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地球的秘密(6)(2 / 3)

所謂太陽的狀態,就是指它的溫度和質量。現在的太陽溫度對於金星顯然是太熱了一些,而對於地球就非常合適。然而,太陽隻要溫度變化一點點,20攝氏度左右,它就會變得對金星合適而對地球不合適了。所謂質量變化,就是太陽的質量的大小,隻要太陽比現在小1/10,那麼今天就可能是金星上的生命研究地球了。

地球和金星在溫度上的差異可能就是一場雨,因為早期地球的表麵溫度也不低,但是那些在厚厚的大氣中遊蕩的水分子還是得到了機會能夠落到地表上。盡管40多億年前的地球上雨水幾乎像熱水浴一樣,但畢竟是能夠落下來了。而且,由於當時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非常濃,地球的大氣壓也遠比今天高得多,所以水要達到150攝氏度以上才會沸騰。

總之,早期的地球到處都是“火鍋”,而早期的生命和有機物就在這種境況中開拓混沌。這是一些多麼堅強的生命啊!生命的立足太重要了。一旦生命開始在早期地球的火燙的地麵上掙紮,地球的命運就要由它們說了才算。

這些生命的最大特點就是“吃”二氧化碳,這是它們唯一的食物,而陽光就是使它們能夠消化二氧化碳的“酵母”。在光子的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被分解成早期生命需要的碳和不需要的氧。

正是這一簡單的分離,40多億年之後,宇宙中的智慧生命就誕生了。早期生命不斷吞噬二氧化碳,這豐富的資源使地球的早期生命繁衍得很快。從今天的地貌來看,喀斯特地形非常普遍,也就是說,早期的二氧化碳幾乎把如今的地球上裝修了一層地板。我們就站在這層二氧化碳的地板上眺望藍天白雲。

也許就是第一場雨沒有落到金星上,這場至關重要的雨可能落到離其球麵還有幾十米的時候就蒸發了。就差這麼一點點,金星的生命連掙紮的機會也沒有了。因為再堅韌的生命也總是需要一個起碼的條件:水。哪怕這水是加了“火鍋”裏的各種辛辣佐料的水。

地球之水哪裏來

在太陽係裏,地球是顆得天獨厚的天體,它離太陽不近也不遠,溫度不太高也不太低,有稠密的大氣層和豐富的水資源。據計算,地球上的水的總量達到1.45×1018噸。它廣布於地球的各個角落。江河湖海是它們的故鄉,地下、大氣、岩石和礦物中有它們的蹤影,甚至在所有生物體中,水幾乎占有其組成物質的2/3。

水使地球生機盎然,水使地球生命能繁衍生息,水帶來了人類文明世界進步。當人們放眼宇宙時,才發現地球與其他行星比較起來,是那麼特殊,地球是唯一擁有液態水的行星。那麼地球之水是從哪裏來的呢?

很多人這麼認為,地球之水與生俱來。

太陽係形成假說——星雲說認為,地球和太陽係的各大行星,均起源於一個原始星雲——太陽星雲。太陽星雲起先是非常疏散的。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大的物質吸引小的物質,最後在中間形成了太陽,周圍形成行星。在行星演化的漫長過程中,由於受到中心天體——太陽熱力和引力的影響,氣物質、冰物質和土物質的分配是不均勻的。它因距太陽遠近不同而不同。地球離開太陽較近,所以它主要由土物質組成,也有少量的冰物質和氣物質參與。其中參與組成的冰物質就成了地球上水的來源。

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水除與生俱來的外,還通過自身的演化而不斷地釋放。例如在火山活動區和火山噴發時,都有大量的氣體噴出,其中水蒸氣占75%以上。還有,地下深處的岩漿中也含有水分,而且深度越大,含水量越多。除此以外,和地球同宗同祖的隕石裏麵也含有0.5%~5%的細微水分。由此可以證明,在由土物質組成的地球中參與了一定數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