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思想貓遊英國(4)(2 / 3)

“坐二十分鍾火車到依裏(Ely)大教堂!”

哇!大夥都興奮地叫了起來。

那是個星期三的午後,十幾個不同國籍的同學帶著一種去遠足的心情,高高興興坐上劍橋開往依裏的火車。我和玫瑰並排坐著,靜靜地欣賞窗外的田園景色。

火車向前急駛,出現在眼前的,有一畦一畦青綠的菜園、蔥田、像地毯般平整的金黃色稻禾,還有收成後翻新的黑色肥沃的田地,它們看起來又鬆又軟,給人一種發酵的、彈性的、想上去蹦一蹦的衝動。

“那是什麼樹?”我指著遠處一排站得筆直、像屏風一般間隔著的樹林問玫瑰。

“啊,這是很常見的白楊木。”玫瑰仔細地在我的筆記本上拚出了正確的英文字母。

隨著火車一聲長笛:“看到沒有?那就是依裏大教堂!”接著,玫瑰又用手向右一指,車窗不遠處的藍天下,果然出現了一座教堂的塔頂。

下了火車,我們在夕陽下拖著長長的影子,邊看邊逛,很快地就走到了大教堂門口。

玫瑰照例在參觀前作一番說明。原來,依裏大教堂早在六七三年就已建造完成,之中,曾遭破壞及修複,現在的教堂,則在一O八一年開始修建。這座中世紀的古老大教堂,就這樣雄偉聳立至今。

古老精致的依裏大教堂,中世紀就存在了。

我們人手一份教堂位置圖,玫瑰開始帶領大家依地圖的編號一一參觀講解。呈瘦長形的大教堂又深又遠、又高又大,我們仰望著雕琢繁複的教堂拱門石柱、諾曼底式的建築設計、十八世紀的鑲嵌彩色玻璃窗、十五世紀建築的小禮拜堂和十三世紀即已建造的唱詩班席位,心頭充滿了一種走進寶山卻又不知從哪兒掘寶才好的感覺。

“每個人可以自選一個重點仔細欣賞,如果想知道更詳細的曆史背景,不妨買本導遊手冊參考!”玫瑰笑著提醒我們。

“玫瑰,我們要不要交報告?”一個新來的西班牙同學有點緊張地問。

“當然不需要!否則我們幹嗎選這門課?”其他同學異口同聲地回答。

玫瑰聽了,一點兒也不見怪,反而笑嘻嘻地說:“對啊!幹嗎寫作業?多累啊!”

拔牙記

我的牙齒疼得厲害。

我問坐在旁邊的一位女士:“他這個人怎麼樣?”

“誰?”

“醫生啊!”

“我不知道。聽說是個新來的醫生。”

“新來的牙醫?”我忽然間緊張起來了,“你知道嗎?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牙醫!”

“真的!”女士對我友善地笑一笑。

我們又繼續等了一會兒,醫生還沒有來。我有點坐立不安地說:“我想先走了,還是改天再來吧!”

我正站起身來準備離開,一位穿著白製服的先生匆匆忙忙地走了進來,露出一排齙牙笑著說:“早,早,早!抱歉,抱歉!我來晚了,誰先看?”

我和那位女士互相謙讓了一番。牙醫說:“別推來推去了,我可以同時替兩個人一起拔牙!”

“同時?”我們都嚇了一跳。

“沒錯,我隻要拿兩條繩子把你們綁起來就可以了。”

“啊?”

“沒錯,今天早上我把繩子係在貓的牙齒上,然後把它從十三樓的窗戶往外扔,牙齒很快就掉了!”牙醫一把抓住我,把我按在座椅上,從工具箱裏掏出一把特大號的木槌。

“你想幹嗎?”我嚇得大叫起來。

“給你拔牙啊!拔牙前得先麻醉,不是嗎?”牙醫一說完,拿起木槌就往我腦袋上狠狠一敲,我痛得昏過去了!

看到這兒,你大概以為我在做噩夢吧?其實不是,這是一節戲劇課,我們正排演一出誇張的喜劇《拔牙記》呢!

語言中心除了一般的課程外,還可以選修“流行音樂”、“烹飪”、“工藝”、“短篇小說”和“戲劇”等輕鬆的課程。我選修的這門戲劇課很好玩,每次上課,安妮老師都會針對一個主題,要我們從一段相同的句子中,學習用不同的聲調傳達不同的意思。

班上一共有十二個人,通常分成兩組,分別背誦簡單的劇本,輪流上台表演。

有一個星期,珍妮發給我們每人一本書,打開一看,原來是劇本。她要我們每組選一個故事,每人分派一個角色,試著演出來。

大部分的故事都很有意思。例如第二組表演的是一個搶劫的劇本,劇中的一個搶匪是個口吃的傻子,當他結結巴巴地對著銀行職員說:“把所有的蜜糖都給我,否則我就要吻你!”台下的同學都笑歪了,因為真正的意思是:“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否則我就殺了你!”

原來,在英文裏,“蜜糖”和“金錢”、“親吻”和“殺”的發音,有些兒相近,劇本這樣寫,當然是故意要表現一些“笑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