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木秀於林(2 / 3)

難道他看出這兩個孩子有神童素質,想要加以培養?可別拔苗助長了才好!

大米才剛剛四歲,就讓他學四書五經這些枯燥的政論文章,文章裏那些為人從政的大道理是這麼小的孩子能理解的嗎?

我對此表示嚴重懷疑。

“嘿嘿,原來是皇上欽定的,那我就不敢說了。皇上定的一定是對的。嗯,皇家的小孩就是聰明,那些‘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的我怎麼也聽不懂,大米阿哥就能背得滾瓜爛熟,還給我講了半天它的意思,可我就是聽不懂。我們老百姓就是笨呐!嗬嗬……”

我一個成年人都覺得枯燥艱深的東西,不信小孩子能懂得了!

聽了我的話,胤禟的目光忽地一閃,他冷厲的目光射向我,看得我心裏一抖。

“這篇《中庸》你會背?”

“啊?不會,不會,隻是聽大米阿哥背了半天,記住了一星半點。”轉身偷偷擦掉額角的冷汗。好麼,這還沒敢多背呢,九狐狸就起疑了,跟這家夥相處,可要時時小心!

可是,為了大米小米的健康成長,我這個做娘的,也不能怕暴露就不說話吧?隻是,怎麼說才好?

抬頭望天。

天青雲淡,秋高氣爽。一陣小風吹來,輕柔地喚醒了寂寞的樹葉,讓它們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唉,這陣小風刮的,真舒服啊!可惜到了冬天啊,風就讓人難受咯!俺家後麵那片林子裏呀,也有一棵這麼好看的樹。”我指了指麵前的這棵大楓樹,“冬天的風一刮呀,也不知怎麼的,它總是先掉光葉子的,比那些原本醜陋的樹還要醜。難道是風見不得好看的東西,誰好看就先刮誰?”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想告訴我這個?”胤禟精明智敏的雙目如利箭般掃了過來。“你是要大米小米不要過露鋒芒?”

是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現在讓大米小米如此出類拔萃、鋒芒畢露,將來還不知會帶來什麼。我是知道曆史的,成功者越出類拔萃,越耀人眼目越好,而失敗者,卻相反。曹植被曹丕苦苦相逼寫下《七步詩》的故事,不就是曹植這個政治鬥爭失敗者的文學才華太過耀人眼目的結果嗎?

我是想提醒胤禟,大米小米年紀太小,不懂收斂鋒芒,他這個作阿瑪的,可要替他們掩著點兒。

康熙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親自給大米小米規定所學課程。是想給皇室的孩子們樹立一個榜樣,讓他們都以這兩個孩子為目標,還是真心栽培,潛心塑造?前者會使他們成為出頭鳥,繼而成為別人的把子,後者麼,讓我想起了太子。

康熙曾親自栽培太子,卻讓太子過露鋒芒、過於驕傲,與兄弟們隔閡漸深,最終導致繼位失敗。我不想大米小米也重蹈太子的覆轍。

康熙的目的不得而知,但我卻覺得,無論出於哪一種考慮,過分拔高對大米小米都不是好事。

胤禟話頭醒尾,十分聰明,我稍稍了提,他就完全明白了我的意思,但我卻不能直接承認。一個逃荒來的鄉下丫頭,能明白這個道理,並對他做出提示,似乎有點太過奇怪。

“啊?您說木,木秀什麼?哎呀,這麼文縐縐,俺哪兒懂啊?俺隻是看到這棵樹,想起俺老家的那棵樹啦!嘿嘿……”我傻笑著掩飾自己的目的。

能讓胤禟想到這句話,已經成功了。他這麼聰明,一定會與大米小米目前的處境聯係起來,做出正確的判斷。

胤禟目光深沉地注視著我,看不出喜怒,沒有任何情緒,卻讓我感到他的注視意味深長。

他不是又看出什麼來了吧?

我回避似的低頭,掩飾滿腹的驚疑。

和胤禟的這次真真假假的談話終於見到了效果。第二天胤禟就把大米小米起床的時間推遲了半個時辰,雖然仍然是現代的六點起床,但已經比過去晚了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