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3 / 3)

研究人員發現,在人的身上一共寄居著200多種微生物,僅是口腔裏就有80多種。人體就好比一個專門生產微生物的加工車間,每年我們的身體能生產出1000億到100萬億個微生物。

我們的腸道中,每平方厘米就寄居著100億個微生物;皮膚上,每平方厘米有1000萬個微生物。此外,人的牙齒、喉嚨和食道管也有非常多的微生物,這些地方微生物的數量甚至比其他地方的還要多。

我們的身體上還寄居著大量的蟎蟲,蟎蟲靠吃人的死皮膚細胞而存活,對人體的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人體的身上還有很多的微生物就連科學家也叫不出名字,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體所呈現出來的奧秘將會更多。

屁是如何形成的?屁形成的道理很簡單。人吃下去的食物,會在腸道菌群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分解、腐敗,接著就會產生一些氣體,這些氣體慢慢積累多了,就會刺激腸道蠕動。在腸蠕動的推動下,這些氣體會經肛門排出,就成了屁。

65.為什麼人一緊張心跳就會加快?

如果一個人突然要登台對眾人講話,他的心髒就會猛然加快跳動,他本人也能感覺到,這種心跳速度要比平時快很多。人為什麼在精神緊張的情況下會心跳加速呢?

人處於緊張狀態時,身體的某些反應就會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來。科學家稱,人體的這種反應,或許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這種緊張感與動物麵對危險時的感覺相似。麵對危險時,心髒會向身體的其他器官輸送大量的血液,使得身體能麵對即將發生的危險境況。這個時候,心髒的負擔會加重,所以跳動就加速了。

什麼是心髒起搏器?心髒起搏器又稱心律調節器或電子起搏器,它是一種醫療器材,利用電擊對心髒進行持續且有規律的刺激,使得心髒能夠持續跳動。心髒起搏器適用於心跳嚴重過慢、心髒收縮無力、心搏驟停等病症的病人。

66.心髒為什麼不像其他器官一樣會得癌症?

很多人聽到癌症兩個字都感到非常可怕。人體內大多數的細胞都在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細胞不斷地分裂和再生,這是正常的。但如果其中某一種細胞分裂繁殖得過度了,那就變得不正常了,這種細胞就是我們所說的癌細胞。癌細胞會不停地繁殖,進而影響和破壞其周邊的組織。

可是,為什麼人的心髒不像其他器官一樣會得癌症呢?因為心髒的細胞與其他組織細胞不一樣,心髒細胞在形成之後就停止了分裂,不會再分裂和再生,也就不會有細胞分裂混亂所產生的各種異常現象,因此也就不會有癌細胞的形成。這種永恒的細胞在醫學界被稱為“長命細胞”。

保養心髒的食物有哪些?保養心髒要注意合理的飲食,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具體來說,對心髒具有保養作用的食物有:燕麥、鮭魚、鱷梨、橄欖油、堅果、莓子(藍莓、黑莓、草莓等)、豆子、菠菜、亞麻籽、大豆、杏仁、人參、當歸、薏仁、黑芝麻、黃豆等。

67.如果人隻有一個腎,還能活下去嗎?

人的腰部脊柱兩側,各有一個如蠶豆狀的器官,這就是腎髒。腎髒內部有幾百萬個非常小的腎單位,腎單位一直處在將廢物和廢水從血液中去除,並將清潔後的血液送回血管的工作中。

人的腎髒具有生成尿液和排泄代謝產物的作用。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廢物,絕大部分廢物會在腎髒的作用下隨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達到維持體液平衡及體內酸堿平衡的狀態。

腎髒就像是人體的過濾器,人如果沒了腎髒,是無法繼續存活下去的。但如果隻保留一個腎髒,排泄和解毒的功能還會存在,人是能活下去的。有的人因病會切除一個腎髒,雖說腎單位減少了一半,但腎的排泄和解毒的功能仍處於正常狀態,保留的腎髒會繼續完成其所要完成的任務。

但需要注意的是,隻有一個腎髒的人要注意身體的保養,不要過分勞累,作息要有規律,應該戒煙戒酒,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鹽多吃清淡的食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養腎的食物有哪些?傳統中醫學把不同顏色的食物或藥物歸屬於人體的五髒: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從而可見,黑色食物對腎髒具有滋養和嗬護的作用。黑色食物一般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我們平時說的“黑五類”: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核桃。

68.膽越大,膽量就越大嗎?

我們常常聽到“膽小如鼠”和“膽大包天”這樣的詞,一個人的膽量真的與膽的大小有關嗎?

