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頭夫婦滿心嘀咕,以為是小心眼兒的兒媳婦背後嚼了舌頭,中午從地裏回來便氣衝衝地往林民家殺了過來。
老李頭婆娘從玉秀生了閨女便不待見這兒媳婦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正是計劃生育嚴抓嚴打的時候,老太太又對政策一知半解,以為國家隻準生一個娃,老大這支日後便要絕了後。民不與官鬥,抓這政策的父母官她不敢惹,可大兒媳婦她還是能恨的。老太太深以為,大兒子這輩子隻這一個閨女就是眼前的這女人肚皮沒出息給害的。
是以,老太太一進門瞅見玉秀正在院子天井邊一邊洗衣裳一邊逗搖籃裏的娃娃玩時,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全家人都在白日黑夜累死累活地忙,怎就你一個這般清閑?!真當自個兒是城裏的小姐哪,也不看有沒有那金貴命兒!
老李頭婆娘拉著臉進了院子,也不等玉秀喚人,披頭罵道:“天天窩在家裏養膘賣錢啊!吃這麼好也不見生出個帶把的來,整日裏好吃懶做,真是個浪費米麵的!不過養了個崽子便出不得門了,地裏的活計也不曉得搭把手,卻把俺大兒哄到哪裏去了?”
林民剛從果園回來,正在裏屋歇著。雖然今年是果樹第一年結果,沒長太多,可看上午落果的數量,最起碼也有個五六百斤,差不多能賣個二百多塊錢,也算是項不少的進項……林民心裏正琢磨著,卻不妨聽到自個兒老娘的叫罵聲,聽這話語,不用問也知道是罵誰。林民頓時覺得玉秀跟著自己,真是受了不少委屈!
“媽,你找俺就找俺,埋汰玉秀算個啥事兒?”林民鞋也沒穿,赤著腳從屋裏出來。
玉秀一見林民,眼圈立時就紅了,也不吱聲,抱起閨女就進了屋子。
老李頭婆娘沒想到兒子竟在屋裏,有些訕訕道:“也沒啥,就見你今天沒去地裏,來看看你咋的了?”
林民瞄了一眼站在門口沒進門的老李頭,又瞅了眼自家老娘,不在意道:“怎麼沒下地,俺今天去果園落蘋果了,怎麼,媽你也要去幫忙?那感情好,多個人到底是落得快些!”
老李頭婆娘這些年被老頭子給壓得,也就在兒媳婦麵前敢耍個威風,一聽林民這麼說,哪敢做主?伸著脖子瞅老李頭,盼著當家的能給個提示。
老李頭將煙袋子往鞋底一磕,很是拉著臉趕著牛車就走了。
老太太見狀,忙轉了話兒道:“那啥,民子啊,你爹叫俺回去做飯了,俺先回去做飯去。”說著,也不等林民回答,匆匆地出了院子。
林民不客氣地將院門一甩,打裏麵拴上,趕緊回屋哄媳婦去了。
玉秀這些日子積攢的不痛快被這一罵,頓時全部爆發了,在屋裏收拾了幾個包袱,抱著閨女便要去孩子她姥爺家。林民也不攔,鎖上門便跟著媳婦屁股後邊顛顛兒出了村子。
卻原來林民昨晚乘涼時,見村裏其他幾個礦山上上班的幾個村民都回家秋收了,而自家弟弟卻沒見蹤影。一打聽才曉得,老李頭竟專門捎信給林寶說家裏活兒不多,讓他在礦上好好兒幹,勿要回來分心。林民又不是傻子,會不知老李頭打的什麼主意?!
上午去果園將蘋果收了,下午本想著上場院裏將晾幹的花生駝回家,沒想到自家爹媽竟來了這麼一出!林民索性啥也不管了,跟在媳婦後麵去了老丈人家。
老李頭知道大兒子跟著大兒媳去了親家村後,更是氣悶地連中午飯都沒吃幾口,便趕著牛車下地了。
打這之後,兩家再也沒合著收種過莊稼,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