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2 / 3)

感冒病毒一直生活人的鼻腔內,它們一直處在與人體免疫細胞的對抗中,當感冒病毒發現了鼻腔內血液的變化後,就會向人體展開攻擊。因此,冬天內鼻腔內的血液供應減少時,人抵禦病毒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感冒病毒就會趁機作亂,人因此便容易患上感冒。

青少年如何預防感冒?第一,營養均衡。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多,營養不足會降低抵抗力,所以一定要做到營養均衡。第二,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抵抗力。第三,多曬太陽,補充鈣質。第四,多到戶外運動,多呼吸新鮮的空氣,少到人多的場所。第五,保證充足的睡眠。

111.感冒和流感是同一種病嗎?

感冒可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而我們常說的感冒即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兩者雖然名稱相似,但它們的病原及流行特征卻有所不同。很多人將感冒和流感看成是同一種病,其實這是不對的。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它是一種很普遍的呼吸道疾病。普通感冒初期,鼻咽部會出現發幹情況,病人會不停地打噴嚏,並出現流鼻涕、鼻塞等症狀,身體發熱一般不會超過39℃。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後,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個別出現,很少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時,病人成批出現。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發病率高,發病快,病人的體溫會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病人會出現打戰、頭痛、全身酸痛無力等症狀。流行性感冒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快速傳播,另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也可以傳播。

如何預防流感?一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感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二是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捂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三是經常徹底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四是流行期間如出現流感症狀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五是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六是注意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112.細菌對人有什麼益處嗎?

在整個微生物界,細菌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雖說種類眾多,但因其體積極小,我們用肉眼是看不見它們的,隻能借助光學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的廬山真麵目。

說起細菌,我們總是先想到疾病,這是因為有很多疾病都是由細菌引起的,比如結核杆菌、傷寒杆菌、破傷風杆菌等,這些病菌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人們談到細菌通常會感到厭惡。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細菌都對人體有害。在人們的生活中,正是因為某些細菌的存在,才讓人們更好地生活下去。人們可利用穀氨酸棒狀杆菌來製造味精,用乳酸菌來製作酸乳,用蘇雲金杆菌來製造殺蟲劑,用甲烷菌來生產沼氣,以及借助某些細菌來冶煉金屬、淨化汙水和製作使農作物增產的細菌肥料等。

隻要有生命存在,細菌就一定相伴而行,它們就像是人體內的居民一樣,在一些器官或組織內住下來,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細菌能識別身份嗎?2010年3月,據《中國日報》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發現,生長在每個人手上的細菌是獨一無二的。警方通過辨識它們,同樣可以獲得破案線索。科學家還發現,在室溫條件下,手上的細菌離開人體還可以存活兩周左右,能夠被采集。而指紋經過這麼長時間則很難提取。另外,細菌繁殖力非常強大,即使我們用殺菌力超強的香皂洗手,它們也能在幾小時內死灰複燃。

113.人具有像樹木那樣的“年輪”嗎?

我們從年輪能看出樹的年齡,如果說人也有“年輪”,恐怕很多人都不相信。其實人確實有“年輪”,但它是我們用肉眼無法看到的。

人的“年輪”存在於雙手和大腦中,需要用檢測設備才能捕捉得到。人的手共有28塊骨頭,其發育具有時間界限,通過X光機可以看到人手骨的發育情況,從而能得出人的年齡,即我們常說的“骨齡”。體育界經常用這種方法來選拔運動員,此外,警察在破案時以及科學家在考古研究時,也會用到這種方法來確定人的年齡。

人的腦中也有年輪,它能用音波來測定。當音波的頻率與人的年齡相吻合時,就會出現特殊的反應,這種反應通過電腦的處理,就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具體年齡。

骨齡能預測兒童的身高嗎?骨齡和兒童身高之間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各年齡階段的身高和成年後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關性,所以,根據一個人當前的骨齡,是可以預測出他還可能長多高的。這種身高預測雖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不可避免會有誤差存在。

114.人在太空中會老得更快嗎?

宇航員在太空中飛行時,要麵對的主要問題就是失重。長時間的太空生活,會讓人患上太空運動病,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這些症狀會在宇航員返回地麵後逐漸消失。但有一個難題人們必須要麵對,那就是骨質疏鬆症。人的骨骼為適應地球的生活,產生了一種“反地球引力”的機能,但這種機能會在進入太空後消失。

長期失重會使人的肌肉出現萎縮,骨骼中的礦物質減少,甚至會造成骨骼的永久性損傷,容易出現骨折現象。失重還會對腦部產生影響,使腦垂體分泌激素的數量減少,削弱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能力,而這些都會引起人的衰老。因此,人在太空中會比在地球上更容易變老。

中國宇航員在太空吃什麼?中國宇航員在太空吃的食品有十幾種,雖然不如餐館裏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但這些食物的營養、口感、食用的方便性,以及衛生的標準都是很高的。我們生活中吃饅頭或麵包時,掉點渣並不要緊,但是飛船在軌運行的時候因為是微重力環境,若麵包渣掉下來便會飄浮起來,可能會對宇航員的健康造成一些危害,所以宇航員吃的食品都是一口就能吃進去的,不會掉渣,而且含渣量很少,營養價值高,能量高。

115.男人和女人,誰的壽命更長?

