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戰”,華北淪陷,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皖南事變”……抗戰中的血淚與屈辱,榮耀與罪孽,洋洋大觀,咄咄怪事,都與那一批黃埔當年的教官有關。
穿行在炮火間
“七七事變”後,馮玉祥被任命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當時,京滬一帶有一個傳聞,說在中央會議上,蔣介石不主戰,馮玉祥堅決要抗戰,爭執不過,馮乃拔出手槍,憤欲自戕。對此,馮玉祥曾一再聲明,並無此事。但從中可以看出人民渴望抗戰的心情和對馮寄予的希望。的確,在人們的意願和推測之中,都認為指揮北方軍事,統率西北軍抗日,馮是一位最理想的將領。所以,每天到馮的陵園寓所訪問者踵跡相接。結果,發布的命令卻南轅北轍,因第三戰區所管轄的是京滬線周圍。
同時受命的還有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在京滬線;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在滬杭線,人稱“二張”。
8月9日以後,淞滬局勢日益緊張。張治中電賀馮玉祥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並歡迎他早日履新。馮複電除表示欽佩張之革命功業及學識外,還寫有“此後共在一區,抗敵救國,互相策勉,尤願一致在大元帥領導之下,犧牲小我,而謀民族複興”等語。馮痛心國難,憂憤日深,決心不惜為國捐軀,寫下遺囑七條,留給家中。
張治中正在青島養病,忽聞盧溝橋戰事起來,第二天即拒絕醫生的勸告,徑返南京,接受京滬總司令的任命。8月11日夜半,張治中離開蘇州,他統帥的軍隊也在當晚向上海挺進,12日清晨就占領了上海。從蘇州出發的前一天,他把在“一·二八”率領第五軍參加淞滬抗戰時所寫下的遺囑取了出來,交給友人,重申他為民族戰爭準備獻身的決心。上海的居民清早從夢裏醒來,看見遍地都是國軍,驚喜交加。8月12日清晨,張治中已到指揮所,穿一身整齊的軍服,佩著上將符號及領章和參謀們談話。他見左右有些驚奇,便說:“將軍若在戰場上陣亡,敵軍官兵看到,都要敬禮保護,準許將屍體領回,所以穿戴要整齊。”參謀劉勁持聽後忍耐不住,提出建議:“今天是八一二,過去‘一·二八’滬戰,我們挨了打,吃了虧,今天要狠狠地回敬它一下。掃蕩計劃規定夜間襲擊,今晚就可全力進攻,旗開得勝,首建奇功。”
張治中回答:“委員長指示,等敵人先動手打我們,我們才能回擊,否則國際輿論對我不利。”
“那很容易,”劉勁持說,“部隊進攻部署好後,到晚上派便衣去打響幾槍,一麵進攻,一麵向上報告敵已進攻就成。”
張治中搖了搖頭:“不能這樣欺騙領袖。”這一整天白白過去了。
13日拂曉以前,攻擊部隊對虹口楊樹浦敵根據地攻擊準備完畢。但突然接到南京電話:不得進攻。張治中飛急電告:“我軍業已展開完畢,攻擊準備也已完畢。”
但回電仍是:不得進攻。張治中本想以一個掃蕩的態勢,乘敵措手不及之時,一舉將敵主力擊潰,把上海一次整個拿下。現在失此良機,心急如焚!
正式開戰是8月14日,這樣耽擱了兩天,給了敵人一個從容部署的機會。
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
8月14日上午,國民黨空軍開始向黃浦江敵艦轟炸。下午3時,國軍接到總攻擊命令。下午4時,炮兵開始集中射擊,步兵勇猛攻擊前進,到日落時,多有進展。忽然又奉上令:
密。今晚不可進攻。另候後命。
(寒酉侍參京電)
於是攻擊停止。15日、16日,都是奉令作攻擊準備,並沒有實行全線攻擊。
“八一三”之後的第三天,馮玉祥來到蘇州城外張治中的司令部,看見張的參謀長,知道上海附近同日本人打得很厲害。馮玉祥對張的參謀長說:“你們這司令部應當挪一挪,以免被炸。”他離開蘇州向上海前進,出來不過三華裏,日本人的28架飛機就把張治中的司令部內外全炸平了。他的汽車剛到昆山火車站,就聽得炮聲隆隆,震動大地。馮玉祥環顧左右,意氣風發:“我年來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聽到民族的怒吼聲,何等痛快!”
正說著,敵人那28架飛機又俯衝過來,對著車站的三列兵車狂轟濫炸,敵機飛得很低,機上的人和槍都清晰可見。官兵死傷很多。馮的臨時參謀長熊斌幸而蹲在稻田的水中,隻露出一個頭來,才沒有被百米外的轟炸炸傷。
到了上海附近張治中的前方司令部,張治中、張發奎、楊虎幾位總司令都在。
幾十架日本飛機仍在頭頂上飛來飛去。馮玉祥提醒張治中:“你這司令部當趕緊移開,這裏不大妥當。你是這方麵的最高司令官,不能冒這樣的險!”
張發奎問馮玉祥:“前頭一連炮隊不知哪裏去了,是不是你把他們調開了?”
馮玉祥驚訝:“不知道。”
查來查去才知道是蔣介石把那一連炮隊調到旁邊去了。氣得張治中直摜帽子,望著遠處的炮火搖頭。一個委員長隔著司令長官、總司令、軍長、師長,多少級長官,把一連炮兵隨便調走了,這叫什麼統帥法?真是太無知識了!
張治中對前方打仗的軍隊十分憂慮。就說吃飯吧,全靠用大鍋做大米飯。燒火是用稻草,白天點火,一冒煙,日本人的飛機就來轟炸;夜間點火,一見紅光,敵機又來了。上海附近雨水很多,稻草一濕點不著火,就沒有法子做飯。做飯的地方離前線遠了,飯沒法子送;靠得前線近了,一轟炸做飯的地方,前線的人就要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