沾滿了鮮血,已經崩開了好幾個缺口,頭盔早已不知到掉到了何處,散亂的頭發披散在後背上,肩膀上的傷口裏不斷有血在往外跑,浸濕了半個身子。
楊堅一聲令下,周軍停止了進攻,將齊軍剩下的殘兵敗將團團圍住。楊堅分開一條通道走到最前麵,看著這支齊國最後的殘兵敗將,雖然已經走入絕境,他們卻依然沒有放下武器,骨子裏麵散發的凜然戰意,讓楊堅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都感覺到了徹骨的涼意。這就是那支縱橫北方幾十年的六鎮鐵騎啊,果然名不虛傳。
無論如何,自己已經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那支恐怖的鐵騎終究敗在了自己的手裏,心裏難免有些傲然。再次看了看這剩下的兵將,以及被他們簇擁在中間的信陽,對信陽開口道:“投降吧,你們已經無路可退!你們都是好漢,本將不會折辱過甚。齊國已亡,高緯那個昏君已經在長安伏法。你們的起兵沒有任何意義,投降吧!”
信陽走到斛律武都身邊,扶著他剩下的右手,笑道:“大哥,聽見了沒,那昏君已經死了。”
斛律武都笑道:“好哇,死得好哇,也沒讓我白忙活一場。昏君死了,我也對父親和家人有所交代了,兄弟,今天我們都得死在這兒了,你怕不怕?”
信陽仰天大笑:“我要是怕死,就不會掀起這場滔天巨浪!如今走到這一步,有大哥陪著,黃泉路上也不再寂寞!你我今天就讓他們看看,我齊國男兒的雄風猶在,弟兄們!告訴他們!我幽州軍怕不怕死!”
身邊的幽州軍將士一齊高聲大喊:“不怕!不怕!不怕!”
楊堅陰沉著臉,“既然你們如此不識抬舉,那就別怪本將心狠手辣,弓箭手,放箭!”
隨著楊堅的一聲令下,包圍圈外的弓箭手鬆開了弓弦,頓時箭如下雨一般傾瀉到了包圍圈內齊國殘餘人馬的頭上。不斷有人中箭倒地,可是沒有一個人叫出聲,默默的看著他們的將軍,默默的倒地。跟隨他戎馬一生,如今能馬革裹屍,無憾矣。
信陽的身上插滿了箭矢,慢慢的倒地,兩眼睜得大大的,望著頭頂的天空,父親臨去的背影,娘親死後的慘狀,烈叔倒下的不甘,小憐****的悲壯,含玉殷切期盼的目光,一一從他的眼裏劃過。他多麼想留住這美好的一切啊,可惜自己擁有的時候沒有好好珍惜,如今萬事成空,隻剩滿腔悲憤空餘恨。
父親,對不起,孩兒不孝,沒能給你們報的大仇。
母親,對不起,沒有完成您的期盼,和小憐好好的過下去。
烈叔,對不起,我沒能手刃了殺你的敵人,沒有實現攻破長安的願望。
含玉,對不起,為夫此生再也見不到你了,辜負了你的苦苦等待。不能給我那從未謀麵的孩兒一個完整的家,甚憾!
小憐,對不起,陽哥哥沒有好好的保護你,沒有好好的珍惜你。來生,定要和你再續前緣,撫那永世不厭的容顏,聽那如聞天籟的呢喃!
等到所有人都倒在了地上,楊堅示意弓箭手停止放箭,看著這些慷慨赴死的悲歌之士。歎道:“六鎮之名,名不虛傳啊,傳令下去!厚葬這些英勇的戰士,他們告訴了我們,什麼才叫真正的勇士。在晉陽城外給他們立下碑文,將他們的壯烈事跡都刻在上麵,讓這些真正的勇士成為我大周軍人的榜樣,永垂不朽!”
大周宣政元年,楊堅率軍撲滅了齊國的最後一支反抗勢力,至此,北周完成了真正的統一,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江以北地區持續了兩百多年的胡漢政權交替混戰的局麵。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那些愛恨情仇,生離死別,忠勇仁義,感天動地,都徹底的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