膽囊外形看上去像個梨,它位於肝髒的下方,是一個黃綠色的小口袋。成年人的膽囊約有12厘米長、5厘米寬,能容納50毫升左右的液體。

研究人員發現,人的膽量與膽的大小並沒有任何聯係。膽隻是人體的一個重要髒器,它的任務是幫助消化。而膽量則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它是在後天環境中慢慢培養出來的,它與一個人的親身經曆有著密切的關係。

怎樣預防膽結石?對於那些容易得膽結石的人應該注意:

(1)每天按時吃三餐,尤其是早餐,更應合理和準時。

(2)多吃含纖維高的食物,少吃高熱量的食物。

(3)合理減肥。

(4)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69.肺需要休息嗎?

肺位於人的胸前肋骨下方,它是人用來呼吸的重要器官。通常情況下,人右邊的肺要比左邊的肺稍微大一些。肺一直處在不知疲倦的工作狀態。

在肺部眾多的支氣管中,布滿了非常多的“毛刷”,這些“毛刷”能幫助人們在吸入空氣時將空氣淨化幹淨,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排出肺部,保證人體的健康。如果一個人處在空氣汙染程度較重的地區,而他的肺部中的“毛刷”停止了工作的話,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肺部一旦停止工作,人們就無法通過呼吸來得到身體所需的氧氣。因此,無論我們是醒著還是在睡覺,肺部都一直處於工作中。

成年人每分鍾呼吸16次到20次,一次吸進肺部的空氣量約為0.5升,深呼吸的話可以吸入4升到5升的空氣。

兩棲動物怎麼呼吸呢?兩棲動物不僅能用肺部呼吸,它們還可以通過皮膚進行呼吸。兩棲動物的皮膚很薄,並且光滑濕潤,皮膚之上覆蓋著一層黏性物質,皮表下是眾多的血管。氧氣在黏性物質處溶解,從那裏進入到動物皮下的血管中。

70.肺活量真的是越大越好嗎?

所謂肺活量,是指在不限製時間的情況下,一個人最大限度吸氣後再最大限度地呼出氣體的量。肺活量代表一個人肺部最大的技能活動量,是一個人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

我們在學生時代,學校組織的體檢都會有測肺活量這一項,大家總是互相比,看誰的肺活量更大些。那麼,肺活量真的是越大越好嗎?

肺活量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心肺功能,可以查看其是否有呼吸阻塞的情況。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肺活量越大,說明這個人的供氧能力越強,比如專業的運動員們,他們的肺活量都非常大。但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並不是在任何時候肺活量大都是好事。比如在海拔較高的地區,肺活量大的人會因為氧氣的稀薄而發生缺氧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提升肺活量的方法有哪些?有關部門統計,大多數人隻利用了自己肺活量的三分之一。肺活量低的人,在老年後更容易得氣管炎、哮喘等病。我們可以積極地進行呼吸運動,使得肺部得到鍛煉。具體方法是:用鼻孔吸氣,令肺下部充滿空氣,吸氣的過程要慢,要感覺到腹部慢慢地鼓起。接著繼續吸氣,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然後屏住呼吸5秒鍾。每天練習10分鍾,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肺活量。

71.胃被切除後,人還能消化食物嗎?

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非常複雜,胃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的人因為疾病,不得不將胃切除。醫生會以徹底治療疾病為前提,盡可能地為病人保留殘胃,雖然有一部分胃被切除了,但殘胃會逐漸長大,差不多可以長到與之前的胃一樣的大小,對消化食物影響不大。

如果胃部被全部切除,對消化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身體的其他器官仍會幫助消化食物。胃的作用主要是碾磨食物和分泌消化酶,而肝髒和胰也能分泌許多消化酶,小腸能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因此,即使胃部被全部切除,但隻要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進入腸道,小腸也可以將其消化和吸收的。

吃什麼食物養胃?現代人的生活飲食不規律,經常吃大魚大肉和刺激性的食物,對胃造成了傷害,所以平時應該從飲食上注意調理腸胃。應該多吃蔬菜補充纖維,多喝粥吃粗糧,多吃水果等。營養專家介紹,黑木耳、白菜、蘿卜、土豆、板栗、黃豆等食物都利於養胃,可以適當多吃。

72.宰相肚裏真的能撐船嗎?

俗語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意思是說身為宰相的人心胸寬廣,後指做人要有涵養和氣度,要顧大局、有知識。很多人認為這句俗語隻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人的肚子中怎麼可能放得下船呢?別急著下定論,我們一起往下看。

人的肚子中有人體最長的器官,那就是腸子,腸子中最長的是小腸,小腸全長為5米至6米,它能自如地伸縮。小腸盤在人的體內,它的內壁上有非常多的褶皺,有的褶皺還互相疊加在一起。如果我們將小腸拉直,那麼小腸內壁總麵積將達到約200平方米,這麼大的麵積,放一艘小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腸道知多少?腸道是指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它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哺乳動物的腸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三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幾乎全部消化產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腸內進行的,大腸主要濃縮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糞便最後通過直腸經肛門排出體外。

73.直腸是直的嗎?

