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魂驚華清池(3)(3 / 3)

當天下午四五點鍾,飛機在西安機場降落。張、楊不知飛機何時飛回,也忙得抽不開身,不能到機場迎接。他們就乘張學良在機場的汽車到金家巷。到了張公館門口,一些人已經進去了,周恩來問劉鼎:“有沒有個落腳的地方?”

周恩來在南開上學時,就讓嚴格的校規陶冶出一生遵循的法則。他曾在南開學校宿舍的一麵大立鏡旁貼了一張紙條,上寫“麵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宜正,肩宜平,胸宜寬,背宜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隻要有可能,他一定衣冠整潔。劉鼎事急沒想到這些,但覺得與孫銘九住在同一排房子的塗作湖處比較合適。那是一間老百姓的房子,距張公館又近,憲兵不敢靠近,比較安全。同去還有二三個人。周恩來弄了點熱水,要刮胡子,可刀片不行。又找了把剪刀,剪刀也不好使,湊合著剪去大胡子。旁邊還有人不斷在催說“副司令在等”,周恩來刮完胡子就去張公館。

張學良在東樓門口等周恩來。一見麵,張學良指著周恩來的臉,玩笑道:“美髯公,你的長胡須怎麼不見了?”

“剪了。”

“那樣長的美髯,剪掉太可惜了。”張學良摸摸自己的胡子茬,“我都忙得沒工夫收拾了。第一次見麵,我刮去了小胡子,這次見麵,你又剪了胡子,真有意思……你們餓了,快吃飯吧。”

吃完飯,張學良同周恩來、羅瑞卿等到另一所房子裏去談話。晚上,接著又談。

張學良說:“據我個人看,爭取蔣抗日,現在最有可能。我想隻要他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應該放蔣,並且擁護他做全國抗日的領袖。”

“你的意見我很讚同。”周恩來明確表態,“這次扣蔣是一件震動世界的大事。

是出其不意,乘其不備。但他的勢力還原封不動地保存在那裏,對蔣的處置極需慎重,不然還有引起新的內戰的危險。”

張學良很高興:“共產黨給我作了很好的參謀部,是為未來考慮的。”天快亮了。張學良打了個哈欠,看看表說:“你旅途疲勞了,早點休息吧。”

周恩來並無倦意:“再談一下,再談一下。”

張學良走後,周恩來洗了把臉,興致勃勃地對羅瑞卿說:“我原先最擔心的是內部,現在看來不成問題。張學良這個人了不起,沒有個人野心,確實是中國很好的少年將軍,是和平解決這次事變的得力助手。”

他吃了點東西,開始給毛澤東擬電報稿:

毛並中央:

甲、我率羅、杜等九人今乘機抵西安,即與張麵談。並住張公館。

乙、張同意在內戰階段不可避免圍攻西安前,實行最後手段。

丙、劉峙已以五個師入潼關,圍華縣逼渭南。如急進,應戰無把握。張擬以楊部守西安東北,主力集渭水北備戰,決戰必須紅軍參加。

丁、劉多荃、董英斌及何柱國須一周內方能集中。沈光已開動。王以哲隻三個師……十七路(軍)向西安、潼關一線集中。張意我以主力打胡(宗南)一部。我以主力出渭水北,下遊側擊蔣敵。

戊、我與張商定紅軍主力仍先開慶環,便機動,胡退可繼進,請至少以一軍去膚甘便南下策應。

己、蔣鼎文今早放出,持蔣信令停止內戰。宋子文、於右任明日來,我們商定條件:

(一)停止內戰,中央軍全部開出潼關。

(二)下令全國援綏抗日。

(三)宋子文負責成立南京過渡政府,肅清一切親日派。

(四)成立抗日聯軍。

(五)釋放政治犯,實現民主,武裝群眾,開救國會議,先在西安開籌備會。

庚、為緩和蔣係進兵,使我集中分化南京內部,推廣全國運動,在策略上答應保蔣安全是可以的,但聲明如南京出兵挑起內戰則蔣安全無望。

辛、東北軍抗日情緒高,西北軍有七八分把握,我明日見楊。馮動搖,張同意以西北三角團結組成推動全國中堅。西北臨時軍委要紅軍加入。

餘稟告。

恩來

十七日

第二天,周恩來拜訪楊虎城。本來楊虎城與紅軍有很好的合作關係,但因為兩件事紅軍處理不當,引起楊的不滿。同時,他對蔣介石的本性也了解深刻,知道蔣的報複心重,傾向於殺掉蔣介石,更有利用紅軍殺蔣之念。周恩來一坐下,先就楊虎城窩心的兩件事道歉。一是紅四方麵軍發動陝南戰役時襲擊了有合作協定的十七路軍部隊;二是楊部警三旅旅長張漢民被紅二十五軍誤殺一事。周恩來講了當時的真實情況,作了自我批評,特別說到張漢民的死:“他本身就是共產黨員,他的被誤殺,不僅使你受了損失,也使我們受了損失。我們在錯誤路線下犧牲的同誌,不隻是張漢民同誌一個。”

楊虎城以一種異樣的目光望著周恩來,又談到蔣的問題:“這老漢(指蔣)是政治流氓,中國任何軍閥,包括我們在內都‘纏不下’(陝西話,對付不了或鬥不過的意思),隻有共產黨才夠得上他的敵手。你們能置黨派曆史深仇於不顧,對蔣以德報怨,令人欽佩。我是追隨張副司令的,既然他同你們意見一致,我無不樂從。”

周恩來從楊處回來,迅疾將情況電告中央,提到蔣時說:“蔣態度開始時表示強硬,現亦轉取調和,企圖求得恢複自由。”

新城大樓裏尷尬的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