一般來說,女人要比男人健康,更少生病,所以女人的壽命要比男人長。男性一般出現心髒疾病或中風的時間比女性早約10年。在百歲老人中,女性數量占85%,而男性隻有15%。

男性的細胞裏,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而女性隻有一對X染色體。巧的是,具有免疫力的基因正好在X染色體上,這就使得女性生病的概率要低於男性。而且男性有吸煙、喝酒等習慣,接觸的有害物質要比女性多,所以總的來看,女性要比男性更長壽。

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也對壽命產生著影響,男性要比女性的社會責任更大,他們所麵臨的壓力就更大。精神常處於緊張和焦慮中,這使得男性容易得一些疾病,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到男性的健康,其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世界上最長壽的生物是什麼?2005年,英國科學家在英國芬得克裏夫蘭郡的地下發現了瑪士撒拉蟲,它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生物。瑪士撒拉蟲是一種細菌,經過分析鑒定,這些依然活著的細菌的壽命為2.6億年。

116.人被點穴後真的無法動彈嗎?

在武俠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兩個高手在比武時,若其中一個人點中另一個人的穴位,被點中穴位的人就無法動彈了。影視作品中這種被人用手指所點中的地方被稱為穴道,也叫做穴位。穴道即經絡、髒腑氣血流通的主要部位,多為密集的神經末梢或是較粗的神經纖維處。

現實生活中,點穴的功夫確實存在,人被點中了不同的穴位,會有酥、麻、痛、癢等不同的感覺,但效果不像影視作品中那麼誇張,不會被點穴後就無法動彈。

如果人身體不舒服,中醫師會根據不同的病情在不同的穴道上進行針灸或推拿治療。通過對穴位壓痛情況的檢查,中醫師可以診斷病人的病情。當我們用力按壓腋下的中府穴時,可以檢測出肺部是否有疾病;如果用大拇指指肚前端按壓小腿肚的承筋穴,可以緩解人腿部抽筋的現象。中醫中的穴道按摩對於緩解疲勞、強化體質很有幫助。

人體有多少個穴位?目前國家標準經穴顯示:人體周身有409個穴位名,830個穴位,其中有60個單穴,770個多穴。即409個穴位名中,一名多穴的有349個,共770個穴位;一名單穴有60個,共60個穴位。全身共顯示830穴位。

標準穴位顯示有:十二正經兩側穴位618穴,加任督單穴52穴,加經外穴160穴,共830穴,不包括反射區。

117.植物人有感情嗎?

植物人分很多種:有的處在完全無意識狀態;有的會有一點意識存在;還有一些植物人,其身體的某些部位會做一點點簡單的動作,但意識不清。植物人大都需要靠輸液來維持生命,隻有少數的人可以在別人的幫助下進食幾種食物。

其實,植物人是沒有感情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身體裏主管思維的部分已經死亡,或是在很長時間內停止活動,隻有非自主的那部分還活動著,如呼吸係統和循環係統。

也許有的人會說,有些植物人能睜開眼睛和露出微笑呢,難道他們也沒有感情和意識嗎?雖然這些植物人有這些表現,但也不能說明他們就有了意識或是清醒的。因為人的睡眠、覺醒和眼球運動等活動是不受大腦控製的,這些活動可以在意識喪失的情況下發生。

植物人有哪些臨床表現?

(1)病人對疼痛刺激有時有屈曲性逃避反應,但隨意運動喪失。病人不能自主活動或改變體位,需躺在床上,由別人護理和照顧。

(2)病人眼瞼可睜開,眼球呈現無目的活動,不能說話,無法理解語言。

(3)自主進食能力喪失,無法表達自己饑餓與否。

(4)大小便失禁。

118.試管嬰兒是在試管中長大的嗎?

很多人以為試管嬰兒是在試管中長大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人的生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發育成胚胎,最終長成胎兒。通常來說,這個過程都是在母體中完成的,但有些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不能結合,此時就要借助醫療手段,於試管內完成人工授精。

試管嬰兒的意思就是說,在體外讓卵子受精,並發育成胚胎。醫護人員會給試管營造一個穩定的環境,使受精卵能在此環境中健康地生長、分裂和發育,幾天之後,就會形成早期的胚胎。等胚胎形成後,醫生會將其謹慎地放入到媽媽的子宮中,經過10個月的孕育,新的生命就誕生了。

現在世界範圍內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在慢慢提高,平均為20%至30%,情況好些的地方可達到40%至60%。

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何時誕生?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是於1978年在英國誕生的,是Steptoe博士和Edwards教授共同研究的成果,被稱為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跡,Edwards教授也因此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119.人體真的會自燃嗎?

人體自燃指的是一個人的身體沒有與外界火種接觸而自動燃燒的現象。人體真的會自燃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相信,但世界上還真的有關於人體自燃的新聞報道。早在17世紀的醫學報告中,就出現了關於人體自燃的記錄。

1949年12月的一天,美國的一名50多歲的婦女,在家中因自燃而身亡。警察在現場勘查時發現,被燒得麵目全非的屍體處於房間的地板上,但屋內的其他物體卻都完好無損,屋內的壁爐沒有使用過的痕跡,在屋中沒有找到任何形式的火種。當時美國的媒體是這樣報道的:“這位可憐的婦女在燃燒時應該像個火球一樣,可是她身上的火焰卻沒有燒著家裏的任何東西。”這件事可以說是震驚了世界,直到現在,案件的原因都沒有查清。

什麼是燃點?燃點又稱著火點,是指將物質在空氣中加熱時,開始並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氣體、液體和固體可燃物與空氣共存,當達到一定溫度時,與火源接觸即自行燃燒。火源移走後,仍能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即為該物質的燃點。

120.如果人類繼續進化,會變成什麼樣?

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在幾百萬年前,人類祖先的大腦隻有現在人類大腦的一半大,但骨骼和肌肉卻比現在的人強壯很多。有人推測,如果人繼續進化下去,人的大腦可能會繼續變大,甚至會增大一倍。但因為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長期不用的器官會漸漸退化,以至消失,比如盲腸。而人的身體有可能會變得更為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