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思想貓遊英國(6)(2 / 3)

你的耳朵是那麼的忙碌,你聽見低音樂器描述的清溪潺潺流動,然後大地響起第一聲春雷,低音合奏和高音獨奏小提琴交互出現了雷鳴和閃電,可這不正是那個小孩兒哇啦哇啦的哭聲嗎?

牧羊人和花仙子在春光明媚的藍天下,翩然起舞了。這時候,你兩眼微闔,腦海中出現了小綿羊和金盞菊,你走進一個七彩的仙境,心神全都浸潤在溫柔的雲絮叢中似的……哎喲!你忽然感覺到什麼東西掉在頭上,你像子彈一樣快地坐挺了身,不知道是哪個搗蛋兒幹擾了你的清夢。

旁邊的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你這時將手往腦門上一抹,是什麼玩意兒?喲!不好,是一堆黏乎乎、熱烘烘——嗯,還帶點臭味兒的鴿子糞!

悠揚的樂聲繼續著,花仙子還在跳著舞呢,但是,我告訴你吧,這就是假日公園裏的音樂會!

花園晚餐

我本來並不是一個好吃鬼,可是怪啦,在劍橋待了不到一個月,就天天覺得吃不飽,天天都想念中國食物!

劍橋是有一家叫做“小陶”的中國餐館,可是光是一小盤廣州炒麵再加一飯碗大小的酸辣湯,就得花五鎊左右,而一頓牛奶香蕉大餐,隻需一鎊。想來想去,我隻好希望每天晚上都夢見一隻香噴噴的烤雞和一大杯清涼的可口可樂,那我不就可以吃個痛快了嗎?

運氣其實沒有那麼糟。我有兩個好朋友,很巧的,他們都各有中國朋友住在劍橋,而且在我出發到劍橋之前,都分別寫了信告訴朋友:“有個可能水土不服的人要來,請多多照應。”

等在劍橋安頓好以後,我決定先去拜訪愛倫一家。電話那頭,我聽見她熱誠的邀請:“星期天,到我們家吃晚餐!”啊!我吞了吞口水,肚子咕咕叫了兩聲,真是太好了!

星期天下午四點半,門鈴一分不差地響了起來:是愛倫英國籍丈夫大衛,開車來接我了。大衛是在台灣學中文時認識愛倫的,就像典型的英國紳士,對人禮貌中帶點兒冷淡。我們互相問好,閑話家常。

大約十分鍾左右,就到了大衛、愛倫家。

這是一棟二層樓的小洋房,大衛直接將我引進後院,戴著黑邊近視眼鏡的愛倫女士,正坐在樹蔭的涼椅下讀著小說,手裏還端著一杯琴酒呢!

“歡迎,歡迎!”愛倫很熱情地與我握握手,一開口就問我要喝什麼酒?

我有點遲疑地說:“柳丁汁,可以嗎?”

“當然,請等一會兒。”大衛一麵說著,一麵向屋裏走去。

“請坐。”愛倫指著空出來的一張白色木條涼椅。

傍晚時分,陽光是透明的橘黃,整個花園的景致,像是一幀中古照片,舊舊、老老的,很溫馨。風,徐徐吹動瓜棚上蜷曲的綠葉,粉紅色的玫瑰立在一旁,散發出淡淡的花香。唉,真是一個悠閑的假日。我踏踏腳下的泥土地,嚇走一隻甲蟲。

沒想到,第一次到陌生朋友家做客,是先在後花園裏見麵,然後坐在樹蔭的涼椅下欣賞黃昏的美景。

“來,陪我摘豆莢,晚上炒給你吃!”愛倫站起身來,走向後側的長方形菜圃。

愛倫蹲進菜圃裏,用心地揀取青嫩的豆莢,我便一路用雙手捧著她摘下的豆莢。這些青綠的長形豆莢,覆著細細的茸毛,每一個都肥嘟嘟的,隻要輕輕一捏,“撲”一聲,裏麵四五粒圓的豆子便應聲而出。

不久,愛倫邀請的客人相繼來到:他們是隔壁的一對鄰居、一位單身中年女士和一位來自北京的年輕建築師——他目前正在劍橋進修。

“難得燒一頓中國菜,多請一些朋友來熱鬧熱鬧!”愛倫忙出忙進,她的丈夫大衛,也忙著張羅。

晚餐是在花園裏吃的。大衛搬來了兩張長木桌,一張橫放牆角,擱著各種飲料,一張擺在花園走道邊,一大盤一大盤的菜陸續端了出來:有蔬菜沙拉、炸排骨、烤玉米串、燜豆、什錦炒飯、什錦炒米粉……哇!還有真的烤雞!滿滿一桌菜,中西合璧。我實在饞得可以了,兩眼發著光。

“別客氣,盡量吃!”愛倫發給每人一個潔白的大瓷盤。

“太豐富了!”安妮女士睜著她淡藍色的眼睛驚呼著。

“世界美味!”丹達夫婦做出誇張的手勢。

“愛倫,你為什麼不每周日請一次客?”華鐳先生那一口北京話悅耳極了。

我呢,我什麼也沒說,隻顧著吃。

等我飽到不能再飽,我仍然嚐了兩種不同的飯後甜點和一杯又濃又香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