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動作
1.讓幼兒自如地走、跑、跳
(1)讓幼兒與小夥伴玩“捉小偷”遊戲,練習跑跑停停。
(2)讓幼兒練習長距離走路。
2.訓練爬上攀登架
“目的”
鍛煉幼兒勇敢的性格,學習四肢協調,身體平衡。
“材料”
將3層攀登架固定好,每層間的距離為12厘米(不超過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3個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紙箱、兩麵靠牆,讓孩子學習攀登。
“方法”
攀登時,手足要同時用力,以支撐體重(利用上肢的機會較多,可以鍛煉雙臂的肌肉支撐自己的體重;同時鍛煉腳蹬1個較窄小的麵,也要支撐全身的平衡)。
“提醒”
(1)家長要檢查攀登架是否結實可靠、支撐點不會打滑等安全因素。
(2)家長在旁監護,鼓勵孩子勇於攀登。
3.鑽洞訓練
“目的”
(1)讓孩子鑽過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
(2)孩子在鑽進鑽出的同時,鍛煉了四肢爬行與將身子和頭部屈曲的本領。
(3)四肢輪替,是小腦和大腦同時活動的練習。
“材料”
在家庭內,利用書桌的空隙或將床鋪下麵打掃幹淨,讓孩子練習鑽進去。
“方法”
鑽洞時,必須四肢爬行、低頭或側身,才能從洞中鑽過。
4.騎三輪玩具車
“目的”
練習駕駛平衡和四肢協調,雙腳同時踏進,配合雙手調節方向,身體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傾斜。
“方法”
(1)孩子先學習向前騎,家長在旁監護,盡量少扶持。熟練之後,孩子自己會試著左右轉動和後退。
(2)在會騎三輪車的基礎上,還要讓孩子熟練騎三輪車的技能;如:會騎車走直路,會拐彎,遇到障礙物會停車等。
“提醒”
2.5 ~3歲的孩子,由於平衡的協調能力差,騎三輪車較為安全。
(二)精細動作
1.定形撕紙
“目的”
練習手的技巧,鍛煉手眼配合。
“材料”
家長將紙在縫紉機下用針孔軋出條狀、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圖形。
“方法”
(1)讓孩子先將條狀紙上的條形撕出;撕得熟練之後,再撕其他形狀的針孔紙。
(2)練習熟練後,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各種形狀,再讓小孩小心撕出畫的形狀。
2.拚出4~6塊切開的圖
“目的”
鍛煉孩子觀察事物從局部推及整體的能力,還可鍛煉手的敏捷和準確的能力。
“材料”
用一張動物圖片或一張房屋圖片,將其剪成4~6塊。
“方法”
打亂預先剪好的圖片,讓孩子自己去拚圖。
(三)言語表達
1.說詞表演動作
(1)訓練孩子不斷說出各種能表現動作與表情的詞,並讓他表演出來。如說“跳”,就做跳的動作;說“微笑”,就做微笑的樣子;說“拍皮球”,就表演拍皮球的動作。
(2)也可以家長做動作或表情,讓孩子說出詞。
2.簡介日常用品的用途
選孩子日常熟悉的物品,如:水杯、臉盆、剪刀、圍裙等,讓他們說出名稱和用途。
(四)認知能力
1.背數字和初步點數字
訓練幼兒數數的最佳時期,是2.5~3歲。這個時期,孩子對數數比較敏感和感興趣,父母要抓住這個教育的關鍵時機,有意識地對孩子加以訓練和教育,並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能讓他接受、積極參與的訓練方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訓練孩子數數的方式很重要,總原則是:寓有益的訓練與教育於遊戲與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在玩中學,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千萬不要采取生硬強製的辦法。
“方法”
寶寶學會背數字1~10,很容易就再往上背到20,但是點數字就困難得多,因為口數很快、手跟不上,而且手常常隨意亂點,基本上隻有開頭幾個數能對得上,所以這時不必急於讓孩子學點數,可以讓孩子學習按數取東西,如“給我1個、2個、3個”,看看能否拿對,如果能拿到3個,就很不錯,要稱讚一番;經過多次表揚,孩子就漸漸學會點數字到4,然後拿出4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