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年,21歲的克洛維已成為一個軍事奇才:他率領法蘭克人自高盧北部向內地進攻,在巴黎東北的蘇瓦鬆打敗了由阿格留斯統率的高盧羅馬軍隊,奪取了塞納河與羅亞爾河之間的大片土地,為法蘭克王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許多人對克洛維能否掌握一個民族的命運並不放心,畢竟他的年紀太輕。編年史家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攻占蘇瓦鬆時,戰利品中有一個美麗珍貴的花瓶,克洛維想得到它。但按傳統的做法,軍事首領隻能按抽簽方式與普通戰士分享戰利品。有個堅持按抽簽分配戰利品的戰士,突然舉起戰斧將花瓶打碎,說:“除抽簽外,你什麼也得不到。”克洛維隻好隱忍了。但在第二年檢閱軍隊時,他借口那個打碎花瓶的戰士對武器保管得不好,用戰斧劈碎了他的頭顱,並說:“這就是你在蘇瓦鬆對花瓶的行為。”這一舉動使人們對他刮目相看,使全軍將士對他懷著極大的畏懼。可見,克洛維的國王權威此時已經樹立起來。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以利於將來的擴張,克洛維對於高盧羅馬大地主和教會大地產很少侵犯,並和高盧北部地區的主教建立了良好關係,而且讓高盧羅馬的軍隊受雇傭為法蘭克人效勞,這樣克洛維不僅減少了向高盧進軍的阻力,而且得到當地教俗勢力的幫助。
493年,克洛維與勃艮第國王的孫女克洛提爾達結婚。她篤信羅馬派基督教,曾力勸克洛維:“陛下,請你皈依耶穌基督吧,因為萬能的上帝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會在你最危險的時候拯救你。”克洛維一笑置之,此時的克洛維還隻相信自己民族的偶像。
這時強大的阿勒曼尼人越過萊茵河向高盧推進,克洛維聯合鄰近的所有部落,共同對付阿勒曼尼人。496年,在斯特拉斯堡附近經過激烈戰鬥,終於打敗了阿勒曼尼人。
就在這年聖誕節,克洛維率領3000名親兵在蘭斯教堂接受洗禮,皈依羅馬派基督教。這對於克洛維非常重要,當時的日耳曼人大多信奉阿裏烏斯教,克洛維改信基督教後,不僅被羅馬教會視為自己利益的保護人,受到羅馬教會的支持,而且得到信奉基督教居民的擁護,聲望大振。
在教會的支持下,克洛維繼續進行領土擴張。克洛維的嶽父戈迪吉塞爾曾遭到他的哥哥貢多巴德的傷害,戈迪吉塞爾決定利用女婿的力量替自己報仇,並答應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劃給克洛維。500年,克洛維的軍隊出現在貢多巴德的領土上,貢多巴德根本不是克洛維的對手,隻好答應每年向克洛維交納大量的貢賦。幾年後,他又進攻西哥特人。當時西哥特國王阿拉裏克統治著西班牙半島和高盧南部廣大領土,國力強大。507年,兩軍在伏依耶原野發生激戰,西哥特國王兵敗被殺。
為了獨占勝利果實、鞏固其家族的統治,克洛維用極其卑劣的手段消滅從前並肩作戰的其他首領。
西吉伯特是河濱法蘭克人的首領,過去曾同克洛維一道對阿勒曼尼人作戰,因傷致跛。西吉伯特的兒子克洛德裏克也曾經在伏依耶原野會戰中協助克洛維戰勝西哥特人。為了搬掉自己的對手,克洛維開始暗算他從前的同盟者。他派人去煽動克洛德裏克弑父篡位。克洛德裏克聽信教唆,殺害了他的父親,並把這個消息報告克洛維。為了表示對克洛維的謝意,還答應送給他一些財寶。當克洛維的使臣來到科隆觀看克洛德裏克的財寶時,其中一人殺死了克洛德裏克。
克洛維得知消息後來到科隆,把河濱法蘭克人召集在一起,對於所發生的謀殺事件,為自己作了一番開脫,解釋自己是清白的,並同意接納河濱法蘭克人。失去首領的河濱法蘭克人,承認克洛維是自己的國王。他就是利用這種卑鄙的手段謀殺了昔日盟友,兼並了他們的部眾。
克洛維對本族敢於反抗他的軍事首領同樣不放過,或派兵征討,或派人謀殺。他把所有政敵清除幹淨,把整個高盧置於他的統治之下。
法蘭克人在征服高盧的過程中實現了從氏族製向國家製度的轉化,克洛維統治時期編訂的《薩利克法典》,標誌著這一轉化過程的完成。法典明顯保護貴族的特權和王權的尊嚴。法典規定,國王具有超越一切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凡是與國王有關的人和事都要受到法律的保護,隻有國王才能全權處理土地。
511年,克洛維在巴黎去世,被安葬在聖彼得教堂。他所建立的墨洛溫王朝,延續到8世紀中葉,為加洛林王朝所取代。
拜占廷帝國的偉大君王——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於483年出生在馬其頓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叔父查士丁出身行伍,因作戰有功升任禁衛軍統領,後被擁立為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被他叔父帶到君士坦丁堡,接受良好的教育。查士丁尼是個傑出的軍官,擔任查士丁副官達9年之久,以養子身份協助查士丁製訂國內外的重要政策並獲得“愷撒”和“奧古斯都”的封號。527年,查士丁尼繼位成為拜占廷帝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