腸子是人的消化器官,它位於人體的腹部。腸子彎彎曲曲形成一個通道,其中的一個部分就是直腸,那麼,直腸是直的嗎?

其實直腸不是直的,它隻是相對於其他那些彎曲且長的大腸、小腸而得名,直腸短而粗,彎曲程度沒有那麼厲害,人們為了將直腸與其他腸子區分開,便取了“直腸”這個名字。

直腸位於腸道的最末端,是人排便必須要經過的地方。直腸因為它的名字,所以容易被人誤解為是一段直的腸子。直腸處在肛門上方,它不像其他腸子如管道般繁複,也不是彎彎曲曲地盤在肚子中,直腸隻有兩個呈直角的彎道。

人體內的腸子有多長?因人體內腸子的位置不同,長度也不同。從人死後解剖測量的數字來看,小腸長度可達5米至6米,大腸長度約1.5米,直腸約15厘米。解剖學家認為,每個人的腸子的長度都不一樣,約為身高的4至5倍。

74.闌尾一點用處都沒有嗎?

闌尾是人體內回腸與盲腸交彙處的一條蚯蚓狀突起,有時闌尾會出現炎症,即闌尾炎。有很多人認為闌尾沒什麼用,它隻是人在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沒有用的腸子,而且還會發炎,引起疾病,所以很多人在得闌尾炎時,都做手術將其切除了。

但科學家經研究發現,闌尾在胎兒和青少年時期有著重要的作用。人在胎兒時期,闌尾出現了內分泌細胞,這些內分泌細胞會產生很多的生物胺、酞激素和對身體有益的化合物。

人出生後,少量的淋巴組織積聚在闌尾內,等人到了20歲至30歲時,淋巴組織量達到最高峰,之後呈下降趨勢,等到了60歲之後就完全消失了。人類處於發育期時,作為淋巴器官的闌尾有助於B淋巴細胞的成熟。B淋巴細胞是一種白細胞,能產生一種被稱為免疫球蛋白的抗體。此外,闌尾還參與產生一種能直接幫助淋巴細胞移動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分子。因此,我們最好不要輕易地將闌尾切除,闌尾還是有它的用處的。

闌尾炎知多少?闌尾炎是腹部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多數闌尾炎病人能及時就醫,獲得良好的治療。但是,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處理不當,則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

闌尾炎的腹痛多開始於上腹部、劍突下或肚臍周圍,約經6至8小時後,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後固定於右下腹部。咳嗽、打噴嚏或按壓時,右下腹都會疼痛。有這些症狀,應該立即就近看醫生,不要掉以輕心。

75.人的肚臍是怎麼形成的?

胎兒在母體中不能自主進食和進行呼吸,因此,胎兒在其生長時所需的營養和氧氣都是從母親身上獲得的。而負責傳送營養和氧氣的,正是連接著母體和胎兒的臍帶,臍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臍帶的連接,媽媽能將營養物質輸送給嬰兒,而嬰兒在母體內產生的廢棄物也會由臍帶傳到母親的血管和腎髒中,最後會變成母親的小便排出母體之外。

嬰兒出生後,可以進行自主呼吸,也可以自己喝奶,從這個時候起,嬰兒就不再需要臍帶的幫助了,而醫生會將新生兒的臍帶綁起來剪斷。過一段時間後,嬰兒身上剩下的臍帶就會自己脫落下來,而臍帶脫後形成的痕跡就是我們的肚臍。

肚臍,俗稱肚臍眼,是人體中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肚臍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肚臍通常可以是一個小凹陷或是一個小突出,直徑約為1至2厘米。

不隻是人,一些動物也有肚臍。由母體直接產下幼兒,並以乳汁喂養後代的動物是哺乳動物,凡是胎生的哺乳動物都有肚臍。但卵生的哺乳動物則不同,如鴨嘴獸,雖然它也是哺乳動物,但因為是以產卵的方式生下後代的,因此不會有肚臍。

肚臍能反應身體病症?肚臍能反應人的許多病症,可以說,肚臍是人體的第二張嘴。它的改變,提示著內髒寒熱的變化:肚臍顏色發白,沒有光澤,可能是氣血兩虛,需要補充溫性的補品;肚臍顏色發紅,表示心火重,體內藏有熱毒,需要排毒;肚臍顏色發黃,並有油性分泌物滲出,則是胃部或肝髒內鬱積著濕熱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