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紅花(1 / 3)

不得不說,卦半天當年那一卦算得還真是不孬。

林民這人,雖然性格有些陰沉,但心眼兒的確活,有主意,眼光遠,是個會摟錢的。

自打閨女出生,林民便定下心來專心在丁槐村種地。玉帶河畔的五畝荒地,夏季種白菜,秋季種菠菜,借著隔季菜和冬天綠葉菜招人稀罕的光,兩三年下來,也給他掙了四五千塊錢,直到後來一個夏季裏發大水,將其中的一茬白菜全卷進了玉帶河裏,林民才丟掉了種菜的營生。

這時候玉帶河以西,村子以南的地頭上,已經駐住了幾家菜農,人家選的是上好的人口地連著玉帶河沙地種菜,除了白菜,還有夏日裏不怕水泡的芹菜。但在這種菜畢竟風險太大,除了雨水防病要求頗高外,菜賤傷農,更是讓人無可奈何的事情。

正好打這一年開始,林民的那六畝果園進入了真正的產果期,少的時候一年結果兩萬斤,多的一年竟然結了五萬斤的果子。

物以稀為貴,那幾年沒四裏八鄉沒幾個種果樹的,林民的蘋果一下來,能賣個四五毛錢一斤,幾年下來,光果園的收入就讓他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之後,不僅新起了五間大瓦房,還自己買了拖拉機,置了冰櫃、洗衣機。

這些,在村裏都是頭份的。

看著林民家種果樹帶來了好收益,村裏也漸漸開始出現種果樹的人家,丁槐村四周的幾個山頭幾乎全被開成了果園,連老李頭都在自家的幾畝二等地上挖了樹坑,種上了苗子。

在幾乎家家種果樹時,林民卻痛快地賣了自家果園子,將玉帶河西南處的整塊荒地都包了下來,在上邊種上了葡萄秧子。這葡萄不是農家院裏常見的巨峰,而是一種沒有籽兒的無核白葡萄。為學這技術,林民專門去幾百裏外的“葡萄之鄉”打了半年小工。

葡萄園占地麵積大,溝壑壟渠也長,蓋滿了丁槐村地界將近一半的玉帶河灘,足足五十畝。為了這園子,他將這些年攢下的錢全投進了進去。

村裏人有那長心眼兒的,知道林民腦子活會掙錢,便也悄悄地跟著種起了葡萄。

結果葡萄種上的第二年,玉帶河又一次發起了大水。待那洪水退後,本來沒長幾穗的葡萄被水一泡,便開始一穗穗兒地自裏向外爛。這年秋天,林民跟玉秀不幹別的,整日裏就是在葡萄園裏剪爛果。園子裏的葡萄沒留住幾個,園外的玉帶河岸上倒是堆滿了大穗兒小穗兒的爛葡萄。但凡有人打那一過,便能瞅見成群的蒼蠅在上麵嗡嗡亂飛。

跟風的村裏人當然也賠了不少,當年冬天沒到,便將葡萄刨了,種上了冬小麥。

玉帶河連著發了三年大水,這種情況也一直持續了三年。在此期間,也有人勸過林民,還是早早將葡萄刨了種上莊稼,還能收回點兒本錢來。可林民就是強脾氣,任誰說都不聽。為這,玉秀都被氣得帶著青雲回了好幾趟娘家。

那時青雲才七歲,正上幼兒園大班。別家小孩兒在班裏說她爸是個傻的時,她便掄著積木朝人家孩子腦袋上砸。結果,林民被老師很是叫到學校訓了一場。

哪知剛出學校門,做爹的便抱起閨女來狠親了一口,還帶著青雲上商店買了兩版娃哈哈和五包華豐方便麵。

青雲剛上小學這年,玉帶河沒發大水。這時候林民的葡萄已經種了四年,根也紮實了,營養也跟上了,枝蔓纏繞連綿,正是峰果期。到了秋天,五十畝地竟然有三十多萬斤的產量。林民專門到外地聯係了兩個客戶,用拖拉機拉回了好幾拖拉機塑料筐,雇了十多個小工才將葡萄給摘完。拉貨的那天,更是壯觀,葡萄園外整整停了十六輛白藍色的長頭貨車。

村裏人便說,林民這次可是將前幾年賠的給賺回來了。

又有人說,那可不,那天俺可是看見林民拎著鼓鼓的一大包錢去了信用社。說著,還用手比劃那包有多大多鼓。

還有人說,聽說林民準備拿這錢去市裏買樓呢!

不是不是,那天聽村東頭的誰誰說是要買輛麵包車。

……

林民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過著,既沒買樓,也沒買麵包車,除了給正上小學的青雲買了個電子琴,那錢一分都沒動的存在了鎮上的儲蓄所裏。

即使這樣,村裏還是有眼紅的了。

可這次卻沒幾個敢再試種隨風的,且不說玉帶河的洪水可不是鬧著玩的,單大家手裏的那點兒存錢也經不起這麼折騰,也就林民這種性子的敢這麼砸錢,還一連好幾年的砸。

接下來幾年,玉帶河給足了林民麵子,竟連著四五年時間愣是沒發一次大水。林民的葡萄園也進入了長勢最好的豐果期,因為地挨著玉帶河的淤泥河灘,地水足營養夠,太陽又烈,他家的葡萄可以說真是皮薄肉嫩又多汁,一串串又緊又密,那兩個收果的客戶年年都按一等果給他算價。

我們倒過頭來再說說九幾年之後的農村——

雖然這時候計劃生育抓得仍然很嚴,但還是有家裏隻一個閨女的人家可生二胎的政策。在青雲十一歲的時候,玉秀給林民生了個大胖兒子,就是咱們前麵提到過的青雲的弟弟,小名雷達,大名李青霄。

林民兒女雙全,又成了遠近聞名的葡萄大戶。再回過頭來看,不得不說這是林民這輩子裏最春風得意的幾年了。

“紅花紅花幾月開,

一月不開二月開;

紅花紅花幾月開,

二月不開三月開;

……”

夏日裏,村裏的婆子媳婦們便經常看見玉秀耳上墜著的金耳墜,脖子上掛著帶佛的金項鏈,抱著剛出生幾個月的老兒子坐在門口乘涼,看放暑假的孩子們在那兒跳皮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