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怎麼走,還要看運氣。
已經回不到前世了,陳璟想,他也不奢望能回去。
“既然回不去,這輩子就不能渾渾噩噩過日子”所以,他此前的目標,還是想做個郎中,開家不錯的醫館。賺點小錢,生活充實。若是碰到那買不起藥的人,免費送他,換來一聲“多謝”,也是挺幸福的吧?
陳璟的這些追求,和大嫂的世界觀格格不入。
“也沒必要現在就告訴她,徒添她心煩。大哥音訊全無,侄兒還年幼,沒到考功名的時候,大嫂的期盼都在我身上。等過幾年,大哥回來了,侄兒也大了,大嫂相夫教子,顧不上我,再說不遲。”陳璟最終下定決心,把小盒子收起來。
不打算現在就攤牌,思前想後,在婉君閣救人的事,陳璟暫時不準備說了。
反正以後也不會再去了。說了,大嫂還以為他誤入歧途,流連歡場,更擔心他。
陳璟替惜文治病的事,除去陳璟暗地裏收了婉娘那筆巨款,其他的,都是不痛不癢過去了。
當時為惜文會診的大夫裏,隻有倪大夫和劉大夫是望縣人。
其他的大夫,不是望縣的。事情完了,他們就離開望縣。
當時,會診結束後,那些大夫先被婉娘請下了樓。他們不知道,最後惜文吃了什麼藥、誰開的藥、好了沒有、好到什麼程度等。
陳璟當時一番高談闊論,他們的確是震撼了下。可沒有看到惜文痊愈,這種震撼就沒有結果,因此持續不長,很快就消散。
這件事,很難作為談資。
“有個小孩子,醫術了得……”這種話,說出去誰會相信呢?哪怕再真實,說了也像是吹牛胡扯,反而給自己戴上不靠譜的帽子。
真的非要說,提到陳璟醫術好,就要提到他們自己診斷失誤。
用自己的無能來襯托陳璟?那些大夫才不會那麼好心。所以,他們回去之後,興許提都不曾提及在婉君閣的事。就算提,也隻是吹吹牛,不會多談陳璟。
這個新奇事物,談起來不能讓自己獲得快感,甚至想到那小子,想到被他反駁得無力還擊,還憋屈得狠,就完全沒有了談論的意義。
或者,他們會把陳璟形容為一個想出風頭又沒有本事的孩子,作為笑資。
故而,那些大夫要麼不談陳璟,要麼扭曲事實。陳璟還是陳璟,沒有因為他的精彩辯證就一戰成名。
成名,可不是件容易事。
而倪大夫和龔至離,他們改了陳璟的藥方。最後婉娘按哪張方子抓藥的,兩位大夫也不知道。兩位都是謹慎人,平日裏有點名望。
有名望的人,就會謹言慎行,故而陳璟的表現,不會從他們口中傳出去。
那個劉大夫,當時和陳璟的矛盾看上去最大。但是事後,婉娘為了替陳璟保密,又找到了劉大夫。
婉娘先肯定劉大夫的醫術,也說:“惜文原本就是怪病,沒有治好不是你的錯。你的醫術,我還是信得過的。”然後又說,“以後,婉君閣還是靠你行走。惜文生病的事,就到此為止,以後莫要多提。”
劉大夫以為婉君閣肯定要換掉他,正為將來的生計愁眉苦臉。沒想到,天上掉餡餅,婉娘還要用他。
他的飯碗保住了,自然不敢說閑話。
婉娘說什麼,他就應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