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七聖人》前言(1 / 1)

詩曰:“

武王伐紂定西周,三聖三商在碧遊。

十二金仙殺戒起,萬千截教逍遙休。

封神榜上分三等,原始天尊勝一籌。

老祖鴻鈞親降世,神丹三粒解愆尤。”

數讀《封神演義》,心有所感,這原本是人間奴隸製政權的更替戰爭,但卻夾雜了私貨,使得戰爭不再單純,我想起了金庸老先生的著作《神雕俠侶》,書中趙誌敬、尹誌平二人爭奪首席大弟子,以便繼位,成為下一代全真教掌教之主,單以趙尹之爭,沒什麼看點,古往今來,因為繼承人不能服眾,引發內訌,小如全真教這般,一家一派,一門一戶,大到太子寶座,宮闈傾軋,這類性質事件不計其數,何足為奇,勝者為王,敗著寇,敗者雖然容易遭到同情,卻也不能說誰對誰錯。隨著《神雕俠侶》劇情深入,趙尹之爭,金庸先生將之升級成了漢蒙的民族大義,這便不容含糊了,尹誌平犯了淫戒,這個醜聞一曝光,人人不齒,不僅要從掌教候選人名單中立馬出局,便是續做一個普通道士也不可得。偏偏趙誌敬不好好做事,竟做漢奸,若是趙誌敬從頭到尾規規矩矩,他縱然做不上教主,也能博得一些同情,可是他做了漢奸,還有誰會,誰能,誰敢同情他,尹誌平雖也犯大錯,但關鍵時刻,也隻能支持他了,這真是尹某人的天賜良機,趙誌敬之失成全了尹誌平忠義氣節,否則他縱然忠義衝天,蓋世無雙,也隻能憋在心裏,表達不出來,建不得功,不能如書中一般,尹誌平人物形象大大加分。神雕大俠楊過也從趙漢奸身上受益良多,何也?趙誌敬畢竟是楊過的師父,但楊過剛入門就瞧不起師父,趙誌敬虐待楊過,這一節是師父的不是,但楊過心裏不敬師父,甚至暗罵師父是瘋狗,這就是楊過大大的不是。師父固然缺少涵養,徒弟也不見得是什麼好東西。但通讀全文,楊過以外邪內正的風格,成了西狂俠名,他不敬一個漢奸,也就是人之常情了,誰還會記得他當年忤逆師父?但我要在這兒說一句,楊過瞧不起師父在先,趙誌敬做漢奸在後。

回看闡截之爭,也被作者升級,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兄弟相殘,分別被綁上了商周的戰車,原始天尊領導下的闡教是否大義滅親?再談這個問題之前,還得先搞清殷商與西周誰無道誰清明。薑子牙在朝歌城下,當著天下諸侯之麵,兩軍陣前,曆數紂王十大罪狀,說什麼替天行道,吊民伐罪,雖然未必真實,姬發可能為了將自己取而代之,合理化,合法化,誇大抹黑紂王,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不!不是可能,而是很可能!甚至是一定存在這種情況!紂王之壞未必如此之甚,姬發之德也未必如日月,都是奴隸製剝削,大哥莫笑二哥,五十步與百步爾,但隻要剝削稍輕,哪怕姬發僅勝紂王零點一個百分點,身為奴隸,都會支持姬發了,旁觀者旁邊看笑話,慷他人之慨者除外。

在《封神演義》書中,截教經常大屠殺,比如魔家四將、羽翼仙欲將西岐城弄成汪洋,羅宣縱火焚燒西岐,呂嶽、餘德下毒,致使幾十萬人一起著了瘟疫,這種希特勒行徑,闡教是不會幹的,薑子牙不論戰事如何失利,均不曾打過這樣喪心病狂的惡念。通天教主門下有這樣的弟子,若是呂嶽布撒瘟丹,真個將西岐城盡數毒死,殷商軍隊取得全麵勝利,呂嶽回到蓬萊島,續做他的有道真仙?難道便無人追究,天理公道瞎了眼?到時候不止一個小小呂嶽,便是通天教主也難脫得罪責。楊戩從火雲宮神農處取得柴胡草,解了瘟疫,救了西岐滿城百姓,從主觀上壞了呂嶽的大計,從客觀上也救了呂嶽和截教,否則呂嶽萬死難贖其罪,通天教主作為老師,也得連帶。

萬仙陣中,截教一敗塗地,通天教主隻帶著二三百散仙逃走,欲回宮重煉地水火風,換個世界,卻被鴻鈞老祖所阻,解釋愆尤,這一番解釋,三個徒兒是否心服口服,鴻鈞老祖也吃不準,尤其是通天教主一輸再輸,一肚子的氣,又賜下三粒丹藥,命老子、原始、通天分服,若再相攻,骨肉相殘,此丹便會在腹中發作致命,闡截之爭至此,徹底告了一段落。事雖止,心卻未必,口服心不服,必然另生事端,興衰勝敗,循環往複,一劫過去,一劫又生,又是一局新棋了。太上老子《道德經》有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後人讀此作《臨江仙》和之。詞曰:“

交錯縱橫十九道,爛柯輕解閑情。

豈聞黑白論輸贏。

無知玩偶物,僅奉主人行。

六聖超然三界外,俯看大地蒼生。

棋盤棋子竟天成。

人間興敗事,聖道嗔癡爭。”

本書乃是乃是由武俠起始,夾著修仙,終極是為了敷衍成洪荒係列類的小說,看官欲知人間興起衰敗,聖人如何操控,且看下文分解。