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東方朔以朝堂為隱居之地,用調侃遊戲人生,沉溺在自得其樂的另類生活中。然而,東方朔真的就是個玩世不恭的滑稽大王嗎?他的真實麵目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東方朔之西方麵”
東方朔狂放的娛樂姿態,總讓人感覺詭詐、不安:越是試圖讓眾人記住某種形象,是否意味著你同時在極力使大家忽視你的另一張麵孔呢?而那會是一張怎樣的麵孔?哪一個才是東方朔的真實麵目?我們先來看史書記載有關東方朔的三件事,再作判斷。
第一件事,阻止擴建上林苑。
建元三年(前138),剛滿18歲的漢武帝突然命令大規模擴建上林苑。
上林苑始建於秦代,當時規模較小,是秦代的皇家獵場。秦始皇在上林苑建阿房宮,後毀於項羽的一把大火。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開放上林苑,上林苑成為農民的耕地。
即位才三年的漢武帝為什麼放著諸多大事不幹,偏偏突然要大興土木建上林苑呢?
原來,武帝即位之後,一直致力於推行新政。建元二年(前139),竇太後突然出手,罷免竇嬰、田蚡,重新任命丞相、禦史大夫。漢武帝的建元新政全麵擱淺。
麵對竇太後幹政,漢武帝沒有任何反抗之舉,他選擇了等待。
因此,從建元三年(前138)開始,18歲的漢武帝將改革新政“等待期”用於“微行”。帝王“微行”始自秦始皇。所謂“微行”,是指帝王或權貴隱瞞身份,易服出行。
但是,漢武帝的出遊遭遇了三大麻煩:
一是擾民。
漢武帝的“微行”非同一般,他自稱平陽侯,率領一幹精悍的騎從(期門軍),沿途打獵,踐踏莊稼,驚擾百姓,夜出晨歸。民間怨聲四起,大罵土匪當道,一狀告到鄠(hu,戶)、杜縣令處。縣令要親眼見識一下這個“平陽侯”到底是何方神聖,竟遭到阻攔。縣令大怒,痛斥並扣留了武帝的幾名隨獵者。隨從隻好出示皇室用品,自暴身份。杜縣令大驚,立馬放行。
二是遇險。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武帝率一路驃騎行至柏穀(河南靈寶西南),直奔一家小店,問老板:有什麼喝的?老板也沒好氣:要喝的沒有,尿倒是有一馬桶。老板娘見漢武帝相貌堂堂,氣宇軒昂,便攔住老板:這幫家夥錦衣夜行,裝備精良,來頭可不小!算了!老板則堅持武帝一幹人是江湖大盜,要找群後生收拾他們。老板娘隻好三下五除二,把老板灌醉,一把捆起來,召來的年輕人一律趕走;殺雞做飯,好吃好喝,送客人上路。
第二天,漢武帝回到宮中,立刻召見老板娘,賞她千金,又任命她家老板做羽林郎(皇宮禁衛軍)。
這是漢武帝“微行”以來,第一次遇險。
三是顧忌。
漢武帝雖然“微行”上癮,但有王太後、竇太後牽製,不能不有所顧忌,未敢遠行(然尚迫於太後,未敢遠出),難以盡興。
出於上述三方麵原因,漢武帝決定大規模擴建上林苑,作為自己的打獵場。
但是,擴建上林苑,就要遷徙苑中的農民,迫使他們另墾荒地。
一向玩世不恭的東方朔這次一板一眼,義正詞嚴,提出“三不可”:
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是其不可一也;
壞人家墓,發人室廬,令幼弱懷土而思,者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
一日之樂,不足以危無陡之典(指武帝),是其不可三也。
東方朔認為:國家得不到稅收,農民失去土地,這是一不可;毀壞百姓的墓地、住宅,讓百姓悲痛,這是二不可;皇上飛車奔馳,一旦出車禍,後果難料,這是三不可。
他還以殷紂王、秦二世為例,告誡漢武帝不可不顧民心民意。
這“三不可”漢武帝聽進去了沒有呢?漢武帝連連稱“是”,擢升東方朔為太中大夫,賞賜黃金百斤。不過聽歸聽,上林苑照樣擴建。(上乃拜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黃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
在這件事上,以漢武帝的個性,表現正常,既獎勵直臣,又我行我素。倒是東方朔一反常態:東方先生的本職工作是博皇帝一樂,和圍苑打獵一回事,怎麼板起臉憂國憂民了?哪有一點“大隱”的味道?
第二件事,讚揚武帝殺婿。
武帝的外甥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為妻。昭平君仗著自己的舅舅兼嶽父是當今聖上,母親隆慮(lu,盧)公主又隻有他一個兒子,平日驕橫跋扈,總是被傳訊。隆慮公主臨終時,對這個不肖之子很不放心,於是拿出金千斤、錢千萬,請求預先為昭平君贖死罪。漢武帝答應了妹妹的最後托付,隆慮公主方才合眼。
母親過世後,昭平君更加有恃無恐,竟然醉殺妻子的傅母(輔導、保育貴族子女之人)。按照漢律,殺人必判死罪。廷尉上奏後,大臣們認為,隆慮公主臨死之前已經為兒子交了贖罪錢,皇上也答應了,這次就饒駙馬一命吧。
漢武帝痛心疾首:妹妹英年早逝,隻留下這根獨苗,死前又將他托付我。我如殺他,怎麼向死去的妹妹交代!他垂淚歎息,思考良久,又說:法令是先帝製定的,我不能因為答應我的妹妹而違反成令。否則,將來我有什麼顏麵進祖廟拜見列祖列宗呢?麵對天下百姓,我又作何解釋?於是,下令處死昭平君。其實,武帝還有一個痛處不便表明:妹妹的兒子也是自己的親女婿啊!自己將愛女變成寡婦,於心何忍?一向鐵石心腸的武帝悲從中來,心痛不已。大臣們也紛紛落淚。(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誣先帝之法,吾何麵目入高廟乎?又下負萬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盡悲。)
朝堂上愁霧彌漫、唏噓一片。突然,東方朔跳了出來!他找到一個酒杯,高高舉起,敬獻給武帝說:臣聽說聖君執政,賞賜不避仇人,誅罰不分骨肉。陛下遵循古訓,這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好個東方朔!皇帝家要死人了,這是插科打諢的時候嗎?群臣啞然,麵麵相覷,武帝也被他的突如其來驚住了,愣在那裏。
漢武帝馬上退朝,召見東方朔,質問他:古書上說,該你說話的時說話,才不至於討人嫌。剛才你瘋瘋癲癲地敬酒,是什麼意思?
東方朔趕緊脫下帽子,叩頭請罪:陛下,天下之大,能夠消憂解愁的隻有酒。今天看到您這般傷心,我獻上一杯美酒,一來祝賀皇上秉公辦案,二來希望陛下借酒消憂。可惜我腦子笨,不懂得挑選時候,真是罪該萬死!(臣朔所以上壽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愚不知忌諱,當死!)
漢武帝想:東方先生哪裏笨,大智若愚,心明眼亮得很哪!他怕我情緒不穩,收回成命,就當著群臣敬了那杯酒,這一來,我是絕難再有悔意了!這次,武帝仍沒有降罪東方朔,反而免了他因殿上小便而受到的處罰,另外又賞了他一百匹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