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思想貓遊英國(6)(1 / 3)

離開這座美麗的花園,我走進一家叫“獨角獸”的鄉村小酒館,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一個硬麵包。算算時間,這趟遠足前後花了六小時,可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假日公園裏的音樂會

如果你問我,住在英國劍橋,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我會毫不考慮地回答,濃濃的藝術氣息。

譬如說,每天傍晚時分,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往市中心走去,為的就是想聽一聽悅耳動人的街頭音樂。

街頭音樂家多集中在劍橋購物中心附近一個叫做“獅子庭園”的方形廣場上。在絡繹不絕的人潮中,在一個靠邊的角落,也許是一個年輕孤單的小提琴手,在安靜地拉著沙拉地的《流浪者之歌》;也許是一個留著白胡子的大提琴手,在演奏尚菲利浦·奧汀的《小船之歌》。他們把琴盒打開,攤在地上,一曲奏畢,裏麵多多少少增加幾個銅板兒。

這時候,我總愛買一個雙層蛋卷冰淇淋,坐在中庭旋轉的樓梯口,邊吃邊聆聽著這些悠揚的樂音。

當然囉!我也喜歡觀察路上的行人。好奇怪喲!變魔術似的,不論男女老少,當他們經過這些演奏者的身邊時,臉上的肌肉,都好似玫瑰花瓣輕輕地舒放著,閉抿的嘴角,也好像微微地露出笑意,甚至,腳步也緩了下來。有好幾次,我甚至看見被主人牽著走的小寵物,忽然搖起尾巴來!

街頭音樂家總是不斷地變換著。

有一次,竟然出現了非常道地的西班牙古典吉他演奏。這個英俊的吉他手,有一把非常漂亮、鏤刻著細致圖案的吉他,當他輕輕地撥弄琴弦,半閉著眼睛,溫柔地唱起充滿拉丁風味的《咕咕嚕咕咕,小鴿子》的時候,你還以為他是西班牙情歌大王胡立歐的化身呢!

他一首一首地唱著,駐足欣賞的人也愈來愈多。觀眾們熱情地鼓起掌來,不用說,那個裝吉他的盒子,也裝滿了銅板兒!

運氣再好一點兒的話,你也可能有機會聽到一些特別的演奏。譬如世界著名的俄籍小喇叭演奏大師多克西哲的小喇叭,被公認是發揮了銅管樂器的極限,可是在劍橋的“獅子庭園”,我就曾經欣賞過一個小喇叭手的演奏,當他表演起我所熟悉的《拿坡裏舞曲》時,我還以為,他就是多克西哲呢!

我也偶有機會欣賞到好幾位提琴手組成的小型弦樂隊,他們分別演奏著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據說,這些年輕人多是音樂學院的學生,他們一邊利用暑假結伴到各地旅行,一邊以街頭演奏方式賺取旅費,還真是名副其實的“自助旅行”。

除了日常隨時可見的街頭音樂家,每逢節假日,許多大大小小的公園、廣場,也會舉行各種規模的露天音樂會。

一個天清氣朗的星期日,我和朋友結伴從劍橋搭乘五十分鍾火車到倫敦遊玩。我們一路逛了維多利亞街、國王街,參觀了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使館區、白金漢宮,最後走向展覽路。我們實在走得很累了,便就近走向附近一個大公園。一進公園,耳邊就傳來一陣悠揚的樂聲,不用說,這就是典型的假日音樂會了。

順著樂聲尋去,我們看見了公園綠地的中央,有一座白底藍條帆布搭建的圓形音樂篷,裏麵坐著一支約莫由二十人組成的樂團,團員們穿著清一色的白上衣,腿側有一條白紋的黑西褲,頭戴一頂黑帽,裝扮有點兒像是我們在台北街頭常見的軍樂儀隊隊伍。

在音樂篷的四周,早已坐滿了聆聽的遊人。如果你喜歡正式點兒的話,可以花個一鎊,租一張白底綠條紋的帆布椅,乖乖地坐著聽音樂,不然的話,就地躺在草地上,曬曬不冷不熱的太陽,也是怪舒服自在的。

花個一英鎊,你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聆聽一場假日音樂會。

這個樂團,可以稱得上雅俗共賞、老少鹹宜了。因為他們不但可以演奏像波爾瑪麗亞樂團那樣現代的輕音樂,也可以演奏傳統的古典音樂。

你大概聽過法國音樂家喬治·比才的《卡門》和《阿萊城姑娘組曲》吧!也大概聽過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序曲》和意大利音樂家韋瓦第的《四季》吧!當這些熟悉的樂曲從華麗肅穆的室內音樂廳移到戶外來的時候,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現在,我們就一塊兒來共享假日公園中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吧!

當輕快的音符揭開了“春”的序幕,你聽見了小提琴模仿著鳥兒的輕唱。你躺在軟軟的草地上,仰望著撲著翅膀掠過天空的灰色飛鴿的身影,你小小的心輕輕地顫動著,不禁向天上的雲兒揮揮手。

E大調第一號“春”,在充滿喜悅的情緒中遊了過來,小溪在和風的微息中,帶著甜蜜的呢喃,輕快流動。你半睜著蒙矓的眼睛,看見輕輕搖曳的樹影和一隻翩翩飛舞的彩蝶。然後,身邊現出了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兒,手臂粉嫩粉嫩的,歪歪斜斜地走著走著,忽然,“媽媽呀!”他哭了起來,他跌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