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貞觀之魂(3 / 3)

掌管國家經濟命脈的人窮成這樣,這都是中央級的領導,高官,地方官呢,其實也有這種人,比如說李大亮,李大亮去世的時候,是工部尚書,建設部的部長,他去世的時候家裏麵沒有一塊玉,沒有珠玉,為什麼呢,那個時候人死了,有儀式,他嘴裏麵要含個東西,含個玉金什麼的,這個叫口含,因為他家裏沒這個東西,找不出一塊玉來放到他的嘴裏麵去,沒有這個東西,然後隻有五石米,還有多少丈布,就這點東西,地方大員多少年,這麼點錢,這麼點東西,皇帝親自參加他的葬禮,皇帝哭得很傷心,哭得傷心也沒有辦法,這些人就不經營家產,是他沒有機會嗎,也不是,比如說李大亮,李大亮是軍人出身,打過很多仗,貞觀九年去打圖吐穀渾,立過很大的功勞,皇帝賞賜很多的,但是這些人不以財物為事,這些賞賜的東西分就給部下,親戚朋友都發了,自己所剩無幾,李大亮幹過很多事,比如他幫助別人找不著家的屍體,亂屍,他都用自己的錢,自己家的家產把這些都給掩埋了,那都要花錢的,他養了別人家的孩子,像他自己的兒子一樣,有名有姓的就15個人,還有那些一般的幫助的,那就不算了。貞觀時代淨這樣的事兒,我們今天講來也動人,在哪個時代你也得感動,李大亮這種人,連合理合法的收入他都無所謂,你說他會違法去貪汙嗎,他會去貪贓枉法嗎,不會,這麼多的人都這麼做,為什麼,體現了一個時代精神,體現了一個時代精神,貞觀君臣那些大臣們,他不在乎這點東西,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才會視這種東西如糞土,他不是那個低層次需要的膨脹。

畫外音:

皇帝仁慈愛民,大臣盡心盡職,二十三年的貞觀時代,已經成為一種記憶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中,當貞觀的畫卷已經合上,當曆史的車輪行進到這裏,今天的我們該如何以現代的眼光,去審視那個時代,美麗的貞觀之治,給了後人什麼啟示呢?

孟憲實:

對於貞觀之治的評價,一千多年來一直在進行,貞觀這個時代一結束,很快它就成了唐朝後來皇帝們的榜樣,吳兢寫了一本書叫《貞觀政要》,把唐太宗的這些善言佳行,記錄了下來,希望能夠作為後來皇帝的參考書,這就是帝王之書,果然後來的人們,後來的皇帝們,每次說到或者是,凡是有雄心壯誌的皇帝,都會借鑒唐太宗,都會向唐太宗學習,後來的人們也基本上這麼評價,比如說開元的時候,政治清明,國家形勢非常好,當時大家評論就說,那有貞觀之風,貞觀就成了一個典範,對於唐代的人而言呢,成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比較靠近的一個榜樣,再不說上古三代五代了,不講這個了,就隻講貞觀。

詩人們也都是這麼歌頌的,杜甫寫過詩,歌頌貞觀,白居易寫過詩,李賀寫過詩,提到貞觀大家心裏暖洋洋的,都覺得很自豪,很驕傲,我們的祖先創造過這樣的業績。所以《舊唐詩·唐太宗本紀》上說,貞觀之風至今歌詠,到現在人們還在傳唱,貞觀這件事,唐代以後是五代,五代完了北宋,北宋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是宋神宗,他支持王安石變法,這是很有名的一件事,宋神宗上台以後,立誌要改革,然後聽說王安石名氣很大,王安石當時名氣已經很大了,以改革著稱的王安石,他終於見到了王安石,他跟王安石見麵以後,第一句話說的是,我來做唐太宗,你來做魏征,貞觀時代,就成了後來,有作為的皇帝們,競相模仿,競相學習的一個目標,因為貞觀時期是榜樣,到後代人們心目中也很珍惜貞觀的一草一木,我們知道魏征家裏也很窮,窮成什麼樣子呢,反正也是房子不夠用,連一般的禮儀,舉辦禮儀的房子也不夠用,開始的時候唐太宗幾次要給他修,都被魏征拒絕了,後來魏征病重了貞觀十七年可能是不行了,唐太宗就把正在修的一個宮殿,一個小殿的材料,那個殿不修了,全給魏征來蓋子,五天就蓋出來了,這個正堂魏征家的這個正堂,一直到開元的時候還在,可是就在開元年間,家人不小心失火把這個房子給燒了,所以魏征的子孫就圍著那個房子哭了三天,當時的大臣們,朝中的大臣們聽說,唐太宗給魏征蓋的房子燒了,大家都紛紛前來吊唁,那是貞觀之治的文物啊,大家很珍惜。

後代的皇帝們,學習唐太宗學習貞觀之治,我們是能夠理解的,他也希望再出現一個貞觀之治,可惜呢,一直沒有出現,在民間在社會上,我們老百姓也會向往貞觀之治,所以呢,傳來傳去,貞觀時代,它的就要不限於曆史學了,不是曆史學家們在書齋裏麵研究這段曆史,不僅僅是這樣,貞觀這段時代,貞觀之治就成了民族的一種東西,一種珍貴的記憶,甚至成為心中的一塊淨土,一塊聖地,大家都不願意說,唐太宗失敗的事,總是喜歡講長孫皇後的故事,所以在我們社會中呢,慢慢地可能,我覺得是這樣,就形成了貞觀的一種情結,非常珍惜的那種情結,有三個因素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使我們每每懷念起貞觀的時候,就會想到的三件事,哪三件呢,我以為三點最重要,一個是君臣關係如親人,後來我們見過很多曆史場麵,特別是元明清,君臣之間真是亂,權力鬥爭沒完沒了,像明朝打大臣,一板子下去打死多少人,那都是大臣就打死了,打死就打死了,沒有關係的,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貞觀,貞觀的君臣不是這樣,貞觀的時候,皇帝對待大臣彬彬有禮,大臣對皇帝對朝廷盡心盡力。第二,貞觀時期的社會和諧,達到了前所未有水平,後代呢很難說了,我們見過很多政權,如狼似虎,對待百姓比對待敵人還猛,還凶猛,這個時候我們會想到貞觀,貞觀時候不是很富裕,但是百姓不像這樣不幸,還有第三點,天可汗,多崇高的國際地位,總之貞觀之治,還有唐太宗,還有貞觀君臣們,在我們心中是變得越來越美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