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武侯鼎與章武劍(1 / 2)

“臥槽”,門三兒我們兩個簡直是歎為觀止,沒想到四座玲瓏塔居然還可以拆成如此之薄片,更沒想到的是居然還隱藏著這麼一大幅畫卷,仔細一看,那些紋路分明就是鑲嵌的痕跡和咬合的凹槽,古人的智慧簡直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

“尼瑪,”我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拿出手機來,墊了凳子想辦法站得高一些,調了好半天燈光才把整幅圖清清楚楚的拍下來,這會兒居高臨下,整幅畫卷一覽無餘,這上麵主要描繪的應該是一幅宏大的戰爭場景,對戰的雙方一邊是身穿鱗甲、手執長矛、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另一方是身披獸皮、手擎木棒、驅趕野獸的原住民,畫卷中有戰、有和、有火攻、有水淹等等手段,可以粗粗分為九個板塊,不過我這邊細細一對焦,忽然發現這九個板塊裏,有一個身影似乎是那麼的眼熟。

畫卷說大不大,加之整個紋路因需契合相接的緣故,所有人物均是無麵,但服裝武器之類的分別還是比較明顯,這其中有一個身影,顯然是正規軍這一方的統帥,九大板塊裏,他身不披甲,著綸巾長氅;手不執器,揮鵝毛羽扇;足不騎馬,或立或跪或坐四輪小車。

“擦,門三兒,”我指著那個身影,急急忙忙拉他過來看,“這特麼不是諸葛武侯孔明先生麼?”

小白這會也湊了過來,拖了把椅子站高了往下看,見我點出諸葛亮,微微一點頭。

“的確如此,之前光看一座寶塔的碎片,諸葛亮就出現了兩次,這下次全看齊了,果然是這樣,李先生,”她抬起頭來看著我,“你覺得整幅圖講的是個什麼故事?”

諸葛武侯出現的情況下,對戰原住民,另外再與YN相關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七擒孟獲!”門三兒我倆異口同聲。

“恩,應該就是如此了,”小白點點頭,接著問我們整幅圖都拍好了沒,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小嘴微微一張,說後麵還有字,讓我們趕緊翻過來看看。

門三兒我們跳下板凳,三個人七手八腳的,花了大概十多分鍾,把整幅圖掉了個頭,隻見或陰或陽,一段文字出現在我們麵前,我粗粗一看,居然還是從左到右的現代書寫習慣,看來又是那位火正大祭司的傑作了。通篇寫的不算十分生澀,唯獨古人不用標點符號,分析起來有些頭疼而已,不過我們三個拚拚湊湊,還是把全篇給翻譯出來了。

文章裏說蜀漢建安年間,差不多也就是公元223年左右,永昌郡太守王伉、功曹呂凱覬覦滇王寶藏,大肆欺壓滇民,當時益州郡大姓雍闓得知消息後,趁蜀漢皇帝劉備因夷陵之戰中大敗,在永安病逝之際,殺死太守正昂,綁架新任太守張裔到東吳,舉兵號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漢。同時,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與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後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分三路攻越巂郡、牂柯郡、建寧城,此時雍闓與高定為爭滇王正統發生摩擦,最後為高定所殺,蠻王孟獲在其妻祝融氏幫助下,趁機收編了雍闓部眾,繼續率領南中人與蜀漢交戰。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裏提到祝融氏的時候,用了幾乎是詛咒性的話語,看來這祝融氏並不是同我想的那般,是這位火正大祭司的後人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